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健康教育课教案二年级
恒文小学小学第六册健康教育设计者:赵小亮课题1.人体的呼吸系统课时1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功能。学会测量呼吸次数和肺活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讲解讨论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预防疾病。教学重点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功能。学会测量呼吸次数和肺活量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测量呼吸次数和肺活量的方法。提高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预防疾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我们是时刻刻都在呼吸,吸进去的是氧气呼出来的是肺部的二氧化碳。下面我们一起做几次深呼吸,感觉一下我们身体都有那些器官参加了呼吸过程,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器官的作用。二讲解:1.学生做深呼吸,屏住呼吸几秒钟,再把气体呼出来。谈谈屏住呼吸的感觉。2.学生看书说说呼吸系统各部分的名称。讲解:①空气是由鼻京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泡,呼出的二氧化碳有肺泡经支气管.气管由鼻排出体外,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②学生体会吸气和呼气的感觉屏住呼吸3.实际操作:请一个学生做深吸气,测量这时的胸围长度,记录下来,再做深呼气测量这时的胸围长度,记录下来比较胸围的大小,同时体验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运动。小结:最大吸气的胸围长度与最大呼气的胸围长度之差是胸围差,它表示胸围扩大和缩小的能力,通过测量呼吸差,可以了解人体呼吸机能的状况。3.学生看图:测量肺活量的方法讲解:①呼吸运动是肋间肌和膈肌等呼吸肌群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它是肺通气的运动。②学生说说测量肺活量的方法4.学生看图讨论: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不去空气污染的地方,不吸烟,多做户外运动?小结:经常开窗通风多做户外活动等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更好的预防各种呼吸体统的疾病。谈体会感受做吸气呼气运动讨论5.学生活动看图测量:同桌同学互相测量自己的呼吸速度数一数每分钟呼吸多少次。记录下来。小结:人的一生都在呼吸中度过,呼吸是身体最重要的运动,如果没有呼吸人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要注意锻炼身体,使呼吸系统更健康,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三巩固:1.学生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记录下来)2.学生做30秒跳绳运动,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记录下来)3.比较两次测量有什么不同。说一说四总结:人的一生都在呼吸中度过,呼吸是身体最重要的运动,如果没有呼吸人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要注意锻炼身体,使呼吸系统更健康,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五板书:1.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课题2、扁桃体的自述课时数1课时日期第3周第(2)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扁桃体对人体的保护作用。2、了解扁桃体炎的一般知识。3、了解预防扁桃体炎的卫生保健知识。重点预防扁桃体炎的卫生保健知识。难点扁桃体的作用。教学要求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识教育:扁桃体的作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具准备教材、教学环节一、提问:1、谁患过扁桃体炎?2、扁桃体是什么?3、它在人体的什么部位?4、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二、课上活动:1、让学生扮演扁桃体,分段朗读课文。2、教师在学生每朗读一段后,进行讲解。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提问。三、扁桃体对人体的重要作用:1、能够守护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端,防止病菌入侵。2、消灭细菌,防止疾病的发生。3、制造抗体,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四、教师总结:我们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制;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要用口呼吸;感冒时,用淡盐水漱口。板书设计2、扁桃体的自述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课题3、牙齿的功能与保健课时1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牙齿的功能。