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电算化-浅论企业会计电算化后财务档案管理
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论企业会计电算化后财务档案管理专业班级层次形式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浅论企业会计电算化后财务档案管理摘要会计电算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系统的计算处理,它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竞争能力。并能有效的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从繁重而简单重复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财务管理和决策工作。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飞跃,它能更好的促进会计工作朝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电算化后加强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更有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会计业务执行主体发生了变化,使得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变化,手工会计下所采用的档案管理办法已不适应电算化会计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档案建设,即加快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新时期会计电算化提出的新要求,建好用好电子财务档案,提高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经济建设。本文在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核算领域运用日渐成熟的前提下,针对会计电算化下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内容,挖掘出会计电算化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认识滞后;其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缺乏专门人员;最后,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完善三个方面,结合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如下解决措施,首先,加强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再次,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第四,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利用;最后,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财务档案,电算化,档案管理,信息化目录前言.....................................................................11实行会计电算化意义......................................................21.1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的处理方法......................................21.2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数据的修改方法,并对内控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22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现状................................................22.1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22.2管理工作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环境........................................32.3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33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33.1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范围扩大............................................33.2会计电算化档案使用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43.3会计电算化档案使用不同于以往的介质保存..............................43.4会计电算化档案对保存环境有一定的要求................................43.5会计电算化档案需要科学的管理........................................44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的内容................................................44.1搞好数据挖掘和整理,建好数据库,并及时采集动态数据....................44.2搞好财务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档案使用效率...........................54.3搞好财务档案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科学管理使用档案................................................................55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55.1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认识滞后..........................................55.1.1备份打印输出不及时。.............................................65.1.2.硬件设施未跟上。................................................65.1.3是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65.2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缺乏专门人员......................................65.3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完善......................................76改进会计电算化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76.1加强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86.2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86.3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86.4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利用......................................96.5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10结论..................................................................13致谢词.................................................................12参考文献...............................................................17前言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工程。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繁琐的核算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好地参与单位的经营决策,加强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现阶段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不同,不能按照原来的会计档案管理方法进行会计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针对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的特点,挖掘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这对企业会计工作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会计电算化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会计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管好用好财务档案是企业财会工作向高水平发的重要前提。1实行会计电算化意义1.1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的处理方法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有许多人共同完成,它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从填制凭证、记账、复核、核算、结账到编制报表要经过多人,多道程序才能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凭证,电算化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报表和成本核算等比较复杂的核算,电算化系统可按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变的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它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精确,更好的为企业服务。1.2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数据的修改方法,并对内控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后,手工条件下对账簿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法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反过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它将手工条件下的一部分内控制度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因此电算化也给内控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2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现状2.1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纸质材料,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与文件,包括电子化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数据,还有电算化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财务软件及其开发文档等内容。但同时,传统的纸质会计档案还保留着。这两种介质档案,其保存手段、保管条件不同,为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2.2管理工作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环境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载体不是传统的纸张而是磁性介质,因而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等特点。但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相比,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依赖于计算机系统。传统的会计档案直观性强,人们可以不借助任何技术手段而直接查看会计信息,而会计电算化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环境下才可重现。2.3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会计电算化档案因其信息的数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档案的利用效率,便于会计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但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加大了会计档案被篡改、破坏的风险。3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除了打印输出的账、证、表以外,整个系统开发形成的全套档案资料都属于会计档案的范畴;另外对存有会计数据的有关介质也应妥善保管。会计电算化施行以后,会计行业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随之赋予了会计档案许多新的特点。3.1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范围扩大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扩大后,会计电算化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而且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和其他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3.2会计电算化档案使用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调用需要使用一定的软硬件环境,虽然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但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则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能得以使用和审阅。3.3会计电算化档案使用不同于以往的介质保存在会计电算化档案的保管中不仅有记录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的纸张,还有一些不易保管的磁性介质或光盘,因此,在信息的保管上应注意对这一类档案的保存。3.4会计电算化档案对保存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提高对会计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的管理。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它们又受到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信息以及存储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制约,从而增加了会计档案在保管上的难度。3.5会计电算化档案需要科学的管理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越多,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才能更为科学有效,所以进行科学化的会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4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的内容4.1搞好数据挖掘和整理,建好数据库,并及时采集动态数据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整个档
本文标题:会计电算化-浅论企业会计电算化后财务档案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5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