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反应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调查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反应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反应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以及职业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充市11所中小学的689名教师的基本信息、职业紧张反应等相关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高紧张反应组的中小学教师在任务过重、角色模糊上得分低于正常紧张组教师,在社会支持上得分低于正常紧张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紧张组教师患慢支炎、慢性鼻窦炎、咽炎和总体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分别是正常组教师的3.37,2.02,1.53和1.52倍;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社会支持、任务过重和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4个因素。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反应与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有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竞争力、适应性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使职业紧张已成为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领域突出的问题,是影响职业人群健康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2]。教师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因此教师的职业紧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有很多研究教师职业紧张和健康问题的文章显示教师因其特殊的职业任务而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出现心理异常,影响生理健康[3~7]。在国内,对教师紧张反应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此作深入分析,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包括南充市区的全部中小学的教师,于2009-05-04/15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充市11所中小学教师807名,其中689名教师所填问卷符合要求,问卷合格率85.4%。纳入标准为20~60岁的在职教师,工龄1年以上,无明显器质性疾病。1.2方法和内容使用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简化的OSI-R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教师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和职业紧张源;简化的OSI-R量表包括任务过重、任务模糊、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和社会支持这5个维度,经教研室专家检验,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3资料收集经过集中培训的调查员于现场对教师作职业紧张健康宣讲,然后统一发放问卷,由研究对象当场独立完成问卷。若部分研究对象不能到场,采取问卷下发,当天回收。1.4质量控制调查前,调查人员经过培训,统一方法。现场调查中,向被调查者阐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与方法,求其合作;并统一介绍量表内容和要求,集中发放、集中填写、当场完卷;现场由专人负责审核问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调查后,对问卷进行复核,剔除废卷;数据录入后进一步核对,并进行逻辑查错。1.5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Excel2007进行数据清理,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结果2.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共收集了南充市11所中小学教师689份问卷。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紧张反应和躯体紧张反应得分相加得到总体紧张反应得分,然后以第75百分位数即上四分位数为界限,把总体紧张得分划分为两个级别组,大于等于第75百分位数者纳入高紧张反应组,小于第75百分位数者归为正常紧张反应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紧张反应组的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结果见表1,其中正常紧张反应组517名,高紧张反应组172名,不同紧张反应组的中小学教师在年龄、工龄和吸烟情况的构成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不同紧张应的中小学教师工作特点和社会支持情况比较计算不同紧张反应的中小学教师在工作控制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任务过重和角色模糊条目上,高紧张反应组中小学教师的得分高于正常反应组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社会支持条目上,高紧张反应组的教师得分低于正常反应组的教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得分见表2。2.3不同紧张反应的中小学教师患呼吸系统疾病情况比较计算不同紧张反应组的中小学教师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并对患病率差异进行卡方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表3显示高紧张反应组的中小学教师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窦炎、咽炎和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高于正常紧张反应组的教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通过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后,紧张反应因素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表1显示高紧张反应教师组和正常紧张反应教师组在年龄、工龄和吸烟情况组成上不均衡,因这些因素的混杂作用,表3中2组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控制这些混杂因素,再检验两组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是否有差异。对年龄和工龄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发现存在一定的共线性,故剔除工龄变量。表4是对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情况用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后的结果,显示高紧张反应组教师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是正常反应组教师的3.37倍(OR=3.37)。对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情况也用同样的方法控制年龄和吸烟情况这些混杂因素,结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在2组间无差异(P=0.175);慢性鼻窦炎、咽炎和总体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情况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紧张反应教师患这几种疾病的风险分别是正常紧张反应组教师的2.02,1.53和1.52倍。2.5中小学教师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中小学教师紧张反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变量选择紧张反应,自变量选择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吸烟情况、收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工作特点及社会支持,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自变量剔除的检验水准设为0.05,回归结果分析见表4。表4结果显示,年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任务过重和社会支持这4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和任务过重是中小学教师紧张反应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和社会支持是紧张反应的保护因素,年龄越大、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发生紧张反应的危险越小。自变量对中小学教师紧张反应的影响,任务过重最大,社会支持、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次之,年龄最小。3讨论该研究发现高紧张反应组的教师反映所从事的工作任务比较重,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该组教师的劳动任务确实相对较重,二是该组教师所能承受的劳动负荷较低,不能胜任所从事工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研究还发现两组教师间的角色模糊存在差异,说明高紧张反应组教师在对教学任务重点、工作时间安排、预期结果及其评估方法等的清晰程度不如另一组教师。另外,高紧张反应组教师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不如另一组教师,可是能因为高紧张组教师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得到来自朋友、同时、领导的关心、帮助等相对较少,使他们承受更大的心理、生活压力,从而出现更强烈的紧张反应。法国一项研究[8]显示教师与人群相比,鼻炎、咽炎、喉炎方面发病率明显偏高,该研究提示对教师组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很具价值。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控制两组不同紧张反应教师组间的年龄、吸烟等混杂,比较两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时发现,高紧张反应组的教师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窦炎、咽炎和总体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风险大于正常紧张反应组,说明紧张反应越严重,得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越大。唐镠[9]等研究发现教师患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概率比一般人群要高,而本研究又发现紧张反应与呼吸系统疾病还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所以有必要对教师作更深入的研究来发现是否除呼吸系统疾病外别的疾病也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教师的紧张反应,从而提高教师的健康状况。此次研究还表明,教师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职业因素和个体因素两个方面。在职业因素方面主要是指任务过重和社会支持,任务过重是紧张反应的危险因素,说明中小学教师若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就会增加紧张反应,这需要针对不同个体对紧张源做更深入的研究,如果是因为工作量过重就要采取措施降低工作量,如果是因为教师的个人能力问题,就要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能力;社会支持是紧张反应的保护因素,所以中小学教师需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个体因素方面包括年龄和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年龄是紧张反应的保护因素,这可能是年轻教师在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上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而有研究[10]显示职业紧张与年龄无关,这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的样本量较大,显示出了年龄的影响作用;而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则是紧张反应的危险因素,说明疾病进一步加重了中小学教师的紧张反应,因此中小学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不断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另外,还要针对教师的根本紧张源的分布情况[11],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教师的紧张反应,如增加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适当增加工资等。
本文标题: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反应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调查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4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