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统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书本P106-108及练习二十二第一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和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与生活实际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正确地收集整理数据。教学难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准备:课件,各课外小组图片,题卡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2分钟)师:今天,咱们的教室里坐满了老师。赵老师有一个朋友也很想跟我们一起来学习,(课件出示一只采蜜的小蜜蜂),是谁呢?是小蜜蜂安安,看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课件出示一些小红花),她可说了,这些小红花要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出色的同学,你们想要吗?你能做到吗?师:那我们先到学校医务室去看一看吧!瞧,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P106的主题图)。二、小组合作,讲授新知(18分钟)教学例11、课件出示一年级时同学们的体重情况,让学生回顾统计。(4分钟)过渡导语:赵老师做了一张我们一年级时的体重情况统计表。师:请你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年级时的体重情况)预设:①发现上面一行表示体重,下面一行表示人数。②我知道把体重分成了5档。③我发现中间几档都是相差5千克。④我发现15千克以下的有()人……2、收集整理二年级时的体重情况。(6分钟)过渡导语:观察的真仔细。那是我们一年级的体重,那老师想知道同学们上二年级了,体重又有什么变化呢?师:可以怎么办呢?预设:可以向老师一样做一张表格再统计。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统计呢?(写“正”字)师:为了方便起见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表格,请你拿出表格,在属于你的那一档体重中打勾,然后交给小组长。(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体重一行)师:好了吗?请小组长帮老师一起来统计。(小组长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写“正”字统计)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5千克以下的有()人,16-20千克有()人,21-25千克有()人,26-30千克有()人,31千克以上有()人。师:老师把这些数字写进表格里。(课件演示)3、把两表合成一表,并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8分钟)过渡导语:同学们真棒,自己动脑创造了一张统计表,那老师想把这两张表拼成一张,该怎么表示呢?师:仔细看,老师变了哦!(教师演示课件,把两表并成一表)他是怎么变的呢?预设:上面一行体重一样,叠在一起,下面一行人数不一样,就把他分成了两行,上面一行表示一年级时的体重,下面一行表示二年级时是体重。2师:我们是明白了,可小蜜蜂不太明白了,怎么办呢?(可以把一二年级在表格中表述出来)师:好!(课件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并用不同颜色表示)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跟之前两个表格又有什么不同呢?预设:左上角有三项内容,分别表示体重、人数、年级,对应的下面三个内容。蓝色一行表示体重,黄色一行表示人数,红色表示年级。师:同学们真能干,什么问题都难不。我们给这个统计表起了名字吧!师:老师也起了一个叫做复式统计表。(课件出示并板书)师:真不错,老师出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问题)(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千克的人最少。(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千克的人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对体重较重的和较轻的都有什么意见呢?反馈交流。三、巩固练习,提升层次(18分钟)1、调查全班喜欢课外小组的情况。(9分钟)过渡导语:同学们建议体重偏重的要减肥,那减肥,老师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多锻炼。我们学校打算成立四个课外小组,瞧,是什么?(课件出示P108图片)校长交给老师一个任务——调查一二年级喜欢各种课外小组的人数,赵老师已经调查了一年级的情况,那二年级的调查情况,你们能帮老师吗?师:你们想怎么办?师:老师有一个办法,每一种课外小组,我们选一个代表,分成四小组,喜欢哪个课外小组就站在他的后面。师:先别急,老师有一个温馨提醒:请你安静、整齐、快速的站在他后面,要做到静齐快,好吗?师:好,开始吧!(学生活动约半分钟)师:你们真正做到了静齐快。师:好,下面老师请小代表帮我来数数各小组的人数。(小代表统计人数并汇报,提醒代表别忘了自己,教师把数字打进课件了)师:好,谢谢同学们,你们帮了很大的忙。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安静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半分钟)师:动作真快。可是老师还有几个问题,你能独立完成吗?(课件出示问题)师:请你拿出1号题卡,把刚才统计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并完成下面的几个问题。反馈交流。2、调查本班学生喜欢蔬菜的情况。(9分钟)过渡导语:多参加运动能帮助我们减肥,保持体重。相反的体重偏轻的同学则要多吃一些有营养、富有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蔬菜。你们爱吃蔬菜吗?老师想知道这7种蔬菜你最喜欢吃哪种?(课件出示一张蔬菜统计表)分别是茄子,番茄,黄瓜,胡箩卜,卷心菜,冬瓜,青菜。师: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来统计,用举手表决来表示你最喜欢的一种蔬菜。师:老师还有一个温馨提醒,举手时也要做到静齐快,行吗?师:好,请喜欢吃茄子的男生举手,其他同学帮忙来数,可以数出声来,喜欢吃茄子的女生的举手,其他同学数。以下几种蔬菜同茄子的统计方法。(教师在课件上填上数字)师:请同学们拿出2号题卡,完成统计表。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还出了几个问题,你能完成吗?3反馈交流。四、课堂小结,扩展提升(2分钟)过渡导语:同学们真厉害,使我增长了见识,我以后也要多吃蔬菜。师:那今天,学了这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复式统计表)师:齐读课题。(指板书,学生读)师:关于复式统计表还有很多知识等着你去学习。师:学到这里,也快下课了。