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捕蛇者说》中考试题集锦
1《捕蛇者说》中考试题集锦一、柳宗元笔下的“永之人”为何要争着去捕蛇呢?阅读后,请回答1—4题。(9分)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1)然得而腊.之()(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苛政猛于.虎也()2、能统领第一段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异。第二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要说明:。(2分)3、下列各句中“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⑴去死肌,杀三虫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⑶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⑷挈妻子而去之走A⑵⑶B⑴⑵C⑶⑷D⑵⑷4、翻译句子(2分)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二、(9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3、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蒋氏“汪然出涕”的原因。(3分)答: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4题。(10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彻:齿: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B.谨食.之,时而献焉食.之不能尽其材C.若.毒之乎皆若.空游无所依D.殚其地之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1)傲尔远逝译文:(2)斗折蛇行译文:(3)犯寒暑译文:4、填空、简答。(3分)(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1分)3(2)甲文段运用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和形成强烈反差。(2分)四、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4题。(12分)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岁.赋其二()(2)几.死者数矣()(3)更.若役()(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3、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4、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之,!”(选自《礼记·檀弓》)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4(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五、阅读下文,完成1—3题(7分)捕蛇者说(节选)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1、选文作者是(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2分)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言之,貌若甚戚者。译文:3、选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1~4题。(18分)捕蛇者说(节选)柳宗元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殚.其地之出()③犯.寒暑()④又安敢毒.耶()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5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文: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文:4、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原句:蒋氏乡邻作用:七、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乎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又安敢毒耶?”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而乡邻之生日.蹙()③又安敢毒.耶()2、翻译下面的句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选文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6B.“安敢毒耶”回应前文,说明整个大段叙述都是对“若毒之乎”的回答。C.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D.“说”这种文体比较注重文采,如选段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就体现了这个特点。4、蒋氏的自诉,自始至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具体分析一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八、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感毒耶?”1.选择加点字注音和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A而乡邻之生日蹙(cù)蹙:窘迫。B.谨食之,时而献焉(sì)食:吃C.曩与吾祖居者(nǎng)曩:从前D.蒋氏大戚(qī)戚:悲伤2.文中“殚其地之出”的“殚”的意思是,“则久已病矣”的“病”的意思是。3.“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中的“斯役”指的是(用文中的词语填空)4.把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号呼而转徙(2)以尽吾齿5.(1)依据选文内容,把下列选项按对比的内容两两组合,将它们的字母填入括号内。7A.蒋氏以捕蛇独存B.乡邻之旦旦有是C.乡邻鸡犬不宁D.乡邻非死则徙E.蒋氏弛然而卧F.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2)以上三组对比是围绕选文的哪一句话展开的?用横线在文中标出。6.“余”问蒋氏:“若毒之乎?……”蒋氏在叙述了60年来乡邻们和自己的遭遇后说:“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感毒耶”从这句话来看,蒋氏是否怨恨捕蛇这差事?为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B.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是进也忧,退.也忧人不知而.不愠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8.理解文段内容,按要求填空。(1)本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述,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2)蒋氏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用一句话(尽可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9.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10.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九.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
本文标题:《捕蛇者说》中考试题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79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