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汉字祖国的文字》说课稿20160228
《汉字——祖国的文字》说课稿(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汉字》是人教版小学品社学科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中第一部分。本单元基本上是从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物质生活)和汉字、书(精神生活)两个层面出发,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汉字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而本课的主要落脚点在精神层面的汉字。2.教材处理:【教材】教材中有关汉字的部分共有两个环节,包括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神奇的汉字。通过对汉字起源,演变,形声字的造字方法以及所起到的沟通交流的作用来展示汉字的基本知识和我们祖先的创造力。紧接着通过百福图来体现汉字的传承性,用外国朋友热衷学习汉字来体现汉字的内涵,用五笔字型输入法来体现现代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对汉字的贡献。虽然教材安排的条理比较清晰,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浅显。通过这些,还不足以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学生】在许多学生眼中,“汉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符号,会写、会用足矣!学生对汉字缺乏整体的了解。英语热,更让学生忽略了自己的母语——汉语,而汉字正是研究汉语的敲门砖,这些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让人感觉到痛心。如何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我选择这一教学内容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作为本次教学的基础,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在备课过程中,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认真收看并记录了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从中感悟到汉字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优秀传统。《百家讲坛》也让我对汉字的内涵有了深度的了解。对古代和现代两位字圣的解读,更让我感受到古往今来,人们对汉字的热爱,研究,传承都是不曾中断的。在我的内心深处升腾起一定要讲好此课的愿望,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汉字,尊重汉字,研究使用汉字,这就是对祖国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品社学科课程性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落脚点。并且非常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生要发展,教师也要发展,不能让祖国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断层。【综合】因此,本课设计立足于本次教学内容的开阔的背景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历史和审美的纬度设计一幅画卷,依次出现追根寻源,说文解字,艺术鉴赏,文化传承四个篇章。让学生由浅入深,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造字,感受汉字的内涵、唯美。顿悟我们就是汉字的使用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我将汉字这一课程的落脚点归于:祖国的文字,从而引领学生完成快乐的精神之旅!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造字方法,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联系。过程与方法:在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传承祖国文化,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理解汉字深刻的内涵,感受祖先伟大的创造力。难点: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二、说教法游戏导入,追根寻源;说文解字,逐层深入;趣味引路,自主探究;引经据典,感受神奇;传承文化,激发情感。三、说学法体验性学习和解决问题性学习并重。读谈赏、说议表、写比找、猜创赛,多种方式并存。四、说教学过程游戏激趣导入1.猜猜看。师:今天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一个猜字游戏。请看卡片(出示甲骨文“蛇”字的卡片),猜猜看,这是什么字?2.师小结:这个符号就是古老的汉字。想知道它是什么字吗?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今天让我们去了解奇妙的汉字。(出示:汉字与书的故事)(板书:汉字)活动一、追根寻源篇1.师:同学们,汉字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我们每天都要与它打交道。但汉字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就产生了的,在没有汉字以前,古人是怎样记事的呢?学生回答2.小结:那时候人们采用结绳、刻木和绘画的方法来记录事情。3.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远古时代尝试着用前人的方法来记录一些事情。我这里有几张纸条,它记录着远古时期部落里发生的几件事。请大家试着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和画图记事的方法,把这些事记录下来。同学们可以暂时用纸笔来代替刻木记事用的工具。(学生分小组用刻木、绘图、结绳等方法记事。记好之后展示,请大家猜所表达的意思。师: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老的方式来记事,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回答:……(大屏幕打出那几件事情)看,这就是刚才同学们用刻木、绘图、结绳几种方法所要表达的意思4.小结:正像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那样,用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而用汉字记事一目了然,非常清楚。5.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打猎的工具越来越好,打猎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打到的猎物种类增多,数目不断增加,再使用这样的方法行吗?那此时,我们的祖先就想到了文字,同学们一定有这样的疑问:“究竟谁那么有本事,能创造出这么神奇的文字呀?”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传说呢!6.师:请大家看书52页,默读《仓颉造字的传说》!7.师:汉字真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吗?8、师:“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他也只是寻找到了文字的“根”,并且发挥聪明才智使“文字根”长出了强壮的树干。在后人的浇灌下“树”才渐渐“分枝”,长出“绿叶”。活动二、说文解字篇一、汉字演变(课件展示:依次出现汉字演变、造字方法、名家解析)1.那么到底汉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看看这些字。(课件出示甲骨文特写的十二生肖图图片)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很象事物的形状)2.“马”字的演变师:现在再看看刚才大家猜的字?它是十二生肖里的马字。