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1《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1)咨:(询问)(2)夙:(早上)(3)攘除:(排除,铲除)(4)损:(减少)①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②引喻失义(适宜、恰当)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④悉以咨之(询问,征求意见)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一叶知秋(秋天)②盖追先帝之殊遇(特别、特殊)殊途同归(不同)秋(时)报(报答)光(发扬光大)塞(阻塞、堵塞)躬(亲自)损(除去、减少)零(落下)(1)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挑选,选拔(3)亲贤臣,远小人远:疏远(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表明①躬.耕于南阳躬:亲自②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激动③故.五月渡庐故:所以(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2)躬耕于南阳躬:亲自(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选拔(4)至于斟酌损益益:增加后值倾覆值:遇到①臣本布衣布衣:平民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③遂许先产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④深入不毛不毛:不长草木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③深入不毛:长草木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都,全⑵可计.日而待也计.:计算(1)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温,学识浅陋(2)恐托付不效.实现(3)以伤先帝之明.英明(1)臣本布衣(平民)(2)躬耕于南阳()亲自)(3)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4)至于斟酌损益(减少)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②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④悉以咨.之(询问)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C)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妄自菲薄D、叹息痛恨于桓、灵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19.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2分)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A.C)A.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皆刑.其长吏。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E.恢弘志.士之气;苦其心志.(《〈孟子〉二章》)1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A.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B.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C.“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21.下列句子中“盖”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D)2A.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珠遇。D.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没有)不有死。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2、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2分)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34.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4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C)(2分)A、(1)元方入门不顾.(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5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56.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6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夙夜..忧叹(早晚)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D以彰.其咎(表明)71.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D)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先帝不以臣卑鄙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7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托付②攘除..奸凶铲除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应该④今贼适.疲于西正好8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C.而议者谓为非计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一、①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④先帝不以臣卑鄙()⑤深入不毛()⑥臣本布衣()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6、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以伤先帝之明C、悉以咨之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0、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3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08年长春市)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同驾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1)简拔:(2)裨补阙漏:(3)优劣得所:(4)意气扬扬:(5)名显诸侯: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三)(2010年贵州安顺市)阅读《出师表》,完成10一14题。(16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以光先帝遗德()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悉以咨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9分)4【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臣不胜受恩感激。(选自《出师表》)【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选自《贞观政要·诚信》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C.深鄙其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9.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皆以为贤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D.不欲以诈道训俗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五)(2010年云南省大理市)(12分)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10-14小题。臣本布衣,……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1)躬耕于南阳()(2)先帝不以臣卑鄙()(3)庶竭驽钝()(4)以伤先帝之明()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由是感激放,遂许先帝以驱驰。译文:1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2)先帝不以臣卑鄙13.这两段文字
本文标题:《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0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