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案1.兽医药理学实验基本要求1.1明确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兽医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为:(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进一步获得药理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2)验证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中某些重要的基本理论,更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训练学生能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药理学实验课的要求药理学实验课包括实验操作、整理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等环节。为了提高实验效果,达到上述目的,要求作到下列事项:(1)重视预习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实验中出现忙乱和差错。(2)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培养独立操作能力,克服依耐性和怕脏、怕动手等不良现象;并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药物反应出现的时间、表现以及最后恢复情况,联系理论进行思考分析。(3)客观地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药理学实验结果有记录仪描记的曲线,测量资料(如血压、心率、瞳孔大小、睡眠时间等数据)和记数资料(如动物死活数、阳性或阴性反应等)。要如实准确地对观察到的数据及时加以记录,决不能凭主观想象或书本理论知识代替实验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实验完毕,对结果分别加以整理,记录的曲线要加以剪裁或复制,并注明动物的种类、体重、性别、日期、实验题目、给药剂量和途径。测量和记数资料应酌情列表和画图,以便比较,使结果一目了然。(4)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同学分析和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亦是训练用文字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每次实验后要求用统一的实验报告本写报告,交负责老师评阅。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列出实验题目、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有时可对实验结果产生的机理或异常的原因加以分析,但不可离开实验去抄书。最后把实验结果加以概括性总结,并写成结论。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不要单纯地重复实验结果,也不要超过验证范围任意扩大。文字要简练、工整。1.3遵守实验室规则(1)保持肃静、整洁,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分工合作,认真、仔细、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实验前、后应清点仪器,必须了解器材的性能后才使用,不得任意拨动仪器的开关和旋扭。(3)厉行节约。按实验需要取用动物,不得多拿;对动物要爱护,用毕放回指定的笼内,死亡动物和废物丢入指定场所;玻璃仪器应轻取轻放;药品按使用量吸取,不得污染。实验完毕要整理器材,洗净擦干,妥善放置;如有破损应报告指导老师,以酌情处理。(4)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动物咬伤及中毒等事故的发生。(5)搞好清洁卫生,关好门窗、水电后才能离开实验室。2.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持和给药方法实验一、小白鼠的捉持和给药方法一、捉持方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上面,轻向后拉其尾,此时小鼠前肢抓住粗糙面不动;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双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及尾部,便可将小鼠完全固定.腾出右手,可以给药(图1)。此外,也可单手捉持,难度较大,但速度快。先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尾巴,用小指、无名指和手掌压住尾根部,再用腾出的拇指、食指及中指抓住鼠双耳及头部皮肤而固定(图2)。