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农业园农业生产的集中化和科技化水平稳步提高。至2005年末,上海有143个规模化、现代化蔬菜园艺场;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投入各类建设资金54.82亿元,引入产业开发项目128个,有163项科研成果在园区推广应用。上海市宝山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区域概况上海市宝山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宝山区北部的三罗地区,南起罗南镇塘汇河、北至罗泾镇新陆村新洋机耕路,以潘泾路为轴线的两侧区域范围,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耕地面积1.8万亩,涉及罗南、罗店、罗泾三个镇、24个村,整个园区呈狭长带状分布。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宝山现代农业园区是本区农业跨世纪发展的重大工程。园区坚持以高科技、高起点、高效益为宗旨,以发展特种水产和绿色蔬菜主产业为特色,加快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变,形成市场一科研一开发一生产一加工一销售各个环节配套的,具有源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特征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的营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面向市场,推进农业的产业经营。在3年内,完成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良种的引进和改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招商引资和多元化投资,来发展特种水产、绿色蔬菜、特种经济植物等产业,建成若干个集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市场化和融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实体,使园区科技贡献率、土地产出率和农民收益率得到明显提高。使园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和宝山特色的园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园区东临长江,南连郊区环线,西傍国家一级公路沪太路,北与江苏省太仓市相邻。市政交通设施健全,区域内的主要骨干道路己呈网络化,交通十分便捷,为园区进出运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园区紧邻上海宝钢、石洞口电厂和沿宝山的长江各港口等中央、上海市大型国有企业,其一是可成为园区产品的广阔销售市场;二是为园区建设所需的供电、水、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产品的出口转运提供了优越的依托条件和发展环境。农业基础设施良好园区内耕地成片,均为一级农田。近10年来,市、区、镇先后在园区区域内投入资金1.17亿元,建成了宝山区蔬菜园艺场、黄瓜研究中心、出口蔬菜加工基地、设施蔬菜基地、三高粮田示范区等,形成了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所在镇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园区区域的罗南、罗店和罗泾三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财政收入1.6亿元,园区区域内已有农业固定资产1亿多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本园区的建设提供了较强的经济基础和资金保证。招商项目长兴柑桔出口加工基地有机蔬菜实验场鳗鱼深加工蔬菜加工出口和平特种动物繁育养殖植物纤维一次性筷子和食品容器工厂化育苗流水线农副产品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园艺种苗公司宝山区现代化园艺场花卉苗木的种植开发闵行现代农业园区闵行现代农业园区选址在浦东鲁汇、杜行、陈行三镇界内。园区建设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依托,立足本区,面向市场,辐射周边,推进和带动全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道路。自然条件A、土壤适应性广园区土壤以黄泥头与沙夹黄土为主,发育于古代江河江海相沉积物,成土母质单一,土地平整,土层深厚。经上千年耕作,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丰富,达2.3-2.5%,土壤理化性状好,适宜多种作物生长。B、水系完整园区周边及园区内有多条河道交叉成网,水系比较完整。主要河道有东西向的周浦塘、友谊河、沈庄塘、姚家浜、跃进河、大治河等,南北向有鹤浦塘、肇沥港等。东西河道均与黄浦江连接,灌排十分畅通。南北向河道以自然河为主,局部河段淤浅,岸线曲折,需进行疏浚改造。C、气候优越园区气候属典型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当地年平均气温16.5℃,8月份平均气温26.9℃,1月份平均气温6.0℃,无霜期264天左右。历年平均降雨量1094.90mm,年日照总时数1678.2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30千卡/cm2。气候条件优越,十分适宜农业综合发展。基础设施园区内交通方便,水电配套。主要水利设施有地下渠道网系88.16Km,灌溉机口30座,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水利设施具有较大抗涝能力。园区供电、供水又保障。市场准进入机会多闵行区紧临市中心,又是重要的中心城区人口导入区,具有独特的物流区位优势,是中心城能量辐射的最佳黄金区域,对中心城及其周边地区有着强烈的集聚和扩张效应,为园区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嘉定现代农业园区上海市嘉定现代农业园区位处嘉定区中部,距市区18公里、嘉定城区6公里,整个园区呈三角状分布。园区区域面积14.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l143.2公顷。本园区将于3年内基本建成,在3年内园区基础形象建设与功能开发逐步推进、滚动发展。由于新世纪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现代农业园区将从传统农业的种植业向现代农业的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以此为目标,嘉定现代农业园区充分发挥了技术、资本、市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以高科技、高起点、高效益为宗旨,以市场为中心,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为技术支撑,形成市场-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都市农业观光-生态环境等各个环节配套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在产业经营上,实行集约化和专业化。园区将主要发展花卉苗木、蔬菜瓜果、大食品、水生生物、家畜等良种的引进、改良及它们的高效益企业经营,即通过这些良种的种养、深加工和品牌销售,获得传统农业无法比拟的高经济效益。园区的产业发展,还将兼顾发展都市农业观光产业,这个产业不仅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将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促进园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环境优势园区处于三镇毗邻地带,远离集镇及工业区,没有污染源,也不易被二、三产业开发,区域范围土地成片,均为一级农田;规划区域东邻沪宜公路(204国道),北靠保安公路,南傍新翔黄路和沪宁铁路,交通十分便捷,符合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要求。园区除具有大面积的绿色农作物覆盖外,又投入巨资建设70公顷成片林和绿地,总体绿化十分优越。