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审核人:主备人:黄红霞29、《乞巧》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乞、巧”2个生字,会认“霄、渡”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知识链接: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一、自主学习1、借助拼音朗诵古诗,读准字音,并把古诗读通顺。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乞巧霄渡二、合作探究1、阅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乞巧”为题有什么含义呢?2、读一读古诗下边的注释,并结合字典的帮助,理解古诗的意思。23、朗读古诗,作者把这一神话故事与人们的行动相结合,人们为什么这样做?4、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人们的不同心愿,你能想象当时人们会有哪些心愿吗?三、课堂小结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学们,那你们能背会这首诗吗?四、拓展延伸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五、课堂检测1、组词。乞()渡()晓()霄()气()度()绕()宵()2、填空:《乞巧》是代诗人写的,所谓乞巧,就是的意思。诗中展示了。3、默写古诗《乞巧》。乞巧3六、课后反思30《西门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3、初读课文,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知识链接:西门豹,姓“西门”,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一、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3、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4、抄写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认真读一读。4二、合作探究1、自主识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提心吊胆:面如土色:4、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时期,魏王派西门豹,西门豹的事。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这些生字,还知道了西门豹是一个的人。四、课堂检测1、拼一拼,写一写。gānhàntúdìtíxīndiàodǎn()()()héqúguàngàirényānxīshǎo5()()()2、辨一辨,组成词语。淹()官()姓()跪()掩()宫()性()脆()五、课后反思630《西门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抓住人物言行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品质。2、读懂课文,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自主学习1、听写词语。2、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课文写的在()时期,()管理邺这个地方时,看到那里()、(),这个地方人少的原因是()给闹的,其实是()和()借口骗钱的。二、合作探究1、什么时候,谁派西门豹干什么?从老大爷的话中,西门豹知道了什么?72、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3、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4、西门豹为老百姓都做了哪些好事?是从哪里知道的?5、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三、课堂小结我会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顺序复述课文。四、课堂检测1、形近字组词:无()娶()离()衰()芜()取()篱()衷()伸()径()荒()溉()绅()经()慌()概()2、把句子补充完整。()的小鱼在水里()地游着。轮船驶向()的大海。五、课后反思831《女娲补天》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够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字。2、我能够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3、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我认识他们:踏()挣()熄()冶()炼()3、读一读吧: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云霞熊熊大火金光四射二、合作探究1、自主识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9三、课堂小结我会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是好朋友听吧!四、课堂检测1.读一读,认一认,给下面的字注音。()()()()()()()()娲祸锅昼篷猛架堆2.比一比,组成词语。祸()佛()模()熔()锅()沸()摸()溶()张()炼()歇()恼()帐()练()竭()脑()五、课后反思1031《女娲补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够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2、我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一、自主学习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补天之前人们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3、天塌下来后人们的生活情景又是怎样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二、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她先寻找五彩石,接着她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再把_____________,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2、女娲是怎样寻找五彩石的?是不是很顺利啊?3、从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114、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并指名复述课文。三、课堂小结我国古代神话故事有很多,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家可以读一读,以后我们可以开一个故事交流会,把你看过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四、课堂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的生活()的大火()的天空()的泉水()的云霞()的响声2、想一想,填一填。在括号里填上数字金光()射()面()方成()上()()嘴()舌()模()样大吃()惊()紫()红()发()中()官端正3、给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1)谁又敢高声说话呢?(2)哥哥收集了这些珍贵的邮票。(3)官绅的头子被卫士投进了漳河。(4)我们把大自然征服了。五、课后反思1232《夸父追日》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重点)2、我能够和大家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难点)3、我能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一、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3、我会读手杖、虞渊、伏下、渭河、咕嘟、瀚海、颓然、遗憾、向前一抛、鲜果累累、几缕光辉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二、合作探究1、夸父为什么要追日?从文中找出句子用横线划一划。2、夸父是怎样追日的呢?请同学们细细品读第2、3、4自然段,把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用横波浪线划一划,在多读几遍。3、从“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这句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13三、课堂小结同学们,精彩神奇的神话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则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一个发人深省的深刻道理,或许还是一个个催任泪下的真情故事。四、课堂检测1、比一比,组词语。导()继()旅()狼()异()断()旋()狠()2、读一读,连一连。充满追赶伏下霎时几屡fúchōngshàlǚzhuī3、语言积累,找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五、课后反思
本文标题: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7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