图1图2图8-1小白鼠的捉持法二、给药方法1.灌胃法小鼠固定后,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右手用带灌胃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或事先将药液吸好),将针头从口交插入口腔,再从舌背进沿上腭进入食道(图3)。若遇阻力,应退出后再插,切不可用力过猛,防止损伤或误入气管导致动物死亡。灌胃量一般不超过0.25ml/10g。2.腹腔注射法抓鼠方法同上,右手持注射器(5~6号针头),从耻骨联合上一侧向头端以30°角刺入腹腔(应避开膀胱)。可先刺入皮下2~3mm,再刺入腹腔,以防药液外漏(图4)。针头刺入部位不宜太高太深,以免刺破内脏。注射量一般为0.1~0.25ml/10g。图3小白鼠的灌胃法图4小白鼠的腹腔注射法3.皮下注射法一般两人合作。一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右手拉住鼠尾;另一人左手提高背部皮肤,右手持住注射器(针头号同上),将针头刺入提起的皮下(图5)。若一人操作,左手小指和手掌夹住鼠尾,拇指和食指提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给药。一般用量为0.05~0.25ml/10g。图5小白鼠的皮下注射法图6小白鼠的尾静脉注射法4.肌肉注射法两人合作时,一人抓鼠方法同上,另一人左手拉直一侧后肢,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部位多选后腿上部外侧(针头号同上)。如一人操作,抓鼠方法类似腹腔注射,只是药液注射在肌肉内。每腿的注射量不宜超过0.1ml。5.尾静脉注射法将小鼠置于待置的固定筒内,使鼠尾外露,并用酒精或二甲苯棉球涂擦,或插入40℃~50℃温水中浸泡片刻,使尾部血管扩张。左手拉尾,选择扩张最明显的血管;右手持注射器(4~5号针头),将针头刺入血管,缓慢给药。如推注有阻力而且局部变白,说明针头不在血管内,应重新插入。穿刺时宜从近为尖部1/3处静脉开始,以便重复向上移位注射(图6)。一般用药量为0.1~0.2ml/10g,不宜超过0.5ml/10g。实验二、家兔的捉持和给药方法一、捉持方法一般左手抓住兔颈背部皮肤,将其提起,右手托住臀部称坐位姿态。不要抓两耳,以防兔挣扎。二、给药方法1.耳缘静脉注射法一人操作时,将兔放入固定箱或试验台上,选好耳缘静脉(在耳背的下缘),拔除局部的毛,用酒精棉球涂擦,并用食指轻弹耳壳,使血管扩张.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耳根部,拇指和无名指夹住耳尖部拉直右手将抽好药液的注射器(6~7号针头)阵头刺入血管,用拇指和食指使针头和兔耳固定,将药液推入.如针头在血管内,推注轻松,并可见血液被药液冲走如不在血管内,则推注有阻力,耳局部变白或肿胀,应立即拔除重新注射.注射完毕,则用手指或棉球压在针眼上,再拔出针头,并继续按压片刻,防止出血(图1)。如两人操作,一人夹住兔子,右手暴露血管,压住耳根部使血管充盈,另一人注射给药。图1图22.灌胃法两人合作,一人坐下,两腿夹住兔身,左手固定兔耳,右手抓住前肢;另一人将开口器从嘴角插入口腔,压在舌上,并向后翻转几下,使兔舍伸直。取8号导尿管由开口器中部的小孔插入食道约15cm。如插入气管,兔子则剧烈挣扎、呼吸困难。也可将导尿管外端浸入水中,不见气泡则表示插在胃中。插好后,把注射器接在导尿管上,将药液推入。再注入少量空气,使导尿管中所有药液进入胃内(图2)。灌完药液后,先慢慢抽出导尿管,再取出开口器。一般用药量为5~20ml/㎏。3.腹腔、肌肉、皮下注射法基本同小白鼠,唯针头可稍大(6~7号),给药量可稍多,一般腹腔为1.0~5.0ml/㎏,肌肉、皮下为0.5~1.0ml/㎏。4.眼结合膜内给药法将兔固定在兔箱内或夹在腋下,左手拇指和食指拉开兔下眼睑成杯状,中指压住眼内眦,以防药液由鼻泪管流入鼻腔内而被吸收。滴入药液1~2滴,将下眼睑向上合拢,使眼球充分接触药液。约1min后将手放开,让药液自然流出。实验三、大白鼠的捉持和给药方法一、捉持方法大白鼠比小白鼠攻击性强,不要突然袭击去抓它,以免被咬伤。捉持前先戴上手套,右手夹住尾巴,放在粗糙面上;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颈及前颈部,其余三指握住整个身体。有力适当,过松容易挣脱而被咬伤,但用力过大会使其窒息死亡。二、给药方法类似于小白鼠,只是工具和用药量大点,静脉给药除尾静脉注射外还可舌下静脉给药。3.药理学总论实验实验一、药物的基本作用【目的】1.了解药物的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等。2.观察硫喷妥钠的抗惊厥作用。【材料】器材:5、10ml注射器、普通剪药品:5%普鲁卡因溶液、2.5%的硫喷妥钠溶液动物:家兔1只【方法】取家兔1只,称体重。先观察正常活动情况,如四肢站立和行走姿态;并用针刺其后肢,测其有无痛觉反射。然后于一侧坐骨神经周围(使家兔作自然俯卧式,在尾部坐骨嵴与股骨头间摸到一凹陷处)注入5%普鲁卡因溶液1ml/kg(50mg/kg),观察同侧后肢有无运动和感觉障碍;待局部作用明显后(2-3分钟),在将1ml/kg5%普鲁卡因溶液注入肌肉。