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杭州建设工业设计大市的建议与对策》
1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建设工业设计大市的建议与对策》课题编号:20090434M28《杭州建设工业设计大市的建议与对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中国美术学院徐望霓张兰吴佩平二○一○年五月2目录一、研究概述..............................................1(一)课题立项理由........................................1(二)研究目的............................................1(三)研究方法、过程......................................1(四)研究结果............................................2二、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现状..................................3(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规模及模式..........................3(二)中国工业设计存在的问题..............................6(三)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机遇..............................7三、杭州建设工业设计大市的三个层面调研.....................9(一)教育层面............................................91、国外工业设计教育现状..............................102、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现状..............................133、杭州市工业设计教育现状............................14(二)企业经济层面.......................................151、浙江省工业企业创新现状............................152、杭州市工业设计企业发展现状........................193、杭州市工业设计发展的产业经济基础..................22(三)政府政策层面.......................................231、政府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332、杭州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03、杭州市政府“工业兴市”战略........................33四、后续研究设想.........................................37参考资料................................................384一、研究概述(一)课题立项理由目前,在我国对工业设计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于如何建设发展城市设计产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对策。工业设计是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并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杭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市”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对工业设计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研究正切合这样的城市定位,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拟在对杭州市工业设计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杭州市工业设计发展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报告。包括:关于建立和完善以工业设计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导向、以设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在企业和设计之间形成互动合作的高技能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报告,并建立3-5个不同发展层次的评价模型;关于全民提升设计意识、提升企业对设计的正确认识、提升工业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多元评价机制的研究报告。(三)研究方法、过程将采用实地调查、典型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实证研究和网上资料收集等方法相结合。5(1)利用互联网和图书杂志等途径,收集和掌握国内外工业设计发展现状,及杭州的工业设计与城市发展关系等,包括教育、企业及政府层面对其的影响;(2)利用实地访谈等手段,调查和了解杭州工业设计企业发展情况;摸清艺术设计类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情况;(3收集和调查国内外较为典型的工业设计促进经济发展案例,如日本等;学习和了解各地创新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4)分析杭州建设工业设计大市的的基础和条件;(5)深入研究并形成文字材料。调研小组在理论学习和实地调研、座谈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为杭州建设工业设计大市在企业层面、教育层面、设计机构层面、政府层面的建议和相应的对策模式,以期在今后几年的发展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导框架和实践执行摸式。(四)研究结果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为杭州市制定工业设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也可为企业甄别工业设选拔人才提供参考依据。课题成果还可广泛应用于企业、行业高级工业设计人才考核评价工作,促进级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和工业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全民提升设计意识、提升企业对设计的正确认识、提升工业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多元评价机制的研究报告成果对于指导推动各类企业和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提高企业和全民的设计素质提升地方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能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二、工业设计发展现状(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规模及模式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产值的1.27‰,相当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设计人员从业者年龄结构呈年轻化,从业人员集中分布在发达经济地区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属于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且创意设计人群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较发达经济区域,从业者比例分别是24%、22%和20%,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例分别占总量的8%和8%,而西北地区的图1:2005年中国创意设计人员年龄分布图7从业者最少,占总数的4%。这与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相关。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1)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的开始时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广州和深圳。部分设计公司将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模具制造等整个过程联合起来,其人员规模超过150人。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善于紧密的将设计与生产制造相结合,以设计的市场实现和销售状态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时间把握上具有优势。他们所主要客户对象涉及到家电、信息、通讯、医疗等产业领域。(2)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图2:2005年中国创意设计行业人员区域分布图8这类设计机构以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为代表。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是政府实施“工业设计科技促进”专项计划、推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承担设计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提供企业设计咨询指导、开展国际设计交流合作、承办设计论坛展览会议、举办设计技能专业培训。同时,为企业进行设计实务示范。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是由政府投资股份方式建立的设计机构。这些机构的客户对象包括政府机构、信息产业、家具制造业、家电业、医疗业等。(3)院校工作室模式在北京和广州、上海等地,以院校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或公司在专业素质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偏重于企业设计课题与设计教育实践的结合,注重设计概念的创新。院校模式由于集中了教授、研究生和大学中的不同研究部门和人员,更注重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企业的文化性。其涉及的企业范围包括信息、家电、通讯、医疗、交通工具制造业等范围。(4)企业设计部门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制造业领域,一些企业具有非常专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信息产业领域主导企业不仅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还委托国外的大型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迅速提升了设计的质量和层次。9(二)中国工业设计存在问题我国的工业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大量的OEM(代工生产)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在引进外资中大量OEM生产虽然使我国产品出口总量大幅度上升,GDP迅速增长,但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形成对国外的依赖。在一些产品中,即便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但核心设计仍然是从国外购买的,这在汽车、机械以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很普遍。许多大企业对设计缺乏专门的资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其次,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政策。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也基本处于松散状态,且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政府缺乏对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既没有专项拨款,也没有建立设计基金,在工业设计并没有被引起广泛重视,仅仅凭借个别企业的资金推动是不够的。第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园区——2004年兴建的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区,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国家工业设计园区,起步阶段是民营资本。但设计园在二期工程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国家没有提供相应的培育政策,对设计公司、设计园区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10第三,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低,工业设计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整个设计市场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许多人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反映了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我国目前设计公司有数百家,但普遍总体规模小,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三)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机遇(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凝聚着最大的生产率增长潜力,是中国未来人均收入可持续提高最有力的发动机。值得关注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避免外商只把那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的低技术环节放在中国,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含金量大大降低的问题,中国需要更多自主创新的产品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形成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首次实现贸易顺差,由2003年的逆差90.7亿美元转变为去年实现顺差41.1亿美元。(2)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将努力培育国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形成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同时利用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11和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以相对较少的出口量创造较多的外贸收益。(3)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致需求增加在国内市场上,根据调查,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主的20个城市2000年的家庭平均月收入为2048元,年均收入大约达到3000美元。同时,收入的增加和物价回落使他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追求品牌效应的人比去年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中国城市耐用消费品正整体进入更新换代的阶段,传统家电产品和新兴电子通讯类产品各有市场,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国因特网网民总人数达1.03亿,拥有手机的用户达到3.49亿,汽车拥有量达3220万辆,交通工具,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产品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工业设计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是企业品牌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注重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将难以成就一流企业。于工业设计在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世界各国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往往把它作为龙头,通过加速工业设计的发展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12三、杭州建设工业设计大市的三个层面调研(一)教育层面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创新设计,是技术、艺术与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环节,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设计是人类设计创新能力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体现,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工业设计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工业设计的主
本文标题:《杭州建设工业设计大市的建议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0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