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第1-5课基础知识
第1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我们要孝敬父母1、道理: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2)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1)+(2)-----父母对子女的爱的体现(3)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3、怎样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具体做法:(1)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2)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3)父母生病时我端茶送药,关心父母。(4)艰苦朴素,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二、我们要学会与父母沟通1、道理:我们要学会与父母沟通,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2、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1)青少年的青春期心理特点特别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2)子女、父母之间矛盾、误解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3)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3.如何与与父母沟通?(1)要理解父母:①理解父母的“唠叨”正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②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③理解父母也有烦恼,他们也需要倾诉和安慰。(2)要尊重父母:①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与父母交谈时注意语气和分寸;②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③欣赏父母的优点,尊重父母的个性;④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采取回避疏远顶撞的态度。(3)掌握一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如:①主动向父母汇报学习、健康等;②虚心接受批评建议;③努力缓解父母工作压力;④开展有利于沟通、交流的活动。⑤交流新思想、新观念,以消除认识上的分歧。【补】:1.学生会开展感恩母爱的板报评比。2.学校开展“谢谢您母亲”征文比赛。3.学校开展“感恩母爱”演讲比赛。4.团委开展给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一、我们要热爱祖国1、道理:(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被侵占;(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3)热爱祖国是中国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人物品质)(4)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5)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民族精神)2、为什么我们要热爱祖国?(1)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3)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3、热爱祖国我们应该怎样做?(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被侵占;(领土主权)(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历史文化)(3)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就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承担历史使命)(4)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力量。(对青少年的指导意义)具体做法:①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性建设的文明。②严肃认真,参加升旗仪式。③通过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④到社区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⑤关心少数民族的同学。二、我们要积极维护国家统一1、道理:(1)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2)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被侵占。2、青少年应如何为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宣传维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三、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1、道理: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就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2、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该怎样做?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任务。3、少数民族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如何?(1)我国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交往,丰富了中华文化,开拓了祖国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2)当祖国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各民族人民为了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团结奋战,共御外侮,与侵略者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四、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爱国主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有哪些丰富和发展?“98抗洪精神”、航天精神、雷锋精神、振超精神、奥运精神4、中华民族精神的对于中华民族具有什么的意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5、弘扬民族精神,日常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做?每个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具体做法:①阅读论语等优秀历史读物。②参观炮台山等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3、4课学会交往天地宽一、我们要学会交往1.道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2.为什么人生离不开交往?(交往的重要性)(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只有在健康、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2)通过交往,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3)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己。(4)朋友的帮助会激励我们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补:】—青少年时期,朋友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内圈。交往要慎重,我们要学会交往,谨慎择友,多交益友。让我们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健康成长。3、我们怎样与他人交往?(1)要讲文明有礼貌,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2)交往必须遵循三原则: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3)在交往中应掌握七项技巧和艺术:学会倾听、表达、赞美、微笑、拒绝、妥协、批评4.青少年在交往中应该如何选择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交往,避免盲从,谨慎择友,多交益友,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5.扩大交往范围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扩大交往的好处)(1)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2)发现外面世界的精彩;(3)学习与课外活动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就有可能受到更多的教益。6.青少年时期,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是什么?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7.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交友?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交友的好处是:⑴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甚至有可能把我们的交往范围扩大到全世界。⑵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发现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会让我们的学习与课外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有可能受到更多的教益。网络交友的弊端:⑴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⑵容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性格孤僻、情绪低落;⑶难以辨别是非,分清良莠,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一旦轻率地与网友见面,就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在网络交友中,我们该注意:(1)科学、合理的安排上网时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轻易相信别人等。8.如何正确理解“交往礼仪的三原则”?交往礼仪的三原则是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1)平等待人。道理:在现代礼仪中,平等原则是基础,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在相貌、智能、家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任何抬高和贬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法:在交往中我们要做到平等待人,而不要盛气凌人;同时,也不能卑躬屈膝。(2)尊重他人。道理(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尊,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也都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做法:在交往中要热情、真诚,要给人留面子,允许他人表达观点。(3)宽容道理: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表现为一个人待人宽厚,有气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事的较高境界,也是有良好修养的表现。为什么:在与人交往中,难免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学会大度和宽容,可以使自己拥有一个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做法:不要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念念不忘。我们应当宽容一些,忍让一些,大度一些。9.在交往中应掌握哪些交往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学会微笑、学会拒绝、学会妥协、学会批评等。(1)学会倾听道理(为什么):学会倾听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与人沟通,是扩大人际交往的好办法。做法:学会倾听,就是要学会认真、仔细地听别人讲话。倾听时要耐心,精力集中,神情专注;要虚心,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讲话或对他人的观点妄加评判;要用心,在聆听中善于思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会心,注意与说话人经常进行目光交流,或用点头来表示你在注意认真听,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2)学会表达道理(为什么):学会表达是学会与人共处的重要内容,语言表达技巧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做法:说话时要选择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讲究与人对话,不要只顾自己说或是只顾谈论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和角度,要善于选择谈话的时机,善于创设谈话的氛围;说话时要有情感的投入,注意语气诚恳、姿势端庄自然、态度谦虚友善等。(3)学会赞美道理(为什么):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人感受到人际间的理解和温馨,能有效地增进赞美者与被赞美者之间的交流,进而增进双方的友谊,赞美及愉悦了自己有鼓励了他人。做法:赞美要讲究分寸,要有针对性,需自然、顺势,需具体、真诚。要能够给对方渴望得到的那份赞美,还要多赞美那些不被注意的人们。【补:】列举符合文明礼仪要求的行为1.家庭:①回家后先和父母问好②和父母说话态度亲和,不顶撞2.学校:①给老师递东西要双手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③穿校服仪容整洁④上、下楼梯右行礼让3.社会:①要排队买饭②乘车时主动给老人、小孩让座③不乱扔垃圾④过马路不闯红灯二、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1.为什么在社会交往中要“讲文明、有礼貌”(道理)?(1)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2)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本文标题:八年级第1-5课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7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