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专题复习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专题复习导学案课型:复习课主备人:王培梅一次审核人:二次审核:复习目标1、知道聚落的类型,能够描述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2、能够举例说明聚落的形态及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重点难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考点提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目的基础梳理表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房屋交通道路车辆人口密度教育条件生产方式自然景观改变大小密集度高度乡村稀疏矮少小差农业小城市稠密高多大好工业、服务业大表2传统建筑上的体现建筑当地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因纽特人的雪屋严寒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黄土高原的窑洞干燥,冬冷夏热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傣族竹楼(高架屋)潮湿,炎热多雨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新疆的平顶屋干燥,风沙大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西亚的乡村炎热,干燥墙厚,窗小。可以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沙漠吹来的热风。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1、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B.高山地区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C.荒原地区D.冰缘地区2、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B.城市里有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果树C.乡村里有很多车辆、商店、学校,道路纵横交错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3、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A.山谷里和河流两岸B.土壤肥沃,适于耕作的地形平坦的地区C.十分炎热的森林里D.交通闭塞的地方4、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5、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6、聚落的主要形式是()A、农村和渔村B、工厂和矿区C、教堂和寺院D、乡村和城市7、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A、四季严寒B、终年湿润C、冬冷夏热,四季分明D、冬暖夏凉8、“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坑,窗小或有双层窗,且屋顶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A、炎热多雨区B、寒冷多雨雪区C、温暖干燥区D、温暖多雨雪区9.我国新疆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绿洲上,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生活习惯10、下列地区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A、甘肃敦煌B、山西平遥古城C、云南丽江古城D、云南石林11.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竹楼B、黄土高原——窑洞C、新疆吐鲁番盆地——四合院D、北冰洋沿岸地区——冰屋12.云南丽江古城的特点是()A、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B、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C、纯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并且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D、河多,桥也多,是浪漫的水城,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城。13.北京的四合院,记录的最明显的文化信息是()A、当地的气候特点B、当时的经济水平C、当地的地形特点D、封建时代多代同居的家庭关系中考链接1.(2009•湘潭)下列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是()A.云、贵B.苏、浙C.鲁、豫D.皖、赣2.(2008•海南)主要形式包括()A.工厂和矿区B.城堡和村落C.城市和乡村D.教堂和寺庙3.(2011•邵阳)传统建筑风格不可避免打上各自然环境烙印.关于下列区居民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是()A.黄土高原--窑洞B.北京--四合院C.北极地区--冰屋D.西亚--高架屋4.根据乡村和城市差别,完成下表对比项目乡村城市形成早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房屋道路人口职能工业、服务业等熟悉中考适应中考拓展延伸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本文标题:《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8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