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上好语文活动课的方法探索
上好语文活动课的方法探索一位著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享受。”语文活动课就是一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特长,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素质的一门学科,它既不同于语文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所以要切实的让语文活动课真正落实到“活动”上面来。要想上好活动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一、选好内容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他有自己设定的目标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获取直接经验。以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所以教师不妨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下面三类内容之一。1、实践性内容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提高动脑、动手、动口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然后再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同学对社会问题作了如实记录。如针对目前全国性交通秩序有缺憾的现象,撰写“遵守交通要靠自觉”的感想。以及“网吧也使违规多”等等热点问题。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材料处处有,只要做个有心人”的道理。2、需要性内容根据学生当前需要或者是学生正关心的问题来选内容。以《车的世界》为例,我设计了与车有关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强化对“车的世界”的认识。活动是这样安排的,A小组的同学负责收集车票或有关车的图片,B小组的同学分角色表演乘坐公共汽车的乘客。C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车里的事物,关注事态发展,从整个发展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在争做“绿色小使者”活动中,我首先带领学生观看了学校附近被破坏的植物,然后与学生一起制作了“护绿宣传牌”。引导学生写下了“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请不要踩我”“我有生命,请爱护我”等话语。当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宣传牌在春风中伫立着,守卫在绿色的草地上,都兴奋得欢呼雀跃起来,现实生活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激起了学生的热情。每逢元旦节,同学之间都会互送礼物,互写赠言,我组织了一次《赠同学》的活动课。要求每个同学都要送给自己最要好的同学一份书签。书签要求自己制作,可以绘画,也可以写文字。可以先征求被送对象同学的意见,人家喜欢什么,自己就可以别出心裁的精心设计自己的书签,比一比,看谁设计的好,制作的精美。每个同学都要根据对方同学的具体情况,可以有真诚的赞扬,也可以有善意的批评,以此鼓励自己的好朋友发扬优点,善意的督促好朋友改正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同时组织学生收集和撰写富有人生意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格言妙语,汇集成册,在同学们之间传阅。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提高了审美观,也提高了语言绘画水平,增进了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友谊,通过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让学生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学生们一致反映这个活动太精彩了。“母亲节”的时候,组织一节学生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的语文活动课,我首先运用列举真实事例和朗诵范文唤起孩子对母亲的情愫,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激起学生给自己母亲写信,抒发感情的欲望。然后给学生介绍写信的格式。迫切的需要,促成语文课上书信作文教学成功的水到渠成。3\竞争性内容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物本身的乏味而性子勃勃的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只要有竞争性,学生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了,枯燥的事情也变得的有趣了,因此在《春之声》诗歌朗诵会上我设立了“金话筒奖”“最佳表演奖”“最好听的声音”。。。。。。在《我们长大了》活动课上设立了正反方进行辩论,勾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二、全程参与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1、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学生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小学生大多数活泼好动,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好奇,特别对自己策划的事相当关心。在《趣说歇后语》的活动中,让学生推荐一些趣题给老师,在《爱护公园里的动植物》里,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方法。一些游戏活动内容熟悉后,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师引导完善。这样由学生自己出题设计的活动,学生自己会“动”的特别投入。2、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的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布置,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主权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在上《喜迎元旦节》主题活动课中,学生不但布置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教室,还自行准备了水果,糖果,饼干,卡片等奖品。3、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活动课中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在活动课《教师节贺卡》中,开始我以为大部分学生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版面,结果连平时成绩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贺卡的精美程度还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活动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4、让学生参与活动总结学生在总结经验中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可以先以小组讨论开始,然后再全班交流,最后由老师归纳升华。在活动课《买东西的学问》快要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参与买卖”,评选“最佳顾客”和“最佳店长”,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沟通,还发展了合作的精神,效果很好。每次活动后,引导学生以活动题材写篇日记,使学生的总结产生更大效果。三、创好情景预先创设好有效的活动场景,能事半功倍的提高活动课的效果。首先要硬扎一个和谐的氛围,然后在活动开始和活动的过程中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景渲染、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有一节活动课叫《买东西的学问》。