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函件
1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函件第七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通知为了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有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培养现代型优秀小学教师,提升全国小学现代教育发展水平,引领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方向,推进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第七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发展论坛。具体事宜如下:一、主办单位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二、报名方式1.学校推荐每个学科推荐1名参赛教师。2.区域推荐市区(县)推荐10名以内参赛教师,地市级区域每个学段推荐30名以内参赛教师。由各区域组织推荐的课,大赛组委会不再进行初评,直接入围决赛。3.填写统一的参赛教师推荐信息表(请下载附件一)。三、报送材料根据第七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评审标准(请查阅附件五),针对已经上过的一节课,准备下列相关材料(以光盘形式报送):1.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请查阅附件二);2.教学资源、工具软件或专题网站(技术规范请查阅附件三);3.PPT说课稿(基本要求请查阅附件四)。四、奖项设置及评选办法1.优质课奖2(1)优质课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评选流程所有由学校直接推荐到组委会的课,组委会安排初评专家组统一进行初选。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对初选通过的课以及各地区直接推荐的课,发决赛入围通知。入围教师参加组委会统一组织的现场决赛,由专家组进行现场评选,最后依据参赛教师申报资料(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入围成绩和决赛成绩评出优质课一、二、三等奖。2.优秀观摩课奖对参加“同题异构”新课程研讨活动进行现场上课教师,颁发优秀观摩课奖。3.优秀组织奖为了更好地开展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各地区组织参赛情况,颁发优秀组织奖。五、参赛资料报送时间上报参赛课材料截止到2009年7月10日。六、开会时间及地点开会时间:2009年11月21-23日,开会地点:南京市。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八楼804室邮编:130024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联系人:卫兆方0431-8509815988807478电子邮箱:weizhaofang@126.com研究院网:大赛网:附件一:参赛教师推荐表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毕业学校职务职称最后学历学位学科学段小/初/高办公电话E-mail移动电话所在学校授课年级参赛课程课程名称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情况1.从事本学科教学年限;2.在教学中获得过什么奖项或荣誉称号;3.信息技术运用情况;4.是否上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公开课;5.教学特色。科研情况1.是否承担过国家、省、市课题研究;2.在课题研究中本人的作用,获奖情况;3.是否开展过校本研究;4.你对教学研究的理解。论著情况1.是否写过论文;2.论文在什么刊物发表过;3.是否出过书。特长情况1.体育方面;2.艺术方面;3.其他方面。4附件二:教学设计基本要求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选择的典型性;(1)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2)分析教学内容的的前后关联性。2.教学对象分析(1)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2)分析学生已具备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3)分析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点。3.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或者是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二、教学目标1.一般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表述。也可以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不同的表述形式。例如:△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目标有四项: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有五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2.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全面:三维目标(或按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丢项,体现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2)恰当:每项目标的确定要恰如其分,体现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与学生已有知识的一致性,与前后教学活动相连贯。(3)具体:教学目标指向明确、表述清晰,表述目标的词语要科学。三、教学重点、难点5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教学重点、难点一定要与三维教学目标相对应,不能缺项;(2)教学重点:一般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是以各个教学环节标题为基本框架,把教学基本过程用图式的方式恰当的表示出来。其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标题要能表达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内涵,主体部分可以展开、延伸,能体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基本思路。(二)教学过程设计主要说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设计意图。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以书面语言为主,说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2.教学结构要清晰,层次要鲜明,逻辑关系准确;3.体现教学过程的基本措施,具有可操作性;4.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应明确媒体的形式、题目或内容。5.在说明“教学设计意图”时,要突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整合点”诊断与分析。