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硕士论文-栀子中栀子苷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栀子中栀子苷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姓名:薛绍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指导教师:凌敏20070601栀子中栀子苷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作者:薛绍玲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沈荣光栀子功能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2006栀子(Gardenia)果实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主治肝硬化、痢疾,具有消炎利胆、利尿等功效。栀子苷(Geniposide)是栀子果实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而栀子黄色素常被用作天然的食品着色剂。本论文旨在以栀子果实为原料,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得到栀子苷和栀子黄色素,再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栀子苷部分,最终得到纯度为95.1%的栀子苷产品。主要实验内容如下:1测定了栀子果实的主要化学成分;建立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苷,该法操作简便,经济易行,结果较为准确,可用于指导栀子苷浸提工艺参数的筛选。2以栀子苷、栀子黄色素为提取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山栀子果实中栀子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质量分数,下同),料液比1∶25,浸提温度20℃,浸提时间1小时;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1小时。3通过对5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研究,得出X-5型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树脂,吸附量大,解吸率高,适合于栀子苷、栀子黄色素的初步分离。研究也表明温度对X-5的吸附性能影响极小。通过对X-5型大孔吸附树脂动态洗脱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先用2~3BV蒸馏水充分洗涤以除去糖类、氨基酸等强极性物质,再用0.9BV、质量分数为20%~35%乙醇溶液可以将栀子苷比较集中的洗脱下来,而栀子黄色素基本不被洗脱下来;当乙醇溶液浓度大于40%时,栀子黄色素大部分被洗脱下来。4通过硅胶柱层析研究,得出硅胶柱层析法能较好的纯化栀子苷,其中采用氯仿-甲醇洗脱剂所得到的栀子苷产品纯度达到92.3%,得率80.3%,采用乙酸乙酯-甲醇洗脱剂所得到栀子苷产品纯度89.1%,得率79.3%。5对栀子苷标准品、栀子苷产品A4分别进行薄层层析法定性实验、HPLC-ESI-MS联用实验、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可以判定A5确实是栀子苷。2.期刊论文唐传劲.赵庆.邹澄.王继良.吴艳香.何瑾栀子苷简易分离纯化方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6)介绍一种栀子苷的简易分离纯化方法.3.学位论文丁越栀子有效成分栀子苷的药学基础研究2009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栀子苷为栀子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物质基础。本文从栀子苷的分离纯化、质量控制、毒理学和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四个方面入手,对中药栀子中有效成分栀子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栀子创新药物的研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br 本文通过考察栀子苷的提取、纯化和精制工艺,建立了大孔树脂纯化结合正丁醇萃取制备高纯度的栀子苷的工艺方法,该工艺中栀子苷的转移率约为35-45%,栀子苷的纯度高达94%。br 本文考察了栀子苷成品的理化性质,建立了相应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了栀子苷成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拟定的栀子苷成品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栀子苷成品的质量。br 本文通过大鼠口服栀子苷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评价栀子对人体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口服栀子苷半数致死量LD50为1431.1mg/kg,为常用剂量的60倍;大鼠口服栀子苷“时间-毒效”关系研究表明,大鼠一次口服高剂量栀子苷后,毒性主要表现在给药后24-48h;根据大鼠口服栀子苷“剂量-毒效”关系研究结果推测大鼠口服栀子苷开始出现中毒症状的日口服剂量为574mg/Kg,为常用剂量的24倍。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提示常用剂量和LD50的1/20剂量(3倍于常用剂量)连续给药90天对大鼠肝脏无毒性作用。肝毒性的自由基损伤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栀子苷导致的肝细胞病理变化,过氧化损伤可能是其机制之一。br 采用UPLC-MS以芍药苷为内标物检测大鼠血浆中栀子苷的浓度,建立了一种新的血浆样品中栀子苷的检测方法。结合栀子临床常用剂量,选择50mg/Kg、100mg/Kg、200mg/Kg作为栀子苷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给药剂量,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高、中、低三种剂量的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时过程均符合一室模型(权重参数为1/C/C),并且血浆中栀子苷最大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基本呈剂量依赖性,也进一步验证了栀子苷对大鼠的肝毒性与给药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4.学位论文涂盛辉栀子苷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2007栀子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理作用的常用传统中药,在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在医药上作抑菌剂及清热解毒剂,具有消热解烦、凉血止血功效。本文主要探讨了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分离纯化栀子苷的工艺研究,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栀子苷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针对栀子提取色素后的废液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从中分离提取出高附加值的有效成分栀子苷,对栀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以栀子果实为原料研究了栀子苷浸取和提纯的工艺过程,通过对栀子苷浸取各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较为合适的浸取剂、浸取温度、浸取方式等,实验结果表明栀子苷较合适的浸取条件是: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h、料液比1:5(g:ml)、提取级数为1,在此条件下栀子苷的提取得率为4.12%。