这节课,你们学的快乐吗?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学习,谢谢同学们。学生向听课教师道谢。板书设计:复式统计表课外小组电脑篮球跳舞跑步4你好,我这有两篇不同的教学设计请鉴赏.设计一:(一)创设生活情境图,激发探究欲望1.出示例1的情境图(课件)问: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2.用谈话法引入新课,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1)师提问:同学们进入二年级后体重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揭题:统计(二)体现交流合作,经历探究过程A.统计二年级学生的体重1.师生共同设计表:师先说出自己设计的统计表,把体重18千克的作为一栏,19千克的作为一栏,20千克的作为一栏......生:老师这样设计的太长,太麻烦师:你有什么好注意呢?学生想到把体重差不多的分为一组.师:把18.19.20.的合成一组,用20及20千克以下来表示,把21.22.23.24.25千克的作为一组,用21--25表示......师出示二年级空白体重统计表,让学生再次观察他们共同设计的统计表,(图)2.统计体重师:你想用什么方法统计?生:画正字,画小花......统计:先小组同学统计各小组的体重,再一起统计全班的体重3.填统计表4.观察:从这张统计表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B.观察二年级时全班的体重统计表问:从刚才的这张统计表里我们了解了同学们现在的体重统计情况,那么一年级时我们全班的体重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出示一年级的体重统计表)师:观察这两张统计表,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师:这说明了什么?那谁来预测一下三年级时,体重可能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C.认识复式统计图1.(出示两张统计表)师:你们看,一年级时我们制一张,二年级时我们又制一张,每年一张,你们觉得怎么样?师:有什么好注意吗?(小组讨论,反馈出结果,将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复式统计表)2.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填空,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两个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4.开动脑筋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三)多种练习反馈,解决现实问题1.完成做一做2.学生自我评价(四)自主归纳小结,获得延伸发展5设计二:(一)与上面的引入相同(二)经历探究过程A.完成二年级体重统计表1.生说出自己在二年级体检时的体重情况2.出示统计表师:用什么办法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统计出这些数据呢?生:画正字,站队,举手......师:就选择举手的方法吧.请体重在20及20千克以下的同学举手.(写上数据).请体重在21至25千克的同学举手.(写数据)体重在26至30的呢?(写)体重在31千克以上的同学呢?(在师生的配合下,完成这张统计表)师:观察统计表,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3.出示一年级的体重统计表师:老师这还留着大伙一年级的体重情况呢,请看,比较这两张统计表,你看出什么了?生:都是体重情况.都是我们班的.统计表中第一行体重范围都是一样的.第二行都是表示人数.......师: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好麻烦啦生:可以把两张放在一起......B.复式统计表的产生1.师:怎么放在一起呢?(生演示: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师:太有趣了,来看看这张合起来的统计表,反映了几个内容.师生一起找出有年级,体重范围,人数三个内容.从而看出统计表的表头的缺陷.师:要表示三个项目,数学上有一种特殊的表示方法.(出示复式统计图的表头)分成三格,上格表示体重范围,中格表示人数,下格表示年级.师:请拿出作业纸,填充其中的表头.2.在书上完成复式统计表的填充3.比较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讨论)(三)知识与生活的联系1.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2.预测三年级的体重情况.UID329058帖子52精华0积分382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60小时注册时间2006-12-22最后登录2008-12-17查看详细资料引用报告回复TOP6二年级复式统计表关于二年级第八单元统计中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因为学生从一年级就没有15及15千克以下,对于该项数据的填写,我本来是让学生用斜杠划去,可是听课老师认为二年级用斜杠不合适,该项应填0,于是,在后面回答问题时,有老师就认为填得数据为0的一项是最少的,可是也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整理数据时,此项一个也没有,就不能列入比较,因此最少的一项至少应有1个或1个以上。请各位同行发表你们的看法,谢谢!二年级复式统计表论坛上已经有过类似的讨论,基本上认为是应该有这一栏。即使是0,在统计中也是有效、有用的。当前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学有用的数学,学习现实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怎样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呢?我上了一节二年级下册《统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会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三、教具:统计表、课件四、教学教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你们已经上二年级了,身体长高了,体重也重了,哪一年级时你们的体重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带来一张你们一年级时的体重统计表。2、根据一年级体重统计表提出数学信息。3、现在你们的体重是多少呢。我们来统计一下。出示二年级体重统计表。你们有什么方法统计出第档的体重人数呢。4、就用这种方法来统计每档的体重人数5、填写二年级体重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怎样才能把两张统计表在一张统计表中表示出来呢。2、观察复式统计表,你看到了什么?3、自己思考,填写复
本文标题:二下统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5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