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7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生命是一条tuān急的河流,在短zàn的流逝中我们曾遇到过大坝、泥沙,抑或是暴风zhòu雨,这些磨lì与痛楚或许会成为我们心中的暗礁,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B.“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C.近年来,我国的上海、天津、广州等地也开始营造绿化地带,工厂、学校、机关的四周也建造了大量的植物墙。D.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2分)A.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后,老百姓“看得起病”的愿望终于可以如愿以偿....。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C.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D.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市农村的发展飞黄腾达....,农民的生活日新月异。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民者宣之使言。(2)法不阿贵,_________________。(3)野芳发而幽香,。(4)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5),后天下之乐而乐。(6)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晏殊的《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5.名著阅读(6分)忽然我的眼前暗了起来,但是当时觉得这和头顶上飞来一片云的情形大不相同。我转过身来却发现头上有一个不透明的大东西遮住了太阳,它正朝着岛飞来;看起来它大约有两英里高,把太阳遮了六七分钟……⑴这段文字出自英国作家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文中“不透明的大东西”指的是(2分)⑵该国国王镇压人民叛乱的方法有哪两种?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自然,关注气候,倡导推动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共同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献策献力。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我市某中学决定举办“应对气候变化,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一同参与。【关注气候】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持续高温,北方则连遭暴雨。各地轮番上演的极端2/7天气正是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之一。为了让人们认识到关注气候变化的重大意义,学校宣传队拟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关注气候变化”,请你对出下联:(2分)【解说气候】“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但是,我国最北部的漠河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而我们这一地区,现还处在深秋,平均气温在15℃左右。请你运用物候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3分)【防护气候】乐乐的妈妈看了气候变暖的报道,忧虑地说:“这样持续下去可不得了,但我们普通人也无能为力啊!”如果你是乐乐,应该劝妈妈怎么做呢?(3分)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宋代周邦彦的《春雨》,完成第7题。(6分)耕人扶耒①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注】①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7.(1)“花外时时落一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写出并赏析它的妙处。(3分)(2)有人说此诗“不言喜而喜情自见”,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喜”春雨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8—11题。(14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④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注]①环堵:四面墙壁。多用来形容居室简陋。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⑤畜:同“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仿佛..若有光()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博学善.属文()④亦雅咏不辍.()(2)选出与“则大适融然”中“则”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B.则吾斯役之不幸(《捕蛇者说》)C.至则无可用(《黔之驴》)D.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二章》)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时人谓之实录3/7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11.“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一句表现出了陶潜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三)阅读《美丽的晕》一文,完成12-14题。(10分)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②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③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④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这一点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⑤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⑥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12.阅读全文,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晕”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第⑤段中加点的“以内”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中的表达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静读是福》一文,完成15—17题(10分)①静读是福。②茶余饭后,坐在写字台前,旋亮台灯,抽出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黄橙橙的氛围,轻悠悠的思绪,伴随着淡淡的书香。于是,辞别了喧闹的尘世,安歇了烦躁的灵魂。自由自在的你正处在一种超脱和享受生命之中。③在静读中,你看见你不曾看见过的一切。你会回忆起遗忘已久的一切,你将走进多年来你总难企及的一切。④时常静读,你才能完全沉浸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斑斓世界之中。就那么一段段文字,使你增长智慧,平添快意,激发你奋进的斗志,点燃你成功的火炬。⑤只有静读,你才能感知那些形色各异的人与你促膝谈心,使你重新发现生命曾经隐忍4/7的种种深意,使你确立一种信念,一个目标。实现生命价值而不后悔。⑥你在静夜读书,“书”也在“读”你,这谓之“双向交流”。你思壮阔而有金戈铁马,你想柔情而有小桥流水……书随你调遣、使用、服服贴贴。一旦你入迷于书,不再感到孤独与空虚,你便会不知不觉被对方“生擒”,而跌入她的怀抱。⑦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是难以潇洒得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相当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丰富自我,辉煌自我。[来源:学,科,网]⑧古人云:“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五福之中,读书列首。朋友,在这宁静而温馨的夜晚里,你是否在静静地读书呢?我有一言愿与君共勉:“静读是福人自知,书福不享非君子。”[来源:Z。xx。k.Com]15.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16.最后一段中引用古人所说的“五福”,有什么表达效果?17.你对文中的“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是难以潇洒得起来的”这句话如何理解?可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五)阅读《那些卑微的母亲》一文,完成18—21题。(20分)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5/7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⑥她一边陪笑着往
本文标题: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7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