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栀子苷,有目的地筛选了一些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分离纯化栀子苷,通过对各种树脂的静态单位体积吸附量和选择性的研究,选择HD-100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分离纯化栀子苷的吸附剂。以HD-100大孔吸附树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苷的静态吸附率和吸附曲线、吸附流速、洗脱溶剂、洗脱流速对栀子苷纯化效果的影响,得到HPD-10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栀子苷较为合适的工艺:吸附流速为2.0ml/min,洗脱流速为1.0ml/min,梯度洗脱,收集30%乙醇水溶液洗下来的洗脱液,经减压浓缩、干燥,得到纯度达93.75%的栀子苷产品。研究了从栀子黄废液中分离纯化栀子苷的工艺过程,分析了脱色树脂YWD03K对含苷废液的脱色性能和HPD-400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苷的柱层析分离纯化效果,通过实验探讨了HPD-400树脂对栀子苷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影响因素、吸附后的杂质洗脱与产品洗脱问题,得到HPD-400树脂分离纯化栀子苷较为合适的工艺条件,最后得到的栀子苷产品纯度达到83.4%。5.学位论文刘瑞英栀子成分综合提取工艺及色素的稳定性研究2009栀子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有提取价值的成分有好几种。目前对栀子的利用主要是从栀子果中提取栀子苷和栀子黄色素,而不合格栀子果实,以及栀子皮、栀子渣等,则被当成废弃物扔掉,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深度开发栀子资源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br 1.利用溶剂萃取法粗提栀子苷、栀子黄色素。测得脱脂后的栀子粉末中栀子苷的提取率为93.01%,收率为13.45%;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为95.70%,收率为7.31%。br 2.通过静态单位体积吸附量和选择性的研究,筛选出H103大孔树脂对栀子苷进行分离。实验证明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探讨了H103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苷的吸附曲线、乙醇浓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不同浓度和流速下的动态穿透曲线等。得到H103吸附栀子苷精制工艺条件是:吸附流速2BV/h,上样液浓度为8mg/mL,洗脱流速2BV/h,梯度洗脱法洗脱得到栀子苷的纯度为85.10%,高于文献的报道值。br 3.采用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其相应的优化工艺条件,分析比较得出,超声波提取法与浸提法相比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的优点,且多糖收率高。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6.00,液固比120:1,时间为25rain,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收率为9.29%。br 4.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栀子中挥发油,出油率为12.36%;精炼后,栀子油的酸价为2.63mgKOH/g,碘价为88.93gI/100g,皂化价为186.29mgKOH/g,过氧化值为3.61mmol/kg。br 5.从栀子皮中提取出、栀子苷和果胶,其收率分别为3.32%、13.21%和18.15%。br 6.对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分别进行了耐热性、耐光性、耐金属性、耐盐性、耐氧化还原性、耐酸碱性、耐微生物性、着色性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进行了在添加少量食品添加剂、糖类和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时,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研究,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存放、使用条件。结论是栀子黄色素在室温20℃左右、pH为中性或偏弱酸弱碱性、避光条件下存放稳定性较佳;100℃左右持续40min受热状态下,栀子黄色素色泽依旧鲜亮;pH=7.00、避光和室温20℃状态下,栀子黄色素水溶液中添加万分之-浓度的Mg2+、抗坏血酸、海藻酸钠和无水葡萄糖,着色效果佳,色素稳定性好,且一周内色泽变化不大;耐微生物性好,可作为发酵食品的着色剂;亦可作为面食、清凉饮料、冷饮、有色酒、糖果、冰淇淋、果冻和蜜饯等的着色。6.期刊论文沈荣光.陈正行栀子中栀子苷的分离纯化-食品工业科技2006,27(4)栀子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主治肝硬化、痢疾,具有消炎利胆、利尿等功效.栀子果实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而栀子苷(geniposide)为此苷类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实验用大孔吸附树脂X-5柱色谱初步分离、富集栀子提取液中的栀子苷,再经过冷冻干燥得到纯度为65.8%、得率91%的产品A1,再用硅胶柱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为923%、得率74.3%的产品A2.7.学位论文焦裕健栀子中天然色素的分离制备及其纯化工艺研究2009在常规溶剂提取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微波萃取法和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得到实验室中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破碎至30目,以蒸馏水为萃取剂,液料比为6:1(v:w),先通过超声波辐射15min,然后利用微波萃取法提取,选择微波辐射功率600W、共辐射4次、每次辐射时间3min,栀子中黄色素的提取率(提取率为浸出的栀子黄色素占栀子中含有的全部黄色素的百分比)可达到96.9%。该生产工艺改进了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能源消耗少等优点。br 利用无机陶瓷膜对栀子黄提取液进行微滤澄清和纳滤浓缩,得到栀子黄色素的浓缩液。采用HPD-10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洗脱容易,溶剂消耗量少,采用10%的乙醇溶液可洗脱大部分栀子苷,然后用50~70%的乙醇对黄色素进行梯度洗脱即可。精制纯化后冷冻干燥得到的栀子黄色素粉末的色价为189,OD值为0.33。br 以栀子黄洗脱废液中的栀子苷为原料,采用酶促反应制备栀子蓝色素,并利用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层析柱填料对色素进行精制纯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酶促反应工艺条件为:100mL浓度为40g·L-1的栀子苷溶液,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h,加入β-葡萄糖苷酶的量为3mL,甘氨酸的量为10g。层析法精制纯化的工艺条件为:层析柱径长比是1:20,上样量与壳聚糖衍生物比例为1:40,蒸馏水作为洗脱剂,洗脱速度为0.1mL·s-1。精制纯化后冷冻干燥得到的栀子蓝色素粉末的色价为238,OD值为0.24,超过了国家标准。8.学位论文崔小冬集胞藻6803对两种萜类物质的生物转化研究2009本文围绕集胞藻6803对6—去氧伪莽草毒素、栀子苷转化进行研究,通过过滤除菌法、平板划线法、分光光度法等改进了培养基配制方法,得到了纯化的藻种,测定了藻细胞、叶绿素浓度含量变化曲线,当藻液吸光度值达到0.3-0.5时进入对数生长期,掌握其生长规律,为体系扩大培养并用于后续实验提供基础信息及参考依据;经回流提取、大孔树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栀子中栀子苷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