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神农氏1、杨毅《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神农氏》中的论述杨毅《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神农氏》,《大众科学》,1992年第1期,第22页12、吴云波《神农氏考略》中的论述234吴云波《神农氏考略》,《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第57-60页53、杜道生《“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的探索》中的论述67杜道生《“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的探索》,《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第40-43页8二、五谷六畜1、吴存浩《中国农业史》中的论述9101112131415161718选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66-77页192、吴存浩《中国农业史》中的论述20212223选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93-97页3、林荃《浅谈“五谷”“六畜”》中的论述24林荃《浅谈“五谷”“六畜”》,《科学之窗》,1982年第2期,第55-56页25三、铁制农具1、吴存浩《中国农业史》中的论述2627282930选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45-250页2、雷从云《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中的论述313233雷从云《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考古》,1980年第1-6期,第260-265页343、杨宽《我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中的论述353637383940414243杨宽《我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第89-98页44四、曲辕犁1、吴存浩《中国农业史》中的论述4546474849选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61-366页502、张尊健《曲辕犁的制作》中的论述张尊健《曲辕犁的制作》,《中学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第23页513、王星光《试论犁耕的推广与曲辕犁的使用》中的论述52535455565758王星光《试论犁耕的推广与曲辕犁的使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91-98页59五、大禹治水1、陈瑞苗《大禹其人》中的论述60陈瑞苗《大禹其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第99-100页612、王恩涌《大禹治水神话的地理透视》中的论述62王恩涌《大禹治水神话的地理透视》,《百科知识》,1993年第6期,第62-63页633、张子木《闲侃“大禹治水”》中的论述64张子木《闲侃“大禹治水”》,《方法》,1998年第12期,第38页六、都江堰1、曾影容《李冰与都江堰》中的论述65曾影容《李冰与都江堰》,《中学历史教学》,1986年第2期,第30-31页662、张宏祥《都江堰千年不衰之谜》中的论述67张宏祥《都江堰千年不衰之谜》,《地理文摘》,1994年第4期,第10-11页3、冯广宏《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历史启示》中的论述686970冯广宏《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历史启示》,《文史杂志》,2001年第4期,第4-7页71七、坎儿井1、黄盛璋《新疆坎儿井的来源及其发展》中的论述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黄盛璋《新疆坎儿井的来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第209-224页872、刘鹏、张海珊《新疆十八怪》中的论述888990刘鹏、张海珊《新疆十八怪》,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77-81页913、纳斯尔、王新《新疆坎儿井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中的论述929394纳斯尔、王新《新疆坎儿井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水利水电技术》,1989年第6期,第53-56页95八、小农经济1、李正图《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的小农经济》中的论述9697李正图《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的小农经济》,《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第30-33页2、赵文博《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生产力、经济形式与社会进步》中的论述9899100101赵文博《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生产力、经济形式与社会进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9-32页3、李桂海《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中的论述102103104105106107李桂海《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宁夏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第70-76页108
本文标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