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录像片段《丁丁逛超市》,提出了对丁丁的看法和建议,从中让学生领悟到逛超市买东西应该注意文明用语,礼貌用语,还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购买。最后利用课桌、文具盒等现有资源,创设买卖交际情况,学生都兴起大增,跃跃欲试。还要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到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乐意动”的氛围。在活动课《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在学生到公园,到田野寻找春意。那刚钻出地面来的小草,那悬挂在树上嫩绿的枝芽,田野里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和微醺的和风带领我们走进充满春意的天地里,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溶入到活动中去,留下深刻的印象。四、选好形式语文活动课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参与的主体,尽量避免“尖子生表演”多数人观看的误区。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都动起来。活动课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采取阅读欣赏,口才培训、表演品评、调查观察、语文技能等形式,灵活多变。从为每个学生创造动的机会为出发点,巧选活动形式。在《课本剧院表演赛》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决定了表演只能是少部分人。但是可以让其他同学当评委,对少数人的表演作出口头以及书面的评论和打分。小组合作时,由原来的4—6人一组减少到3人,并且由优、中、差三类的学生组成,学习水平的不平衡成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为共同提高创造了条件。其中的优等生还能发挥“小老师”的指导和纠偏作用,确保合作质量。五、做好评价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特点。生长发育有快慢之分,受后天的影响在性格、学习风格和习惯、以及家庭背景都会让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老师要尽可能地发掘学生身上蕴藏的潜能,珍视学生个体表现出的闪光点,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充满爱心,正确评价。积极的评价和情境创设巧妙地结合,逼近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快速进入角色。在上《海洋世界》活动课的时候,我把黑板布置成海底世界,贴满大大小小、形状各异、色彩不同的鱼类准备当作奖品,无论学生是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还是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是说出自己的畅想,只要发言就能挑选自己最喜爱的一条鱼作为奖品。即便是说得偏离主题,后来在同学或者是老师的帮助下改正了,也可以得到自己喜爱的小鱼。采取激励的评价手段,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点燃智慧的火花。对于个别后进生,更应该满腔热忱的去鼓励和表扬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许他们的一些微小的成绩和进步让优等生看来不屑一顾,但是只要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却会使他们得到激励,产生奋勇直追的勇气。心量学不是有凌晨罗斯塔尔效应吗?多给学生一些良性刺激,向他们传递老师对他们有着更高的期待的信号吧。上好语文活动课,就是要在扩大、加深和巩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唱主角,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特长和禀赋,在培养巩固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挥,在浩如烟海的语文知识里驰骋遨游。快乐学拼音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拼音字母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感官比较抽象,拼读感觉枯燥。为了增加学生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用具入手,从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入手,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把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充满情趣、充满童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拼音。一、拼音教学形象化儿童的思维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渐变的过程,低年级学生所能感知的事物大多数是比较具体形象的,可以直接感受的东西。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常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比较新奇有趣的图象以及有趣的情节和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小学生初入学首先学习的就是拼音字母,初步接触陌生东西,再加上字母曲里拐弯的状态,学生不易掌握。如果让这些字母变的相象化、具体化学生就好理解了。如:伞把朝下喻为t,f是伞把朝上,“l”是一根小棒,n是一个门洞,m是两个门洞,学生就容易掌握了。利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突破拼音教学的重点——发音。借助插图,帮助说话、帮助发音。如图片鸽子、蝌蚪、喝水就能精炼出声母“鸽、蝌、喝”的读音,帮助学生读准“g\k\h”。教声母“b”与“p”时,“b”的发音轻、短、脆,感觉不到气流的冲出,而“p”的发音,有明显的气流冲出,这样简单的叙述,学生理解不深,可以把一张小纸片放在嘴唇前。让学生观看两个声母发音时,纸片有什么变化,发“b”时,纸条基本不动,发“p”时,纸条有明显的颤动。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发音方法。拼音字母中有声母、韵母还有整体认读音节,类型多,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喜欢色彩的特点,给声母涂上红色,告诉学生交通道路上的红灯是禁止通行的。声母在拼音中就是红灯,不能单独成为音节。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色彩去涂抹,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的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记住这些抽象符号在形象上的细微区别,而且在学生心灵的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用以完成教学目标。二、拼音教学生活化拼音符号对于新入学的孩子们来说是枯燥至极,如果教师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理解认同,拼音学习将成为学生跨进校门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容易给求知欲较强的新生泼上一盆冷水,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设置了障碍。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拼音中的四声,很相似于乘汽车出去旅游。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走很平稳,这就是一声(—),汽车爬山坡是二声(/),汽车上坡下坡是三声(V),汽车下坡是四声(\)。用这种生活化的语言教学拼音,把枯燥的拼音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学生容易懂,容易记,教学方法得当就能使学生很快地掌握拼音。在拼音教学中,还可以把拼音教学放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利用小学一年级学生求知欲特别强,急于了解外界事物奥秘,迫切要求应付环境提出的诸多问题的心理特点,引发他们的学习
本文标题:上好语文活动课的方法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8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