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传染病练习题一、单选题1、大多数传染病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B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病原携带状态D、潜伏性感染E、显性感染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错误的观点是DA、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B、病原携带者能不断排出病原体C、病原携带者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D、病原携带者最终都成为隐性感染者E、病原携带者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传染病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增加时,其临床意义是DA、轻症病人增加B、随后显性感染增加C、免疫人群扩大D、病原携带者增加E、随后潜伏性感染增加4、传染病传染过程中,一般无病原体排出的表现形式是A、病原体被清除B、病原体携带状态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潜伏性感染5、传染病传染过程中,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表现形式是A、隐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体携带状态E、病原体被清除6、比例最少且最易识别的传染病表现形式是A、隐性感染B、病原体被清除C、潜伏性感染D、病原体携带状态E、显性感染7、不属于人兽共患的传染病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出血热C、伤寒D、血吸虫病E、鼠疫8、下列传染病中,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的疾病是A、水痘B、细菌性痢疾C、阿米巴病D、血吸虫病E、钩端螺旋体病9、确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的重要依据是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恢复期E、以上都不是10、确定传染病检疫期限的主要依据是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上升期D、症状明显期缓解期E、恢复期11、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是A、病原体、自然因素、社会因素B、病原体的数量、侵袭力、毒力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病原体、机体状态、自然因素E、病原体、机体状态、社会因素12、对伤寒的传播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传染源是A、潜伏性感染者B、隐性感染者C、病原携带者D、病人E、受感染的动物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将法定传染病分为A、二大类25种B、二大类26种C、三大类37种D、三大类38种E、四大类40种14、传染病报告制度是及早掌握疫情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甲类传染病后A、城镇在4小时内上报,农村在8小时内上报B、城镇在6小时内上报,农村在12小时内上报C、城镇在8小时内上报,农村在16小时内上报D、城镇在10小时内上报,农村在20小时内上报E、城镇在12小时内上报,农村在24小时内上报15、属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有A、艾滋病和流行性出血热B、艾滋病和霍乱C、艾滋病和鼠疫D、流行性出血热和霍乱E、鼠疫和霍乱16、我国现行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中不包括A、卡介苗B、乙肝疫苗C、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D、百白破混合制剂E、脑膜炎球菌菌苗17、按A系统隔离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房外应设置A、蓝色标志B、灰色标志C、棕色标志D、黄色标志E、橙色标志18、按A系统隔离法,病室外悬挂黄色标志表示A、呼吸道隔离B、消化道隔离C、严密隔离D、接触隔离E、血液(体液)隔离19、按A系统隔离法,病室外悬挂灰色标志表示A、呼吸道隔离B、结核菌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E、血液(体液)隔离20、按A系统隔离法,病室外悬挂绿色标志表示A、浓汁(分泌物)隔离B、血液(体液)隔离C、呼吸道隔离D、消化道隔离E、接触隔离21、按A系统隔离法,不符合消化道传染病病人的隔离要求是A、病室外设置棕色标志B、不同病种可住同一病室C、病人一般不能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戴口罩D、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及护理下一个病人前应严格消毒双手E、病人呕吐物及排泄物应随时消毒后弃去22、传染病房内半污染区的区域是A、值班室B、更衣室C、医护人员办公室D、库房E、病室23、能杀灭包括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在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剂是A、乙醇B、1.5%含氯石灰澄清液C、过氧乙酸D、0.1%苯扎溴铵溶液E、3%煤酚皂溶液24、传染病最常见的共有症状是A、发热B、心悸C、皮疹D、腹痛E、乏力25、下列出疹性传染病中,皮疹出现最早的疾病是A、水痘B、猩红热C、麻疹D、伤寒E、流行性出血热26、我国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B、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C、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D、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E、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27、与甲型病毒性肝炎特点不符的一项是A、亚临床感染者为重要的传染源B、在起病后1~2周粪便排出HAV最多而传染性最强C、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D、水源和食物的污染是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E、学龄前儿童最多见、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28、甲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B、注射途径C、消化道传播D、母婴传播E、性接触传播29、以血液及体液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A、甲型、乙型、丙型B、甲型、丙型、戊型C、丙型、丁型、戊型D、乙型、丙型、丁型E、乙型、丁型、戊型30、甲型肝炎病毒一般不会引起A、急性黄疸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淤胆型肝炎D、急性无黄疸型肝炎E、慢性肝炎答案:E31、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指肝炎的病程至少超过A、2周B、1个月C、2个月D、4个月E、6个月32、对HBV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是A、抗HBsB、抗HBcC、抗HBeD、抗HBc-IgME、以上都不是33、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重型肝炎较多见于甲型肝炎B、HBV与HDV双重感染易致慢性化C、慢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D、孕妇患戊型肝炎病死率较高E、婴幼儿感染HBV易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者34、抗HAV-IgM阳性常提示A、有HAV保护性抗体B、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C、存在HAV现症感染D、甲型肝炎既往感染者E、慢性HAV携带状态35、反映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最灵敏的实验室指标是A、HBV-DNA及DNA多聚酶B、HBsAg和抗-HBeC、HBsAg和抗-HBsD、HBcAg和抗-HBcE、HBeAg和抗-HBe36、当病人血清中抗-HBe、抗-HBc阳性时应考虑为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重症肝炎D、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E、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37、确认