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2011-2012年度下学期五年级语文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70分钟完成)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方格内题号123456答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霹.雳(pī)气氛.(fèn)抽噎.(yē)精神抖擞.(sǒu)B.情谊.(yí)丞.相(chénɡ)迸.裂(bìnɡ)放诞.无礼(dàn)C.簇.拥(cù)收敛.(liǎn)粗犷.(ɡuǎnɡ)奄.奄一息(yǎn)D.炽.热(zhì)搀.扶(chān)胚.胎(pī)浑.黄一体(hú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弛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B.可是胖墩儿也是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出一点破绽。C.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销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D.现在壁在我手上,您要是再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壁就一块撞碎在这根柱子上。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这样一颗琥珀,像是一个被困在高塔上公主的眼泪,那种沧桑总是耐人寻味....。B.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C.地震后,班委会提出“向灾区同学献爱心”的倡议,同学们随声附和....,一致赞同。D.周末一睁开眼,我又会迫不及待....地跑去开电脑,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个星期天的上午,太阳整整一天没有露脸。B.这个学期,王佳的作文水平大大前进和提高了。C.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D.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5.下列句子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B.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C.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D.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6.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②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③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④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⑤“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⑥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A.①④②⑥③⑤B.④①②③⑥⑤C.④①⑤⑥③②D.①⑥③②④⑤二、积累运用(24分)1.古诗、积累填空(每空2分,共14分)①九曲黄河万里沙,②,吾将上下而求索。③最喜小儿亡赖,④少小离家老大回,⑤广阔的原野,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是描写诗句,⑥小明上课迟到,老师问其原因,小明就是不肯说出迟到的原因。(填上歇后语)2.名著填空(4分)A想了想,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3.删改句子中划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联(2分)例句: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和渺远的山,皆有情意。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4.语言运用(4分)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三、课外阅读(18分)向一棵树鞠躬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2.文中划线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说说好在哪里。(4分)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4分)4.文章开头几段多处描绘砖垛,有什么作用?(3分)5.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4分)四、作文:题目给我的爱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爱。父母的爱,老师的爱,祖父、祖母的爱,同学的爱……尽管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是在爱的怀抱中渐渐长大。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选一件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不少于500字。500一.CBCDBA二.1)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5.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6.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2)《水浒传》;鲁智深或鲁达;见义勇为或嫉恶如仇;人物故事示例:拳打镇关西、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二龙山落草等。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4)言外之意:小林没礼貌老爷爷,请问白云湖怎么走?还有多远?三、阅读题(分)1.(3分)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小、纤弱、朴实;忍受苦痛,顽强生长。(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2.(4分)运用拟人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3.(4分)引出这棵树的生长年龄,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由写树到写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或写树是为了写人,用树来烘托老人的顽强与坚韧)(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4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4.具体形象地表现榆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反衬榆树固执顽强的生命力。(大意相同即可)(3分)5.(4分)认同,因为命运并非能随意改变的,生活要讲究实际,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也不失为人生的智慧。不认同,因为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抗争改变的,安于命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妥帖;有欠缺酌扣)
本文标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5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