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信息化考试题库带答案
信息化考试题库一、判断1.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2.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全面普及,主要维度是:学习者可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情况。()3.继续教育开放灵活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功能及覆盖率。()4.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普遍应用,主要维度是: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累计与转换情况。()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维度是: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情况及对教育质量常态监控支持情况;()6.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广泛应用,主要维度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信息化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支持情况。()7.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高校的接入带宽达到1Gbps以上。()8.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支持教育云资源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部署与应用,可同时为IPv4和IPv6用户提供教育基础云服务。()9.协调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就是鼓励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10.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就是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11.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中要求,学校成立数字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经常开展工作。()12.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中要求职业学校建设适合学校管理需求的招生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能源监管系统,实现各项管理功能常态化应用。()13.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以“学校管理”为核心,支持课程长期滚动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支持教与学过程跟踪统计,实现教学过程与评价展示相结合。(╳)14.学校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平台登录用户名是个人姓名,默认密码是111111。(╳)15.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智能终端设备;探索移动终端(如笔记本电脑、电子书包等)在教学中的应用。()16.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中要求,教师办公计算机人手1机,满足教学需求,中学生生机比例5:1,满足学习需要。()17.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中要求,不需要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18.学校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媒体等应用专题培训;其中职业学校开展和专业设置相关的数字化应用和仿真实训等专题培训;每学年教师培训10学时以上。()19.所有上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20.进入校园网的全体学生、教职员工特殊情况下可以不接受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21.使用校园网的全体师生有义务向学校实训处和有关部门报告违法行为和有害信息()。22.对所有联网计算机要及时、准确登记备案。网络教室可以对社会开放(╳)。23.校园网中对外发布信息的Web服务器中的内容必须经学校办公室审核发布。新闻公布、公文发布权限要经过校领导的批准()。24.如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与学校管理人员联系,等待处理,严禁学生动手处理()。25.使用多媒体器材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私自调整、拆卸设备,严禁私改各项配置()。26.所有多媒体设备严禁突然断电、送电。()27.班主任必须保管好设备并负责设备运行安全()。28.答疑型微课---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29.全省中小学现有学生用计算机83.82万台,生机比13.8∶1;教师用计算机34.32万台,师机比2.2∶1。()30.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实现宽带联网,基本建成网络条件下教学与学习环境。(╳)31.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要求推动100M连到每所中小学校,形成宽带、无线全覆盖的网络环境。()32.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要求推进县为单位数字校园数据支撑中心建设,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管理服务一卡通、网络学习环境“人人通”的数字校园环境。()33.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要求加快省、市、县(市、区)、校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享进程,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34.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要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按国家有关规范建成数字校园,计算机数量达到学生7人1台、教师每两人1台。(╳)35.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要求做到100M宽带网络接入、无线网络校内全覆盖,多媒体“班班通”,提高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36.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要求扶持100所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省级信息化建设项目学校,部分学校进入国家信息化项目建设学校。()37.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中要求完善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校园网建设,推动100M连到每所中小学校,形成宽带、无线全覆盖的网络环境。()38.中小学校园网为节点的“一体两翼”是指以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为主干,以19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网和100个市县两级教师教育网为两翼的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二、选择1.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ABC)A.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B.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C.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2.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ABC)A.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B.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变化;C.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3.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ABC)A.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B.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4.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主要维度为:(ABC)A.宽带网络接入、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面;B.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数量与质量满意度及网络教学平台覆盖面;C.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应用情况。5.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维度为:(ABC)A.虚拟实训软件数量和应用满意度及专业覆盖面;B.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C.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基地与国家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6.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主要维度为:(C)A.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和学生满意度;B.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情况。C.以上都包括。7.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主要维度为:(C)A.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度;B.远程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情况。C.以上都包括。8.绿色、安全、文明的数字校园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ABCD)A.校园网覆盖范围、带宽、安全及泛在信息平台的普及使用情况;B.数字化教室等信息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及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支撑情况;C.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及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共享与使用情况;D.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共享与使用情况。9.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普遍开展,主要维度是:(ABCD)A.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创新应用情况;B.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业务组织与流程创新的情况;C.在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情况;D.科研成果转化为数字教学资源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10.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主要维度是:(ABC)A.信息化支撑科研成果转化情况;B.公共教学与科研资源对校外科普教育、人文教育、学科教育的辐射情况;C.多语言、跨文化的教育资源与学习平台应用情况及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辐射情况。11.以下符合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组织领导指标要求的是:(ABC)A.学校成立数字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B.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经常开展工作;C.每学年有2次以上校级会议和记录。12.以下满足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组织领导指标要求的是:(D)A.30%的教学班教室安装新班班通设备;B.60%的教学班教室安装新班班通设备;C.80%的教学班教室安装新班班通设备。D.100%的教学班教室安装新班班通设备。13.在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要求中要求:(C)A.小于36个班级的学校不需要配备录播系统;B.36个班级及以上学校,录播教室配备1个;C.36个班级及以上学校,录播教室配备2个;D.以上都不对。14.在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要求中,职业学校数字智慧校园平台除具有普通中学教育管理与应用系列平台外,还需要建有适合学校管理需求的:(ABC)A.招生管理系统;B.就业管理系统;C.能源监管系统;15.在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要求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素养需具备:(A)A.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相互补充,并能根据需要在教学、教研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B.全体教师能自主开发微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C.教师能够熟练创建个人空间并能完成后台编码等技术工作;D.以上都错误。16.在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要求中,经过培养学生需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素养:(B)A.学生能熟练创建个人空间;B.学生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终端设备,并掌握合理选择技术工具,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学生能通过个人空间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选修课程等学习活动;C.学生能熟练熟练操作班班通设备,并能完成简单的故障处理;D.学生能熟练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17.在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指标要求中,资源建设和学科融合需要达到的目标是:(ABC)A.根据学科需要,教师能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课堂教学中能常态化应用,学生学习兴趣高,目标达成度高,形成适合学科特点的信息化教学模式;B.学生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终端设备;C.学校教学资源库有效管理生成性资源和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师生在数字智慧校园环境下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D.学生能熟练使用笔记本电脑、电子书包等工具。18.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可以(ABC)A.编写教学计划、布置作业;B.发布考试成绩;C.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远程答疑、在线测试;19.学校信息化工作方案2014年12月完成的工作要点是:(ABC)A.完成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精品课程录播、视频编辑的培训;B.完成校级精品课程录制及视频编辑工作;C.整合学校现有资源,上传网络共享。20.学校评教标准管理系统可以完成的项目是:(AB)A.评教项目设置;B.评教标准维护;C.在线评教安排。21.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的微课类型是(A)。A.讲授型B.解题型C.答疑型D.实验型22.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的微课类型是(B)。A.讲授型B.解题型C.答疑型D.实验型23.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的微课类型(D)。A.讲授型B.解题型C.答疑型D.实验型24.建设满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需要的必备基础设施(ABCD)。A.宽带网络接入和校内网络教学环境;B.继续支持中国教育科研与计算机网、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C.保持和提升我国教育科研信息基础设施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D.以上都是25.学校各班教室安装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实行(B)负责制。A.部主任B、班主任C、不明确26.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应当()。A.保障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安全B.保障信息的安全和运行环境的安全C.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D.以上都是27.新闻公布、公文发布权限要经过(B)的批准。A.上级部门B.校领导C.相关主任D.教师28.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是(C)以上的县(市、区)所属中小学实现了“班班通
本文标题:信息化考试题库带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3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