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教案【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时】1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能力目标:掌握解决地理问题常用的思维方法。3、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环境的整体观及科学、正确的环保观。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重点】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难点】1、掌握解决地理问题常用的思维方法。【方法】讲议结合法【教具】多媒体材料【教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外部环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内部环境)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呢?地理环境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呢?讲授新课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复习同学们回忆地理环境的四大循环过程。教师强调(1、过程。2、参与者。3、意义。)播放媒体材料师生共同完成四大循环的相关问题。提问:四大圈层的关系怎么样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三个相互)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并自然推导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播放媒体材料师生共同完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应用1、环境保护: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学生举例说明)总结“牵”一发而“动”全身。2、解决地理问题常用的思维方法:要从题干给定的有限信息通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分析出这一区域的总体的自然环境特点。即从表象信息———→隐含信息。而往往隐含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播放媒体材料由该景观图你都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补充。总结“给”一发而“知”全身。播放媒体材料不同地区的景观材料。承转由上面的景观资料中既反映出同一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同时又反映出不同的地区有显著的差异。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播放媒体材料出示热带雨林和苔原景观图。学生分析两者差别及其成因。教师总结以热量为基础的差异———→纬度地带性。2、播放媒体材料出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景观图。学生分析两者差别及其成因。教师总结以水分为基础的差异———→经度地带性。3、播放媒体材料出示珠穆朗玛峰南坡景观图。学生分析两者差别及其成因。教师总结以水热为基础的差异———→垂直地带性。启发垂直地带性在哪一纬度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呢?学生回答略。4、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非地带性分布。应用对于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应当尊重不同地域环境差异的客观规律和现实,实施因地制宜的全理的开发利用。练习利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解释实际地理问题。【小结】该节主要讨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既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板书】整体性(板图)地理环境热量———→纬度地带性差异性水分———→经度地带性水热———→垂直地带性【课后小结】略
本文标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7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