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109~112页的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猜书和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在设计本单元时,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简单的事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能按一定的方式整理信息,进行推理;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2.通过游戏,让学生用推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推理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经历观察、猜测、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阐述自己推理过程的数学表达能力。单元教学重点1.能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2.能运用推理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课时安排共计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1(推理)。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2.使学生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下课了,小红、小丽和小刚在玩猜书游戏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玩游戏的技巧吧。二、探索新知教学例1。1.课件出示信息: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语文,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请你猜一猜小刚拿的是()书,小丽拿的是()书。2.根据信息,思考推理。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师:从知道的信息中,你知道他们三人拿的什么书吗?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汇报展示方法。方法一;把书名和人名写成两行,然后再连线。小红小丽小刚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方法二:画表格。书名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小红√小丽×√小刚√方法三:猜测。已经知道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又知道小丽没拿数学书,肯定拿了品德与生活。那么小刚拿的一定是数学书。师:从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能分析推理出什么?师:如果我们只分析小刚说的话,而不看小红说的话,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吗?教师小结:通过分析同学说的话,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简单的推理,推理是依据所给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正确的答案。在简单推理时,一定要全面地分析,进行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答案。三、应用提升完成做一做。第1题,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引导学生先找出已知条件,然后再说一说方法。第2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作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2.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中,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教学难点培养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思考的有序性和全面性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刚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橘子。”小林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猜一猜他们三人各吃什么水果?二、探索新知出示例2。在下图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1.学生读题,然后说说知道了什么信息?师:你们首先确定哪行哪列的数?先看哪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师:A是几?怎么想的?B是几?又是怎么想的?接着该怎么填?2.订正答案,并说理由。3.做一做。在图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是多少?师小结:在解题时同学们一定先确定哪个空格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依照这样的线索,就能逐一找出其他空格的数。三、反馈练习1.完成第110页做一做。在图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是多少?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思考题,想一想。课件出示:小组合作交流,探讨从哪一个条件入手。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做这样的题是不是很有兴趣?第3课时教学内容推理知识汇总课。教学目标1.通过汇总,引导学生归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推理的过程。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教学难点推理依据的叙述。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秘嘉宾,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课件出示,红、黄、绿三个图形。可是它们不想出来,想跟你们玩捉迷藏,就藏在信封里,不过它们露了一下脸,谁来猜猜它们是?师:你们想一次就猜中吗?引导学生总结:在猜事物的时候根据提示容易猜准确。学生自由猜。红色的是(),绿色的是(),黄色的是()。考查目的:根据已认识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已知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推理得出结论。答案:红色是三角形,绿色是圆,黄色是长方形。解析:猜信封里的图形,红色和黄色图形都露出一个直角,它们可能是三角形或长方形,绿色图形没有角,肯定是圆。由黄色图形不是三角形,可以推断红色图形是三角形,黄色图形就是长方形。二、巩固练习,知识汇总1.踢毽子。小兰、小亮、小林三人踢毽子,分别踢了12下、8下、9下,他们各踢了多少下?考查目的: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答案:小兰踢了8下。小亮踢了9下。小林踢了12下。解析:由“小亮不是踢得最少的”,可以推断小亮踢得可能是12下或9下。又根据“小林比小亮踢得多”,可以肯定小林踢得最多,是12下;小亮踢了9下;小兰踢得最少,是8下。2.猜水果。有三位小朋友(小雨、小东、小亮)每人拿着一个水果,分别是香蕉、苹果和桔子。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小亮拿的是桔子。他们拿的各是什么水果?考查目的: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答案:小雨拿的是香蕉。小东拿的是苹果。小亮拿的是桔子。解析:由“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她可能拿的是香蕉或桔子。再由“小亮拿的是桔子”可以肯定小雨拿的是香蕉,那么小东拿的就是苹果。3.猜名次。二(1)班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朗诵比赛。王晨、李响、程琳取得了前三名。王晨说:“我不是第一名。”李响说:“我不是第二名,又没有程琳成绩好。”他们各得了第几名?考查目的: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答案:王晨得了第二名。李响得了第三名。程琳得了第一名。解析:可先根据第二个条件“李响不是第二名,又没程琳成绩好”,可肯定李响是第三名,程琳可能是第一名或第二名。再根据已知条件“王晨不是第一名”,可以确定程琳是第一名,王晨是第二名。4.猜身高。下图他们当中,谁最高?谁最矮?请按由高到矮的顺序,把这四人排好队。考查目的:学生体验推理过程,培养分析能力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答案:小勇最高,其次是小刚、小强,小冬最矮。解析:由小冬说的话得出确定他最矮,李老师比杨老师高。再由小刚说的话得出,小刚师比小强高,因此确定小勇最高。三、全课总结同学们用推理的思绪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本文标题: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4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