(依次贴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展示“马”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仔细观察马字的演变过程,汉字发明以后,经过历朝历代的改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字在演变时都经历了哪些字体呢?(生答,师板书: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你们发现了什么?(预测学生答:汉字由图画→象形→符号,变成了方块字。汉字由复杂→简单,有了固定的笔画。)(归纳:由图形走向方块字,由图画变成了笔划,由繁难到简单)3.师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的需要,汉字经历了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过程,这样的变化使我们认识汉字、使用汉字变得更加容易、更加简单。4.师: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画图阶段,当汉字出现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时候,有体系的文字才真正产生了,这就是甲骨文。考古学家对大量甲骨文分析研究之后,发现它具有汉字的多种造字方法。汉字到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汉字的一笔一画都有奥秘,让我们赶快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起来了解一下汉字的造字法。(课件出示)二、造字方法1.象形师:下面我们将看到一个由汉字拍成的童话故事片,比一比谁的眼睛亮,找到的汉字多,注意观看过程中不能出声。(课件展示:汉字艺术短片)生:简述故事大意,回答找到的汉字。师:你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汉字。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吗?生:这些字的字形看起来非常像真实的物体,画出了实物的形状。师:说得太好了,我们把这类字的造字方法叫做象形法。我们来看一下其中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2.指事师: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另一种造字法。就是在象形文字上直接加指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汉字的意义。(课件展示:木→本,木→末)师:你能猜出本和末的本意是什么吗?生:本的本意是树根,而末的本意是树梢。(课件展示:上和下的甲骨文)师:有些时候,人们直接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汉字的意义。你能猜出这两个字表示什么意义吗?(生答)师:我们把这类造字方法叫做指事法。(注意不是指示)3.会意象形到会意只是汉字表意的第一步,后来,人们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课件出示:人和木的甲骨文)师: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字造出哪些新字?它们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从休林森)(预设)生:从本义随行,跟随生:休本义人依傍大树休息生:林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生:森本义树木丛生繁密)师:甲骨文里的“木”字,中间一竖,就像一个树干,下边两笔往下的杈子,杈头就像树根,往上两枝一穿,就是树枝,这就是一幅图画,但是它是一种意会的图画。放两个,于是变成了树林,两个以上变成森林,三个,三个木以上,中国人把三称为最多的数,三生万物,所以中国古人在造字上,很聪明。我们把这类字叫做会意字。4.形声师:汉字发展到这一步,还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想到了文字是记录说话的,说话跟声音有关,那么文字是不是可以把声音记下来呢?于是就又发明了形声字。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课件出示:请)师:“请”字的形旁和声旁分别是什么呢?去掉形旁后,还可以组成哪些新字。生:情清晴氰鲭蜻箐精静靖睛菁师:汉字从表意迈向表音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今天我们所用的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我们刚才对古人的造字方法进行了研究,你还记得有哪些吗(板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三、名家解析师:我们对汉字的认知终归是浅显的,想更深层次地学习汉字,我们需要知道这样几个人物。1.许慎在古代,对于汉字最有研究的莫过于许慎了,他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他也有“字圣”之称。2.萧启宏师:而现代,人们对汉字的研究则更加深入。萧启宏教授20余年扛鼎之作《汉字世界》终于问世,汉字也能说话了,他则被人们誉为“当代字圣”。(课件出示:《汉字世界》节选部分)师:我们来看一看他对汉字的解析。汉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完整地包藏在汉字当中。如用“人”字说明“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人音通仁,仁义为本”的做人道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仁”。用“信”字表示从“亻”从“言”,说明“人言为信,信誉如命。信音通心,心通神明”的诚信原则。“做”字从“亻”从“故”,说明“人要做事,因故而做。做人第一,做音通作,作为相匹”的做事定律……所以,汉字是指导人类遵循天地法则和谐发展的完备理论,是人类旷世难以再造的无当瑰宝。(针对重点部分,老师强调,学生跟读。)3.赵世民师:我们再来看一下百家讲坛中赵世民教授对汉字的解析,更会让你们拍案叫绝。(课件出示:百家讲坛)师:听了刚才的名家解析,你对汉字又有了哪些了解?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汉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汉字是有哲学体系的。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到汉字里,成为民族的灵魂和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资源。活动三、感受汉字的神奇1.我们的祖先的确是伟大的,他们不但创造了神奇的汉字,还创造了独特的汉字艺术—书法。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奇丽的瑰宝![课件出示各种书法作品]2.欣赏书法作品,师解说:这是百福图和百寿图,一个字就有一百多种写法,这不得不叫我们惊叹。(课件出示:百福图)师:一个福字,人们为什么会发明出那么多写法?“福”字什么时候用得最多?师:看来,人们对生活都有着美好的向往,企盼福如东海,万事如意。3.这是“龙”字,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能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有的笔峰苍劲有力,有如灵龙出洞,有的触笔细腻流畅,如涓涓细流。师:(第1小节)在漫长悠久的岁月里,汉字的形体虽屡有变异,却一脉相承,忠实地记录了中国文明五千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看到的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书法艺术。(第2小节)颜筋柳骨,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4.这里还有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字,出示各种文字“马”的写法你觉得这些文字和我们的汉字有什么不同?(这些文字大都是由26个字母组成的,而汉字既有形又有声,能承载更大的信息量,这又是它相比其他文字的一个优点。)5.感受汉字特点的奇妙。师
本文标题:《汉字祖国的文字》说课稿2016022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7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