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伦理学引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伦理学引论课程英文名称:Anintroductiontoethics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归属单位:制定时间: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会用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审视社会道德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探究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各种道德现象,明确道德责任,努力培养“四有”新人。【教学要求】《伦理学》是哲学专业、政治学专业、社会学专业和行政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平台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的结构以及道德的发展规律等,为人们提供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伦理生活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适用专业与学时数】社会工作,本科;课程总学时:36学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选修课程,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提高学生认识和把握社会道德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推荐教材参考书目】推荐教材:《伦理学引论》,章海山罗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参考书目:①《伦理学》,张应杭,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②《伦理学》,(英)穆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③《伦理学》,罗国杰,人民出版社,1989。【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通过伦理学基础知识的讲授和课堂讨论形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设备为多媒体教室。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内容】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的任务。【教学要求】掌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伦理学的任务,了解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学习伦理学意义。【教学重难点】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伦理学的任务。【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伦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伦理学的任务第四节、学习伦理学的意义第五节、学习伦理学的方法第二章中国和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及比较【教学内容】青少年生理发展特征,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几个特别要素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发展,自我意识,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的成长矛盾和发展任务。【教学要求】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理解青少年的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发展、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了解青少年的成长矛盾和发展任务。【教学重难点】青少年生理发展特征,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2.秦汉至清代的伦理思想3.清末到“五四”前的伦理思想4.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第二节、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1.古希腊时期的伦理思想2.中世纪的伦理思想3.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4.现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5.现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第三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西方中世纪和近代伦理思想比较1.儒家和基督教伦理思想比较2.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比较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轮流思想的创立及演变、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轮流思想的创立及演变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重难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论和实践【学时】4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轮流思想的创立及演变1.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立2.列宁的伦理思想3.毛泽东的伦理思想4.邓小平的伦理思想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1.马克思时期2.列宁、毛泽东时期3.邓小平时期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论和实践1.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论和实践2.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论和实践第四章道德的本质和社会功能【教学内容】道德的本质、道德的社会功能【教学要求】掌握道德的构成及其来源、道德的五项功能,理解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教学重难点】道德的社会功能【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道德的本质1.道德的构成及其来源2.道德的经济基础的反映3.道德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4.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的统一第二节、道德的社会功能1.道德的五项功能2.道德的扬善抑恶功能第五章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教学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核心、原则和基础,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教学要求】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核心,了解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核心【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核心、原则和基础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1.加强社会公德建设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3.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第六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教学内容】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法,道德修养的内容和方法。【教学要求】掌握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体制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教学重难点】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法【学时】4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法1.先进性的道德要求同广泛性的道德要求相结合2.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3.道德建设和体制建设相结合4.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第二节、道德教育1.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2.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法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三节、道德修养1.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2.道德修养的内容和方法第七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加强党性、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要求】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加强党性、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时】4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2.加强党性、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3.全球化时代文化建设的需要第二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与特征1.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荣辱思想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征第三节、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科学的社会调控体系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知耻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要加强未成年人的荣辱观教育第八章行政伦理学【教学内容】行政伦理学的产生,行政伦理学的内容,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教学要求】掌握行政伦理学的内容,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了解行政伦理学的产生。【教学重难点】行政伦理的原则与规范【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行政伦理学的产生1.当前我国的行政伦理问题2.行政伦理问题的理论追溯3.行政伦理学的产生第二节、行政伦理学的内容1.行政伦理的研究对象2.行政伦理的原则与规范第三节、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1.行政伦理建设的途径2.行政伦理建设的内容第九章经济伦理学【教学内容】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经济政策与伦理,经济运行与伦理。【教学要求】掌握经济政策的伦理价值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原则,了解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伦理关系。【教学重难点】经济政策的伦理价值目标,经济政策实践中的经济伦理。【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1.发展生产力,肯定经济主体物质利益动机的经济效益原则2.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原则3.实现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二节、经济政策与伦理1.经济政策的伦理价值目标2.近现代西方关于公平和效率理论的启示3.有效率的经济运用中注重公平4.经济政策实践中的经济伦理第三节、经济运行与伦理1.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伦理关系2.经济主体和社会之间、同行之间、企业内部的论理关系第十章科学技术伦理学【教学内容】科学技术与人的伦理存在,科技伦理的主要原则与规范,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教学要求】掌握科技伦理的主要原则与规范,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教学重难点】科技伦理的主要原则,科技伦理的主要规范。【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技术与人的伦理存在1.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内在统一性及相互作用2.技术时代科技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失衡3.以伦理智慧引导科技理性第二节、科技伦理的主要原则与规范1.科技伦理的原则与规范的指导思想2.科技伦理的主要原则3.科技伦理的主要规范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1.基因技术及其伦理问题2.网络技术及其伦理问题3.核技术机器伦理问题第十一章生命伦理学【教学内容】生命伦理学的难题,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教学要求】掌握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了解生命伦理学的难题。【教学重难点】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生命伦理原则的联系和冲突。【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命伦理学的难题1.人工授精、体外授精、代理母亲和克隆2.器官移植、安乐死和听任死亡第二节、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1.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2.生命伦理原则的联系和冲突第十二章环境伦理学【教学内容】世界和中国的环境问题,环境伦理的理论建设,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规范。【教学要求】掌握中国的环境问题,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规范,了解全球的环境问题,现代西方的环境伦理思想启示。【教学重难点】中国的环境问题,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规范。【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世界和中国的环境问题1.全球的环境问题2.中国的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伦理的理论建设1.现代西方的环境伦理思想启示2.马克思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节、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规范1.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2.环境伦理的规范与建设第十三章行政伦理学【教学内容】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医患关系,医疗公平。【教学要求】掌握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则,树立正确的医患关系,我国医疗公平方面的现状,实施医疗公平的对策,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教学重难点】加强医德建设为核心,解决好医患关系;实施医疗公平的对策。【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1.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原则2.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则3.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原则4.自主原则5.公正原则第二节、树立正确的医患关系1.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和模式2.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3.加强医德建设为核心,解决好医患关系第三节、医疗公平1.医疗公平的含义和意义2.我国医疗公平方面的现状3.实施医疗公平的对策第十四章性别伦理学【教学内容】性别与性伦理,性伦理学的发展,中国性伦理学的发展与建设。【教学要求】掌握我国的性别伦理问题,性行为的伦理规范,中国性伦理学的发展与建设。【教学重难点】中国性伦理学的发展与建设。【学时】2学时【具体教学内容】第一节、性别与性伦理1.性别与社会生活2.我国的性别伦理问题3.当代性别伦理的挑战第二节、性伦理学的发展1.性伦理的基本问题2.性行为的伦理规范3.西方性伦理学的发展第三节、中国性伦理学的发展与建设1.传统儒家性伦理观的影响2.当代性伦理建设3.性规范的“应当”与“合理”4.性伦理教育
本文标题:伦理学引论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1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