2、让学生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牙齿的功能。教学难点。:保护牙齿,预防龋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1.组织教学,情景导入。师:上课。(微笑着面向学生)师:同学们好,老师想问问在座的同学们,今天你微笑了吗?师:一起看一组图片。(观看笑脸图片)师:同学们,他们笑的时候都露出了什么?师: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学习《牙齿的功能与保健》生:老师好生:微笑了。生:牙齿。二认定目标,完善重点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面前有老师准备好的苹果和花生,大家想不想品尝一下它们呢?师:以小组为单位体验咬苹果和嚼花生,注意观察你是用那几颗牙齿去“咬”和“嚼”的,操作前,我们一起看看注意事项吧。(教师读注意事项,中速)(小组活动,教师走进学生中适时引导)师:咬苹果时,你主要用那几颗牙?请组长回答。图片上1、2位的牙齿又叫门牙,一共4对。扁扁的像一把菜刀,专门负责切断食物。我们把这样的牙齿叫做切牙。师:我们再请嚼花生的小组长说一说,嚼花生时,你主要用那几颗牙?师:图片上6、7位的牙齿还有个名字,叫臼牙,一共有4对。呈立方型,它像个磨盘,专管研磨食物的。我们把这样的牙齿叫做磨牙。师:我们啃骨头时,总是斜着拿骨头,就是用的图片上的3、4、5位牙齿。师:我们把3位牙叫做尖牙,又叫犬牙,一共2对。它那突出的牙尖,像把尖刀,可以刺穿和撕裂食物,而4、5位的牙齿叫双尖牙,一共有4对,有2—3个牙尖。它像叉子,用于协助尖牙撕裂食物和协助磨牙研碎食物。师:这就是牙齿的第一个功能咀嚼(课件)2、同学们,你换牙的时候,门牙脱落,你有什么感觉?也许大家不知道,牙齿与口唇和舌头参与人们说话,牙齿还能限制舌头在口腔的活动。如果没有前牙,你就会吐字不清。师:这就是牙齿的第二个功能,辅助发音。(课件)3、同学们,你有没有观察到身边的老人,有的牙齿已经掉光了,请看。(出示课件)老奶奶的面部怎么样呢?师:对,牙齿像柱子似的支撑着我们的口腔,如果没有牙齿,两颊就会塌陷,我们看起来就不那么漂亮了,这就是牙齿带给我们的第三个功能,美观。生:想。谈体会感受生:牙齿图片上6、7位的牙齿(磨牙)讨论三牙齿保健:1、引导学生保护牙齿。师:同学们,牙齿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就要好好的保护它们。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页,读一读,想一想,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保护牙齿的。(学生交流)1、请学生分享主意。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几点小小建议哦。早晚认真刷牙,饭后漱口。改正用舌头舔牙,咬指头和铅笔等不良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吃杂粮,营养均衡。•用双侧咀嚼,以免单侧牙齿磨损严重。说一说•少吃糖果,少喝甜饮料。•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有病早发现。师:同学们牙齿保健的方法真不少,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师:刷牙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呢?谁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一起读一下这个儿歌吧!(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每个地方五六下。早晚刷牙勤漱口,牙齿洁白人人夸。四达标测评:师:同学们,牙齿刷白了吗、。师:课下,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个护牙计划。希望同学们珍惜爱护好自己的牙齿,祝大家笑口常开,牙齿天天见太阳!五让我们动起来,拿起你的小牙刷,一起刷牙吧!(课件)下课。课题4、使用桌椅有学问课时数1课时日期第7周第(4)课时教学内容1、调整课桌椅的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摆放的要求。2、课桌椅高度的不合适,对身体健康发育有不良影响。重点对身体发育的影响。难点调整课桌椅的标准。教学要求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知识教育:学习调整课桌椅的方法以及摆放的要求。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具准备教材、一套可调式课桌椅、一把螺丝刀、一把小扳子教学环节一、看书对比“成人桌椅与可调式课桌椅的不同点”:1、使学生了解:成人桌椅的高度是固定的,学生桌椅的高度不固定,可以升降。2、进行“思考提示”:让学生看图讨论,独立填写“考考你”。3、调课桌椅高度:教师操作,从最低的高度一个孔一个孔的“拔”高。同时要讲解注意事项。二、了解课桌椅高度对身体的健康发育的影响:学生讨论。三、调整课桌椅的标准、原则和注意事项:1、看书,集中学习帮助强强选择课桌椅号。2、学习《中小学课桌椅尺寸表》,让学生读懂。3、强调:“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让学生再说说强强到底做哪个型号的桌椅最合适。4、在家中怎样使桌椅高度达到学生读写要求的方法:学生看图,讨论,回答。四、怎样正确摆放桌椅:1、学生看图,讨论。2、动手摆放自己的桌椅,互相检查,在实践中完成学习,巩固知识。3、强调正确的摆放方法:椅面前缘稍微探进桌面前缘。板书设计:4、使用桌椅有学问课题走进营养世界课时数0.5日期3月9日第(6)课教学内容1.