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教学之我见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教学之我见[2012-5-2822:00:00|By:2011G-106]0推荐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低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打好写作基础及顺利过渡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无法及时捕捉身边转瞬即逝的材料,即使记得,不过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看图写话能帮助学生从图中获得最直接的感性材料,了解情节发展,并且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可以从图中透析事物的变化感受,臆想到人物的心情、语言。它就像是作文教学的一根拐杖,孩子们扶着它前行。可遗憾的是,在真正深入的接触到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的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1、观察不细致,缺乏深入的观察。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图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及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2、学生虽然看懂了图的大意,但是写出的话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气。3、写出的话语无伦次,表达不清。4、多幅图看图写话时,观察缺少顺序,观察顺序过于随意,或不能从整体到局部去观察。前后内容不连贯。5、发挥想象时随意,不能合理想象,跳跃的思维导致偏离了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呢?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一、注重语言积累,写好看图写话的前提。任何文章都是有字、词、句组成的,只有把每个字都写对了,每个词都用好了,每句话都写通顺了,整篇文章才能清楚明白,这样文章才可能越写越好。在作文起步训练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过好识字、学词、写句关。在构成学生表达能力的各项基本功中,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所以在作文起步训练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都要十分重视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的训练。只有通过严格的词、句训练,使学生学会不管写什么都能做到:用词准确、句子通顺,才能真正逐步把作文写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肚子里没有好词好句,虽然把句子写通顺了,干巴巴的,也不能称其为好的作品。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我经常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平时,尽量让学生每天能抽出时间读书、交流。每天利用课前二分钟晨读时间,背诵精彩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对联、名言警句、古诗文等,做到熟记于心,朗朗上口,这样才能无意间进行运用自如。比如,学生在学习了语文S版第四册语文第一单元后,我将第一单元春天为主题的课文、对联、古诗、四字词等积累背会后,再搜集积累相关内容,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说话运用,然后以《春天》为话题,进行指导写话练习,这样,学生首先有课文内容为范文,有积累的语言的功底,加上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在前期经验和后期教师教学指导和引导中,有了说话和写话的素材,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加强写前引导,写好看图写话的关键。看图写话是一个由看到写的过程,要抓好“看图、想图、说图、写图”四个环节。(1)看图。观察图画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看图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要指导学生全面地看,即看整幅图的全貌;细致地看,即看整幅图的每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有顺序地看,即或由近到远,或从左到右,或先总后分;分主次地看,先看主要部分,再看次要部分。只有看得全面,才能写得完整;只有看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看的顺序明确,写的层次才会清楚;抓住了图的主体,写时才能突出文童重点。作为低年级学生在观察多幅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们先忙着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师要让他们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我们教学生学习一篇记叙文不是先让他知道主要内容吗?看图也是。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2)想图。学生看懂画面、理解画面含义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想开去。“想”,一是想画面内容。观察事物是根据画面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活动,所以,“想”要立足于画面,又要高于画面,不能只满足于客观描述;二是想图外之意,这是根据画面内容丰富想象、展开联想的思维活动。要搞清图的主题思想,据此生发开去,丰富看图作文的内容。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3)说图。语言表述既体现着观察和思考的成果,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看得细、看得全、理解得透,才能说得通顺、说得有条理。因此要在看懂、想好的基础上说。说,要尽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要注意好中差学生之间的启发、学习、借鉴。说,不只是让学生客观地叙述自己的想法,更主要的是能使听的学生得到启发。(4)写图。这是学生作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在“看”、“想”、“说”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图画上所反映的内容写下来。这里的写图有两个层次,一是写完整,就是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二是写具体,就是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学生写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借鉴他人说得好的地方,进一步发挥想象,尽力把作文写好。三、重视讲评,写好看图写话的动力。学生写完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就有评议的必要。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每次学生把写得好的,我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努力挖掘他们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语,一个用得准确的字,都要用波浪线给予表扬与鼓励。为了鼓励学生,对学生的评语运用个人登高制,良、优下、优、优上、优上+红旗、优上+红旗+真棒,每次写话后及时点评,让学生感受出自己的进与退,再对进步大的进行奖励,还把他们写的文章进行打印,张贴到教室后面的优秀作品展一栏中,还让他们拿回去给爸爸、妈妈和朋友们看,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良性循环,学生写作的兴趣浓了,信心加强了,越写越顺。总之,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主要是在于教师指导有方,让学生多读多写,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在写、观察中积累素材。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渐引向复杂,那么写话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和发展。小课题《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研究》开题报告[2012-9-1122:33:00|By:2011G-106]7推荐一、课题界定“看图写话”就是先观察一幅或几幅图画,写出一句或几句成段的话。它是小学作文的初步训练,相对于作文来说,它表达的意思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具体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课堂教学中多途径多方法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授之以渔,注重教给学生看图写话的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形成爱写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目的。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低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为打好写作基础及顺利过渡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然而,当我真正走进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教学中,我强烈地感到当前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虽然“写话”、“习作”已编入教材,但很多教师仍只重视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忽视“写话”,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我校是城乡结合部,学生大多是外来进城务工子女,家长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工作繁忙,对孩子缺乏引导。孩子课外阅读量少,词语匮乏,一些孩子在写话时看不懂图意,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有些孩子即使领会了图意,写出的话也呆板没有生气,甚至表述不清,语无伦次,病句多。该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这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申请了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研究”这一课题。三、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希望通过一系列教学探索,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课堂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的指导,写后的激励评价等多个角度,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思路。(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现状的调查研究;2、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训练方法的研究;3、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指导方法的研究;4、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评价体系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思路:1、多途径多渠道加强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2、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看图写话的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和方向。3、重视学生语言积累,为写好看图写话打下基础。4、课堂教学中多途径多方法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5、授之以渔,注重教给学生看图写话的方法6、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形成爱写的良性循环五、课题研究的过程1、申报阶段:(2011.8——2011.9)认真选题,制定方案,申报课题。2、准备阶段:(2011.10——2011.11)制定计划,深入调研,查阅相关资料。3、实施阶段:(2011.12——2012.7)围绕课题开展专题研究。4、总结阶段:(2012.8——2012.9)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六、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使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2)调查法。对本班学生的写话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写话的困难所在,以便针对性地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3)个案研究法。收集学生写话作品,认真剖析、反思,做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4)行动研究法。通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的探索,形成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方法、步骤,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5)经验总结法。根据收集的个案资料及自己平时的观察,总结出培养学生写话能力的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总结实践的得失,再指导研究、实践。七、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和预期成果(一)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以下目标:1、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情况调查,找出阻碍学生写话的原因,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2、初步构建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方法;3、通过一系列教学探索提高本班学生看图写话质量,培养良好的写话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4、通过行之有效的写话激励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在班级内形成较好的写话氛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为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提供保障。(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整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课例,精彩教案,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撰写课题相关论文;撰写一篇结题报告。各研究阶段小结汇编江西省靖安县中心小学余莉霜本课题从2011年9月申报课题至20
本文标题: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教学之我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7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