即分析在某一教学环节中,为达成某一教学目标、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时,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其实施存在哪些困难(或在质量及效率方面存在问题),而利用信息技术的哪些功能特点,实现有效支撑,可以达到怎样的预期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设计排版格式要求1.标题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其中课题名称加书名号。2.标注单位和姓名用宋体小四号字居中,单位与姓名间空两格。3.正文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段前、段后0.5倍行间距。4.标题序号依次为一,(一),1,(1),①等。具体要求如下:(1)一级标题顶格,宋体四号字加粗;(2)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编号括号后加“顿号”为错误,如:“(一)”为正确,“(一)、”为错误;6(3)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加粗,编号后的“圆点”要求为全角,加“顿号”为错误,如:“1.”为正确,“1、”为错误;(4)四级(四级以下)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其中四级标题序号中的括号为中文全格(英文排版例外),如:“(4)”为正确,英文版式“(4)”为错误;(5)标题一般末尾不加句号,序号后面的文字是说明内容的,不做标题看待,使用句号。5.图片不能过大,图片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在图片下方居中。6.表格的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在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文字标题、内容为宋体五号字,单倍行间距。7.对正文进行说明用“小括号”,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设计意图用“中括号”,楷体小四号字,可放在相对应的教学环节之下。7附件三:教学资源技术规范所有文件必须经过严格杀毒。尤其注意木马和蠕虫病毒,建议使用专门工具。教学动画课件1.动画要求是flash或几何画板制作,文件格式为swf,gsp,打开后全屏播放。2.动画页面色彩搭配合理,文字使用得当,各页面有合理的链接按钮,有返回主画面按钮。3.动画中所采用的视频为wmv,asf等流媒体格式,画面播放清晰流畅。4.动画中的音频为mp3或wma格式,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5.动画中导入的图片为jpg格式或gif格式。要求图像清晰、逼真、层次分明。PPT文件课件1.PPT页面色彩搭配合理,各页面有合理的链接按钮。2.排版规范、字体大小适中、布局合理。3.课件中所采用的视频为wmv,asf等流媒体格式、画面播放清晰流畅。4.课件中的音频为mp3或wma格式,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5.动画中的图片为jpg格式或gif格式。要求图片影像清晰,不要带有多余的链接。6.课件中链接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所有资源文件存放在“ziyuan”文件夹下。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链接有效。专题学习网站1.网页在1024*768分辨率下有理想的观看效果。页面格式排版要简洁美观。2.网页首页可以包含教材版本,专题,学科,年级,课件名称,授课教师和所在学校等信息。3.网页中的视频资源格式为wmv流媒体格式。4.网页中视频资源必须嵌入在网页中,同时嵌入播放软件,可控制视频播放。建8议嵌入Windows自带的MediaPlayer9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窗口要大小适中,布局美观,便于使用者观看。建议嵌入录像的规格比例为4:3,尺寸440*330以上。5.网页中的音频格式为mp3或wma格式,采样率要达到44.1khz以上。6.网页中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所有资源文件存放在“ziyuan”文件夹下。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网络传输中链接有效。教学录像片段1.图像的要求要求录制画面清楚,保证教师的板书和使用的投影屏幕的画面质量。没有模糊的图像和抖动的画面。同时使用专业摄像机拍摄时必须要调整白平衡,确保使用的摄像机的色度一致。2.声音的要求要求录制的声音清晰,保证教师和回答问题学生的声音清晰,特别是教师的声音。建议使用调音台设备,为授课教师佩戴胸麦,和学生声音分开,两路声音分别进调音台。3.摄像机的机位架设要求拍摄录像课必须使用两台摄像机现场进行切换,满足拍摄教师和回答问题学生的需要,同时摄像机的架设必须满足同轴线原则,即两台摄像机应架设在教室(或者演播室)的一侧,同时考虑室内的光照条件,尽量避免逆光,严禁出现穿帮镜头。4.切换的时机切换者应该事先了解授课的内容和整个授课的环节,以便于在适当的时机给摄像人员以最恰当的指令,一堂精品课堂实录的成功除了授课教师的努力外,很大程度取决于切换者。5.后期的编辑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把握编辑特技的运用,要严格区分艺术片和课堂实录的区别,避免出现过于花哨的特技运用以及过于艺术化的镜头表现。9附件四:教师说课基本要求一、PPT文件格式及内容要求1.页面要求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开始为说课具体内容。以上过的一节课为例,围绕信息技术如何与所教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阐述该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意图和应用效果,以及课例的创新点。2.内容要求(1)教学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其中,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均按教学设计要求的内容呈现。由于受ppt版面的限制,教学分析部分,可以压缩、提炼、精简,但是项目不能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原则上和教学设计要求一致。关于教学过程分析,以教学流程图为载体,超级链接教学过程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本人照片姓名学科学校名称课程名称年级教材版本10以突出说课重点,展示主要教学过程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二、课件技术要求1.PPT页面色彩搭配合理,各页面有合理的链接按钮,有返回主画面按钮。2.排版规范,字体大小适中,布局合理。3.课件中所采用的视频为wmv格式,课件播放清晰、流畅。4.课件中的音频为mp3或wma格式,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声音和画面同步。5.课件中链接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所有资源文件存放在“ziyuan”文件夹下。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链接有效。三、现场说课要求1.入选教师要以提交的参赛课为例,在7分钟内清晰、准确地阐述和演示该课的设计理念、教学思路与教学资源。大会工作人员将在剩余30秒时对参赛教师进行提示,时间到应立即停止阐述和演示,之后进行3分钟现场答辩,参赛教师要对评委的提问做出回答。2.
本文标题: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函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7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