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三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二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低年级和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前一组和本组的教学,逐步完成从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即在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已有的识字写字教学成果的同时,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习作兴趣,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课文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这正是编者安排的巧妙,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长枯燥的说教,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去探寻名人足迹,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启迪。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整合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突出单元主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作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二、学生分析:1、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如“增减偏旁”、“声旁归类”、“部件拆分与合并”、“偏旁置换”等方法。大部分学生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遗忘较快,形近字、同音字错误较多,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朗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感情朗读、分角色读等,初步达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的主要内容,并加强读书积累的指导。3、能用普通话和他人交流,并逐步形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有主动交际的欲望,但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本单元要学习讲述名人故事,情节要完整,内容较为具体。三、教学目标: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人物的对话,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3.在对课文的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诵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四、学情分析及学法研究本组课文都是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课文,如何结合文本特点落实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呢?(一)引导学生主动感知──蓄情待发本组课文讲的都是一个个名人故事,从内容上讲能够吸引学生阅读,学生在老师还没讲到这些课文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读过了。这就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学时,我们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自读中,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文章大意。(二)引导学生主动感悟──融情共鸣1、设境生情通过图画、录像、音乐、动作及语言的描绘,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教学时,要重视单元整体引导。在开始本单元学习之前,可以用课件展示出单元导读中的名人画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画的都是一些谁?你认识其中的哪位?”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依次进行介绍。2、读中悟情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品质。(三)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泻情升华以《小摄影师》为例,学完了课文,体会了人物的品质,再引导学生思考:“小男孩还会来吗?为什么?再来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我们展开想象,接着写写这个故事。”因为学生有深刻体会,被高尔基那种品质所感动,孩子们便能写出一篇篇想象合理而饶有趣味的习作。五、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六、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可用13——15课时灰雀…………………………………………………………3课时小摄影师……………………………………………………3课时奇怪的大石头………………………………………………3课时我不能失信…………………………………………………1课时语文园地二…………………………………………………4课时5、灰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的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一片呵护、关爱之心。本单元语文园地“我的发现”这一板块的主题是了解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不同形式,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认识引用人物语言的不同方式,为后面的单元学习做好准备工作。二、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重点注意“胸脯”的读音;会写12个生字,书写难点是“步、胸、或”。2.学习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4、抄写描写灰雀的句子,感受句子的生动。5、课后搜集有关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了解名人,扩展阅读面。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教学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重点注意“胸脯”的读音;会写12个生字,书写难点是“步、胸”。2、学习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3、抄写描写灰雀的句子,感受句子的生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指名说一说2.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列宁吧!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带领着俄国人民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3.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非浅的。今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揭示课题)二、整体感知(一)识字正音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3.检查学习效果:认读生字词语(那些字的字音比较难读,请学生说说,并正音。)郊外散步或者勇敢可惜低头诚实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惹人喜爱4.这些词语中大部分都出现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读好这一段话?(指名、齐读)(二)了解主要内容1、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自由读)2、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结果怎么样?谁能来说一说?(课文写的是列宁很喜欢灰雀,有一天发现少了一只。列宁问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说灰雀一定会回来的。后来灰雀真的回来了。)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一边读一边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结果怎么样?谁能来说一说?(课文写的是列宁很喜欢灰雀,有一天发现少了一只。列宁问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说灰雀一定会回来的。后来灰雀真的回来了。)3.认读生字词语(哪些字的字音比较难读,请学生说说,并正音。)郊外散步或者勇敢可惜低头诚实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惹人喜爱4.这些词语中的大部分出现都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读好这一段话?(指名、齐读)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1、你喜欢灰雀吗?读读第一自然段,从哪儿感受到他招人喜欢。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理解:婉转惹人喜爱)2、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吗?从哪儿看出来。(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抓重点词语“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3、一起读好这一段,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四、指导写字有一天,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故事又会怎么发展下去了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生字,请大家看这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读。(读课文后面166页词语表中的词语)1、第一自然段中生字显红——郊、散、步、胸、脯、渣,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怎么才能记住它们?2、重点指导写“胸”字,我们不仅要写正确,还要把它写漂亮。老师觉得最后的一笔很重要。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一写。(最后一笔用不同的颜色突出)写胸脯这个词语。【作业设计】★打开写字本,练写12个生字,强调低的最后一笔。师生评价。★★抄写描写灰雀的句子。第二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2、抄写描写灰雀的句子,感受句子的生动。3、课后搜集有关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了解名人,扩展阅读面。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五课——《灰雀》上节课抄写的词语还记得住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郊外散步面包渣胸脯或者勇敢果然可惜诚实低头2、同学们,请你打开课堂作业本,完成第一题,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到括号里。3、老师还要给大家听写一个词语,看看大家上节课学习的效果如何?听写胸脯。(同桌交换批改)4、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同学再默读全文,并回忆一下。二、学习2—10自然段。1、情境引入: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和小男孩说了什么?(要求:默读课文3—10自然段,把列宁说的话用横线划出来,再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怎样?)板书:读划体会2、品读句子,感受列宁爱灰雀。1)、谁愿意把列宁说的话读一读?(课文3、5、7、9自然段)2)、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这个部分的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读出相关的句子,还要说一说对这个句子的理解。)——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我从这一句中看出列宁很关心灰雀)那你能不能把列宁对灰雀的关心读出来?——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想到了当时的天气很冷,很担心灰雀。)你能不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列宁很担心?——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时候列宁已经有点伤心了。)生读师问: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呀?(因为本来树上有三只灰雀,在哪儿欢蹦乱跳的,现在只剩下两只了,所以列宁很难过。)列宁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感情。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那你再好好地读
本文标题:三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8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