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流脑与乙脑乙脑流脑病原学乙脑病毒脑膜炎双球菌:G-球菌,有菌毛、荚膜。专性需氧菌。可产生自溶酶传染源人、动物(猪、牛、羊等)(人畜共患病)带菌者和病人传播途径及流行季节蚊虫叮咬(三带喙库蚊);7-9月多见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每年11月到次年5月,以3-4月为高峰;易感性10岁以下(2-6岁为主);隐性感染为主,病后免疫力持久6个月-2岁。隐性感染多见。3-5年小流行、7-10年大流行,病后免疫力持久致病因素病毒的直接作用内毒素病理1.早期:病毒血症;2.后期:病毒性脑炎:可累及脑到脊髓,以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病变最严重1.早期呼吸道炎症;2.中期(内毒素血症):主要病变是全身血管内皮损害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DIC、败血症,可侵犯皮肤黏膜、肺、心脏、胃肠道等;3.后期主要侵犯脑膜(包括软脑膜和蛛网膜),脑实质损害轻微;临床表现1.初期2.极期:(1)高热(2)意识障碍(3)惊厥或抽搐;(4)呼吸衰竭(5)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深、浅反射消失、瘫痪、肌张力改变。。。3.恢复期4.后遗症期(根据表现轻重,分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1.普通型(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败血症期:皮肤或粘膜瘀点、瘀斑(特征);(3)脑膜炎期:脑膜受损、可伴脑实质受损;(4)恢复期:2.爆发型:(1)败血症休克型;(2)脑膜脑炎型(3)混合型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压力升高不明显,外观清亮,白细胞50-500*106/L,蛋白质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稍高;1.脑脊液:压力升高明显,外观混浊,白细胞明显升高,1000*106/L以上,蛋白明显增高,糖和氯化物减少;2.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2.特异性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3.血常规:白细胞升高,10-20*109/L3.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20*109/L4.特异性抗原检测阳性;并发症支气管肺炎最常见;肺不张、压疮、尿路感染、溃疡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后遗症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多汗、吞咽困难、癫痫等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耳聋、失明、瘫痪、癫痫等治疗无特异性方法,对症治疗为主大剂量敏感抗菌素(青霉素、头孢类、氯霉素、磺胺类)预防接种疫苗、防蚊、灭蚊疫苗接种、预防性服药,减少呼吸道传染主要护理高热、惊厥及呼衰的护理高热、休克、惊厥、呼衰护理及用药的护理
本文标题:乙脑和流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1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