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最可靠的依据是A、病程的长短B、临床症状的轻重C、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查D、血液生化检查E、肝穿刺做病理活检38、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A、拉米呋啶和磷甲酸钠B、α-干扰素和拉米呋啶C、β-干扰素和拉米呋啶D、γ-干扰素和拉米呋啶E、δ-干扰素和拉米呋啶39、需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重点对象是A、急性乙型肝炎病人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C、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D、母亲HBsAg阳性生下的新生儿E、接受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的病人40、在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为A、4、5、6月B、5、6、7月C、6、7、8月D、7、8、9月E、8、9、10月41、乙脑后遗症是指在发病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并至少持续A、2个月以上B、3个月以上C、6个月以上D、10个月以上E、1年以上4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循环衰竭B、呼吸衰竭C、胃肠道出血D、频繁抽搐E、电解质紊乱43、乙型脑炎病人惊厥发作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亚冬眠疗法B、肌内注射苯巴比妥C、水合氯醛溶液灌肠D、肌内或缓慢静脉注射硫酸镁E、肌内或缓慢静脉注射地西泮44、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咬伤传播B、粪-口传播C、空气飞沫传播D、媒介昆虫传播E、血液或体液传播45、狂犬病毒最易侵犯机体的组织是A、神经组织B、结缔组织C、皮肤黏膜D、肌肉组织E、胶原组织46、狂犬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输血及输血浆B、使用狂犬病免疫血清及病原治疗药物C、维持病人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功能D、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及注射免疫血清E、用大剂量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抗菌药物47、在护理狂犬病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护理操作应集中在使用镇静剂后进行B、病人住单人房间,避免水、声、光、风的刺激C、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和橡皮手套D、呼吸肌痉挛不能用镇静剂控制时,可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E、病人咽肌痉挛不能进食时可静脉输液,但不应插胃管,以免增加对咽肌的刺激48、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A、低血容量性休克B、急性血管内凝血C、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伤D、急性肾衰竭E、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49、流行性出血热病变最明显的脏器是A、心B、肾C、脑垂体D、肝E、肺50、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多见于病程的A、第1~3日B、第2~4日C、第4~6日D、第4~8日E、第5~8日51、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早期最主要的处理措施为A、纠正DICB、纠正酸中毒C、使用血管活性药D、使用强心利尿剂或糖皮质激素E、补充血容量52、严重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人高血容量综合征主要发生在A、发热期B、低血压休克期C、少尿期D、多尿期E、恢复期53、流行性出血热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时,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纠正酸中毒B、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C、血管活性药物D、免疫抑制剂E、血液透析疗法54、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热期应采用大量退热药尽快使体温降到正常范围B、低血压休克期应遵医嘱快速适量输入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物C、少尿期应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D、多尿期应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液以口服为主E、恢复期应告知病人症状消失后还应休息1~3个月55、流行性出血热高热病人不宜采用的降温措施是A、冰帽B、冰枕C、大血管处置冰袋D、乙醇拭浴E、温水擦浴56、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A、加强食品卫生B、防螨、灭螨C、加强个人防护D、疫苗接种E、防鼠、灭鼠57、最危险的SARS传播者是A、发热病人B、咳嗽少痰病人C、有基础疾病的病人D、年幼体弱的病人E、行气管插管术时的病人58、目前认为SARS最重要的传染源是A、隐性感染者B、病人C、潜伏性感染者D、果子狸等野生动物E、猪、羊、牛59、SARS病人出现病情恶化多发生在发病后的A、2日内B、3日内C、1周内D、2周内E、3周内60、对SARS病人的出院指导,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家继续休息1~2周B、避免过度疲劳C、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勤洗手D、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E、出院后不必再复查胸片61、在有人情况下,SARS病房不宜采取的空气消毒措施是A、采用静电除菌型空气净化消毒B、自然风通风对流C、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排气扇D、每日上、下午分别用3%过氧化氢喷雾消毒1次E、每日2次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62、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A、隐性感染者B、潜伏性感染者C、无症状HIV携带者D、急性感染期病人E、艾滋病期病人63、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母婴垂直传播B、静脉滥用毒品C、输血及血制品D、昆虫叮咬传播E、性传播64、HIV主要侵犯的细胞是A、抑制性T淋巴细胞B、辅助性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E、单核细胞65、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A、结核菌B、巨细胞病毒C、卡氏肺孢子虫D、白色念珠菌E、新型隐球菌66、抗-HIV阳性的正确含义是A、具有传染性B、病毒已减少C、具有免疫力D、保护性抗体E、疾病恢复期67、不适宜HIV感染者的消毒方法是A、紫外线B、75%乙醇C、高压湿热消毒法D、0.2%的次氯酸钠E、以上都不是68、艾滋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是A、高热量、低蛋白饮食B、低热量、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C、高碳水化合物、优质低蛋白饮食D、低热量、高动物蛋白饮食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69、艾滋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A、治疗和隔离病人B、治疗和隔离无症状病毒携带者C、切断传播途径D、对高危人群进行人工主动免疫E、对接触者采用人工被动免疫70、能使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是A、伤寒的极期病人B、潜伏期末的病人C、恢复期带菌者D、缓解期带菌者E、慢性带菌者71、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A、发热、中毒症状、白细胞减少B、血培养阳性C、胆汁培养阳性D、粪便培养阳性E、肥达反应阳性7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心肌炎D、肺炎E、伤寒肝炎73、预防伤寒的关键措施是A、
本文标题:传染病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6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