待出现中毒症状(惊厥),立即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5%的硫喷妥钠溶液至肌肉松弛为止(约0.5ml/kg)。【注意事项】1.测试痛觉反射针刺后肢踝关节处,轻度适中。2.定坐骨神经部位时后肢拉直,在坐骨嵴与股骨头间摸到一凹陷处即是。注射部位尽量靠近股骨头,针尖插到髂骨稍回退一点。3.普鲁卡因注于坐骨神经周围,可产生传导阻滞,剂量过大或误入血管可致中毒,主要表现有中枢先兴奋后抑制,如不安、惊厥、昏迷、呼吸抑制等。【思考题】根据实验观察,分析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的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表现有那些?2.哪些表现是药物的局部作用?哪些表现是药物的吸收作用?3.普鲁卡因的选择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哪些是治疗作用?哪些是不良反应?5.有没有观察到药物的拮抗作用?实验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作用的差异。【材料】器材:天平、1ml注射器药品:0.1%、0.2%、0.4%戊巴比妥钠溶液动物:小白鼠3只【方法】取小鼠3只,以苦味酸溶液涂毛作不同记号。称其体重及观察小鼠正常时的活动情况。各鼠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溶液0.2ml/10g,分别置于小笼中,密切观察先后出现的反应。【结果】鼠号标记体重剂量潜伏期给药前表现给药后表现(g)(mg/kg)(S)123【注意事项】1.小鼠对戊巴比妥钠可能出现的反应,按由轻到重程度有:活动增加、呼吸抑制、翻正反射消失、反射亢进、麻醉、死亡等。2.比较各鼠所出现反应的程度和发生快慢。【思考题】了解药物的剂量和作用的关系对于进行药理学试验和临床用药有何重要意义?实验三、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材料】器材:天平、1ml注射器、小鼠灌胃针头药品:15%的硫酸镁水溶液动物: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方法】取小白鼠2只,一只由腹腔注射15%的硫酸镁水溶液0.2ml/10g(3.0g/kg);另一只用同样剂量的硫酸镁水溶液灌胃。分别置小笼中,观察两鼠的表现,并记录结果。【结果】鼠号标记体重剂量给药途径给药前表现给药后表现(g)(ml)12【注意事项】1.掌握正确的灌胃操作技术,不要误入气管或插破食管,前者可致窒息,后者可出现如同腹腔注射的吸收症状,重则死亡。2.注射后作用发生较快,需留心观察。【思考题】给药途径不同时,药物的作用为什么有的会出现质的差异,有的会出现量的不同?实验四、肝脏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目的】观察肝功能损伤对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材料】器材:天平、1ml注射器、小鼠观察木盒或鼠笼药物:5%四氯化碳油溶液、0.3%戊巴比妥钠溶液动物:小白鼠4只【方法】取正常小鼠和肝功能已破坏的(实验前48小时皮下注射5%四氯化碳油溶液0.1ml/10g)小鼠各2只,称其体重。分别由腹腔注射0.3%戊巴比妥钠溶液0.15ml/10g(45mg/kg),比较小鼠麻醉时间(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实验结束时将小鼠拉断颈椎处死,剖取肝脏,比较两组动物肝脏外观的不同。【结果】组别鼠号体重(g)药量(ml)潜伏期(S)维持时间(min)肝脏肉眼观察正常组12损伤组34【注意事项】1.如室温在20℃以下,应给麻醉小鼠保暖,否则动物将因体温下降,代谢减慢而不易苏醒。2.四氯化碳是一种肝脏毒物,其中毒动物常被作为中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用于观察肝脏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及筛选和试验肝脏功能保护药。其油溶液可用植物油配制;亦可用甘油配成5%的制剂,试验前24小时皮下注射0.08ml/10g。3.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脏比较肿大,有的充血,有的变成灰黄色,触之有油腻感,其小叶比正常肝脏更清楚。【思考题】1.为什么损害肝脏的小白鼠注射戊巴比妥钠后作用时间延长?2.讨论肝脏功能与临床用药的关系?3.亦可用硫喷妥钠45mg/kg代替戊巴比妥钠。实验五、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及常态分布规律【目的】了解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和常态分布规律【方法】将
本文标题:兽医药理学实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7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