七大营养素的名称。2.维生素矿物质及其生理作用。重点七大营养素的名称、功能。难点七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教学要求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主动学习营养知识,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各种营养素的名称和主要功能。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养成科学饮食的自觉行为,促进健康成长。教具准备教材教学环节一、导入:谈话:我们一日三餐吃了学多食物,每天从这些食物中吸收了多种多样的营养,这些营养在我们的身体里都在干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二、新课,介绍七大营养素的功能:1.观察,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营养素世界有哪些营养素?学生分别读书,了解内容。2.营养素都在忙些什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记忆。3.分组讨论:谈一谈来到营养世界的体会、感受,复习巩固七大营养素的名称和功能。三、延伸:让学生把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讲给家长听,给家长当一回老师,像家长宣传营养知识。板书设计:七大营养素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脂肪、纤维素课后小结:内容较多,学生一时记不下来。教学方式应改变,。备课教案课题安全愉快的郊游课时数0.5日期3月9日第(7)课教学内容1.沙眼的发病原因、症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2.“红眼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和治疗。3.沙眼和“红眼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重点沙眼和“红眼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难点“红眼病”——急性结膜炎和流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症状和治疗。教学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认识到辽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而且使自己行为美。要求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沙眼和“红眼病”的一般知识。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掌握预防沙眼和“红眼病”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具准备教材教学环节一、导入:通过课文开始的场景,让学生们看图说说医生正在给学生检查什么?二、新课:1.对沙眼的认识。讲解病原菌,沙眼为慢性病。沙眼的症状和治疗。2.红眼病的认识症状、治疗3.两种眼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4.动手动脑:判断对错,说说为什么?三、小结:点眼药水前要洗手,个人眼药要专用。得了“红眼病”后一定要在家隔离。板书设计:预防沙眼和“红眼病”课后小结:和生活实际联系的较少,学生对传染病知识了解的较少。备课教案课题应急小常识课时数1日期教学内容1.九种小外伤的应急处理方法。2.冻疮的相关知识。重点小外伤的分类。难点学会区别各种外伤。教学要求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爱护自己,学会及时处理小外伤。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在学校应如何做才能保证安全,了解小外伤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及救护的能力教具准备教材、有关投影片、外伤用药。教学环节一、导入:师: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一些磕磕碰碰,就会出现流血现象,如果要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讲小外伤的应急处理。(板书课题)二、新课:问:为什么出现了小外伤要及时处理呢?师:及时处理好小外伤,伤口好得快,有益健康。师:常见的小外伤有以下九种。擦伤:冲洗,上药,伤后少活动。扭伤:垫高伤脚,加压包扎,冷敷,24小时后热敷。割伤:止血,创可贴包扎。伤口深大,去医院。脱臼:固定包扎,去医院刺伤:挑刺,上药。扎伤:双氧水消毒,注射破伤风针。烫伤:冷水冲,视伤势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撞伤:由伤口,先止血,覆盖伤口就医。冻伤:缓慢恢复体温。师:一但出现小外伤,我们要及时处理,常用的小外伤用药有:红汞、碘酒、创可贴,绷带、胶条、好得快等等,根据小外伤的情况不同进行处理。*讲解注意事项。师:下面分组进行操作,看谁方法最正确。三、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处理小外伤,希望同学们能按小外伤的处理原则去做,能够独立处理小外伤。板书设计:小外伤的应急处理常见的小外伤:擦伤:冲洗,上药,伤后少活动。
本文标题:健康教育课教案二年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5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