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传统文化的继承--最新.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制作:鄂州二中朱志学2015.9.20你知道我国的三大国粹吗?京剧中医(针灸)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2006年针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书法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书法的六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燕书体(包含燕隶)、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从这些图片和文字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传统文化产生与过去,打上历史的烙印;•传统文化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传统文化不仅存在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1)传统习俗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资料:•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福建—土楼(2)传统建筑湘西—吊脚楼陕北—窑洞蒙古—毡包(蒙古包)徽州--徽居北京–-四合院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3)传统文艺(4)传统思想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影响地位例子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基本形式之一重要标志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有宫廷、民用、宗教、桥梁、园林、城市建筑等,如北京菊儿胡同京剧、武术、诗赋、散文、书法等“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你知道北京奥运会“会徽”蕴涵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吗?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艺:印章、篆刻与书法;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特点中国古典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天人合一”即自然界与人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的。今天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是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思考:1、为何引起广大海峡两岸同胞的共鸣?2、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乡愁----余光中•积极作用: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作用与时俱进——积极作用一成不变——消极作用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对民族、国家对个人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孝”道呢?资料:孝”是一个象形文字,即是一个跪拜之“子”的意思,不孝则是“猴”,即非人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封建社会,一方面,“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另一方面,“孝”又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待包括“孝”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总之,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_______和_______;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的加以_______和_______。保持发扬改造剔除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含义(2)继承的表现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特点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意义课堂小结:2.4.1传统文化的继承(2)作用(2)正确态度1.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B.鲜明民族性C.较强融合性D.明显渗透性2、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D、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3、下面不属于汉族传统习俗的是()①中秋节赏月②泼水节③那达慕大会④元宵节看花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①理论观点②学术思想③道德观念④文学艺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优化方案》P40第6题•材料:“家”文化和“孝”文化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家族成员聚集而居,并肩奋斗图存、相互扶持、休戚与共的“大家庭”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与责任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道”理念,使尊老、爱老、助老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人们将赡养老人看作人生大事,使老人在家中获得精神慰藉。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老年人最中意居家养老方式的原因。(10分)•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分)•对“家”的强烈热爱与责任、“百善孝为先”的“家”“孝”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2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2分)•传统的“家”“孝”文化,通过世代相传仍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和“孝道”理念,使得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庭,最中意居家养老方式。(2分)6、《优化方案》P115第9题•2014年4月5日,是我国传统民族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民间有烧纸钱祭祀祖先的风俗。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为此发布“禁烧令”。多数市民表示理解与支持,并通过用鲜花、网络、家庭追悼会等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的祭拜活动。也有部分市民不理解,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应该禁止。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清明节民间烧纸钱祭祖的风俗的认识。(10分)•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间保留钱祭祀祖先的风俗无可厚非。(2分)•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3分)•③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分)•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因为它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分)落后、腐朽的内容应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因为它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2分)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的继承--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2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