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五公民与政府知识网络体系高考真题回眸1.(2014广东卷)某政协委员公开展示了学科网一幅包括103种常用证件、长达3.8米的“人在证途”图,并由衷感叹: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去办证的路上。政府解决“人在证途”的问题的根本方法是()A.提高行政效率B.简化办证程序C.实施简政放权D.推进集中办证【解析】材料揭示了中国人办证的程序繁琐,效率低下,政府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的措施是行政体制的改革,简政放权,C符合。A是意义而不是根本方法;B是具体的措施,也不属于根本措施;D说法与实际不符。答案C2.(2013年广东卷)李某是广东省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其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该村村民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提议罢免其职务。按照公民政治参与的类型划分,与本案例同类的是()A.市人大代表联名向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负责人提出质询B.村民依法选举王某为县人大代表C.市民向信访部门举报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D.市民应邀参加市政府调整水价的听证会并发表意见解析: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有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A项属于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主体是人大代表;B项和D项分别属于公民参与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排除;村民依据相关法律罢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的村委会主任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C项属于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故答案:C3.(2012年广东卷)近年来,广东某市委市政府以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和社会组织“自立、自主、自律”发展为两大着力点,推动法律、体制、能力三大建设,形成了“党委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主体、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这说明()①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获得了行政权力②新机制使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定位更合理③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④新机制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本题以广东某地形成的社会管理新机制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中有关民主管理、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①项错误,城乡居民村民自治组织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没有行政权力;②项正确,新机制正确地处理了党和政府、社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定位更加合理;③项表述错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④项正确,材料中的新机制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调动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因此正确答案是A。3.(2012年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答案:①财政部门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财政部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体现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③财政部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体现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④财政部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体现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评分说明:须准确写出具体职能,且结合材料分析得当,才能给相应分数。)4.(2011年广东卷)2009年,广东全省性社会团体有138个承担政府委托、转移职能326项,有184个获得政府购买服务收入9820万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这表明()①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②政府职能正逐步市场化③社会组织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④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将会加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说明的是广东全省性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并非意味着政府的职能的减少和市场化,因此①②说法错误。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体现了③④。故选D。5.(2010年广东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以我国选举法的修改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理解、运用能力。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②,“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可见④也符合题意。①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6.(2010年广东卷)2009年颁行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这一举措表明()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B.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D.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解析:A项中的“政府执政”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的“完整”错误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公民有监督权,但人大代表才有质询权,可见C项说法错误。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7.(2010年广东卷)材料:为推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实施“双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和把山区劳动力转移进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发挥财政作用激励珠三角周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初步形成了“转一个,富一家;转一批,富一方”的可喜局面。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答案]:①广东加速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体现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②政府在履行职能中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控产业转移,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组织农民技能培训,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015高考备考策略1.本专题要牢牢把握好三条主线,一是国家,二是公民,三是政府。对于国家,要把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一知识点,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对于公民,实际上是围绕着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生活)而展开,要求把握我国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原则、内容和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等内容;对于政府,要把握住“一个主体,两条主线”。一个主体:政府。两条主线:一是政府的职能、责任;二是政府受人民的监督。2.从近几年全国高考特别是广东高考的特点来看,本专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如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义务、原则特别是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所谓“四大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是历年命题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二是以政府为主线,考查政府职能、责任以及对政府的监督等方面的知识。尤其要引起重视的是本专题考主观题的概率比较大,所以要加强主观题方面的训练。核心考点突破1.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本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特点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地位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考点一公民的政治参与作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其中,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注意:我国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和我国政府的权威性;决定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2.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角度地位国家性质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③人民通过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民与政府①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③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具有管理与服务职能,人民一方面接受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④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与人大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组成权力机关,统一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③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人民与中国共产党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途径和方式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①农村村民自治。②城市居民自治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意义①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②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①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②有利于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①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②有利于逐步增强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联系:民主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关键,民主监督是保证(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4.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原则要求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①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①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①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国家保障和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③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④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坚持有序参与的原则①遵守法律、规则、程序。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③坚持党的领导【典型例题】1.(2014·重庆卷)“坝坝舞”作为大众健身活动,已成为重庆的一大特色,但也因其扰民引起极大争议。甲同学家楼下广场“坝坝舞”音乐声音太大,影响了家人日常休息。对此,甲同学应该()A.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号召网友抵制“坝坝舞”B.向“天天630”节目投诉,行使公民的监督权C.组织附近居民到政府抗议,要求取缔“坝坝舞”D.向政府机关反映,要求解决“坝坝舞”扰民问题解析: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本题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是公民应该怎样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这一问题。A、C两项显然是一种无序的政治参与,不选。B项与本题无关,因材料没有涉及监督权这一问题,监督权监
本文标题:专题五公民与政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9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