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九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题(人教版)
2011-2012咀头学校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满分150时间:150分钟命制:康全锁(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稍逊(xùn)分外(fèn)风骚(sāo)根生蒂固(dì)B.喑哑(ān)丝缕(1ǚ)襁褓(qiángbǎo)廓然无累(kuò)C.留滞(zhì)陨落(yǔn)窥探(kūi)一抔黄土(póu)D.深邃(suì)至境(jìng)挣脱(zhēng)耿耿于怀(gě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化为无有言行相顾恪尽职守黎民百姓B、无与伦比涕泗横流脑羞成怒媚上欺下C、怒不可遏自知之明孤军奋战断章取意D、廓然无累气吞斗牛强聒不舍重蹈覆辙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B、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B、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谆谆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6.下列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又是什么?他问天使。”(反问)B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排比)C既然黑夜出资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比喻)D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7.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A《致女儿的信》-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B《傅雷家书两则》-傅雷-当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C《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英国-思想家、文学家D《敬业与乐业》-梁启超-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学者8.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C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D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9.仿写句子(4分)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天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10、古诗文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背灼炎天光。(《观刈麦》)(2)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3)过尽千帆皆不是,。(《望江南》(4)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5),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6)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7),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8),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用“,”两句,巧妙地由写景过渡到议论,使全词浑然一体。二、阅读(30分)(一)傅雷家书(15分)1955年1月26日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莱茵河,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1.这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封信,说说它的主题各是什么?(2分)5.这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3分)3、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3分)3、如何理解文章中“赤子之心”与“孤独”?(4分)4、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的选文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3分)2..文言文阅读《陈涉世家》选段,(15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6、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面现代汉语。(4分)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根据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我的分析:20.陈胜在起义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贫寒之士奋发图强,立志进取。古代有个童谣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显受到了这句口号的影响。说一说在今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口号的?(3分)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著名作家张洁在散文《我的四季》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没有充分的准备,便急促地上路,经历了艰辛却遭遇失败,这样的经验让我们痛心并需要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这样的经历当然不只在寻找水源时才会碰上,你有类似的经历与感受吗?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B卷(50分)一、开启智慧泉,赏析古诗词。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然后答题。(10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2、“霜满地”在词中有何作用?(2分)3.试分析‘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4、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课外阅读((22分)漫谈桂文化①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中国植物志》第61卷说明桂花时,引用了唐朝郭橐驼《种树书》中的记载,注明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②桂花在中国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兰、莲、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却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当我们刚懂得用味觉去认识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边。懂得听故事以后,父母会在飘散着桂香的庭院里指着明月给我们讲吴刚伐桂、桂树随创随合的神话;父母还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蟾宫折桂的典故:一次,晋武帝问起当时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诜对自己的评价,郄诜对曰:“臣……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从此,人们便开始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比喻特别出众的人才。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又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而桂花甚至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表状元、金桂代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③当我们会吟咏古诗了,咏桂佳作就一首首地进入了我们的读本。宋代朱熹的“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让我们从观赏角度领略了桂花的姿态与馥郁的芬芳。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浆”,让我们了解到在楚地早期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题(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3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