同时又大量养殖动物,使整个园区生态保持平衡。因此,整个园区具有很高的土体、水体和大气的自动净化能力,生态环境优良。园区建成后,可向上海市民充分展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整体形象。农田设施已具有良好基础90年代以来,农业部及市、区镇已先后在规划区域内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建成国家食品粮基地、上海市三高粮田示范方及区镇高优高农业示范区333.3公顷,形成了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所在镇经济实力较为浓厚据统计,园区所涉及的马陆镇、南翔镇、方泰镇的工农业产值分别为86.65亿元、72.04亿元和5.9亿元,镇财政收入分别为2.53亿元、1.62亿元和0.26亿元,三镇的建设区域内存量资产总值达728.1万元。这为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规划区域己创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产品南翔镇的三香蔬菜(香菜、香葱、香丝瓜)、马陆镇的鲜食葡萄、酿酒葡萄、方泰镇的优质粮食,己在市郊小有名气,园区建设后,通过完善设施和改进经营管理,必将进一步形成注册品牌的名特优势产品群,从而立足于上海大市场。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本着完善、配套、贯通的原则,重点建设园区道路、沟渠和排灌设施,为入驻园区的各企业提供基本条件。整个园区道路已有一定基础,为使园区各功能全面贯通,还需修筑一定数量的进入新辟基地的支路。为实行现代化喷灌,需埋设若干地下管道等。规划实施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4项(见表格),总投资额3756万元。单位:万元项目名称建设数量单位单价投资金额4-7水泥道路42.3公里361522.8砂石路19.9公里10199桥梁7座74.3520平整土地126.7公顷0.1519绿化65公里2.4156河坡11公里40440水泥明沟45.6公里9418.2排涝泵闸(站)3座1545灌溉泵站3台1545变压器660KV/3台43.3130高压线7公里20140疏浚河道8公里216地下渠道8.5公里1080必要前期费用20合计3756招商项目特种水产养殖肉鸽养殖、深加工上海嘉定有机肥料中心申星厂食品、药品生产加工嘉定区广沃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马陆标准厂房租赁北冬虫夏草胶囊苜蓿保健品综合开发转基因及多用型经济新树种的开发叶绿素保健品综合开发低胆固醇禽、蛋生产及其饲料开发名优水产种苗繁育特色蔬菜、花卉良种繁育及其生产嘉定区良种繁育场综合开发花卉、蔬菜生产华亭良种繁育场土地开发、房屋租赁银杏园生态旅游景点开发世纪森林,休闲观光园农产品生产、加工肉食品深加工、配送各类蔬菜的加工、保鲜、出口梅花鹿养殖及其产品深加工野生动物救护驯养、利用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建于1994年9月6日,是继浦东新区陆家嘴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后成立的第五个功能开发区,是国内第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区,也是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领头羊。开发区的建立旨在加速浦东一流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推动上海市郊乃至长江流域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开发区以现代科技武装的工厂化、设施化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生物工程、与设施农业相关的加工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内外贸为纽带,走产加销一体、农科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生产示范、推广辐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和出口创汇五大功能,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三统一。规划园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五年多来己投入开发资金人民币3亿多元。以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施肥、电脑自动化控制等高科技武装,由自控玻璃温室、双层薄膜自动充气温室、育苗工厂、食用菌工厂等组成的设施农业已形成50多万平方米规模;已开发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蔬菜、瓜果、鸡蛋、猪肉以及名特优水产、食用菌、花卉、微生物复合制剂等200多个品种,产品进入航空公司、涉外宾馆、大型超市和出口外销;已发挥生产示范、推广辐射、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功能,累计接待国内外宾客100万人次;已有日、台、港和国内国有、集体、民营经济组织几十家客商入驻落户。开发区重点发展产业第一产业:(1)蔬菜、花卉、名特水产种子种苗工程;(2)无公害蔬菜和名贵花卉设施化栽培;(3)名特优新畜禽、水产养殖;(4)与农业相关的生物技术工程。第二产业:(1)农产品保鲜、贮藏和精深加工;(2)国产化智能温室的设计、安装和零部件加工;(3)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支农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加工。第三产业:(1)开拓农产品国内外销售市场;(2)拓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功能;(3)建立面向社会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4)拓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功能。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运输――开发区位于浦东新区孙桥镇境内,距浦东国际机场、黄浦江多座万吨码头、南浦、杨浦、徐浦大桥和陆家嘴、南码头隧道各10公里左右,离外高桥深水港20公里,越江至上海市区只需20多分钟;区内有沔北、镇中等多条宽阔公路与金张公路、川北公路、迎宾大道等公路相联接,海陆空交通运输十分便捷。区内有横沔港联通川杨河,内河航运也非常方便。良好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环境条件――开发区地势平坦连片,土壤肥沃,农业开发用地受到保护。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5℃,极端最高与最低气温分别为38℃和-9.6℃,年无霜期230天左右,年均日照2091小时,年均光热辐射总量477.5千焦/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1087毫米,年雨日131天左右。区域内河流纵横,灌排便利,淡水资源得到充分保障。经上海市农业环境监测站测定,开发区农田灌溉水、土壤、大气等污染综合指数和PH值均在标准范围之内,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要求。经五年多开发建设,开发区已形成天蓝、水清、地绿、蔬菜满园、瓜果满枝、鱼蟹满池、莲藕满塘、四季花香、鹭岛成群的良好生态环境。配套的基础设施,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开发区建立后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通过造桥、筑路,开挖疏浚河道、埋设明沟、地下渠道、下水道,建造安装排灌泵站、喷灌、滴灌设施,打挖深井自建自来水厂并与孙桥、川沙自来水厂联网,增装配电站、变压器,以及邮电部门特为开发区架设电话通讯线路(留有门子300只)和平整土地等措施,实现了七通一平(路通、桥通、
本文标题: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3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