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研报告2011-12-1913:32:35.0茶棚学区中心校提供一、调查背景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我们对学生目前的文明礼仪程度做一下调查研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2011年11月15日——2011年12月15日三、调研地点调研地点:抚宁县茶棚学区初级中学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我校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120份。五、问题分析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中学同学放学时都要依次出教学楼。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起哄、课间时间抓的不紧,导致出现上课迟到的现象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声音嘈杂、追打,其次为操场还有大吵大闹。作为中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初中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初中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3、学生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看法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相比之下,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或者自己的人数则不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约为百分之八十五的被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的教育。受调查者还认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授课,而组织比赛(如手抄报比赛、板报评比、书法比赛等)和举行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歌咏比赛等)次之。初中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青少年教育网还指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反差现象、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由此可见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真是任重道远。六、具体建议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1)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注意时效性。具体的方法各班可以设立文明礼仪“大使”,对班内每天的不文明具体现象进行登记,向班主任老师反映,而班主任老师则定时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纠正。(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责任追究至具体某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行,而此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全面、及时引导好学生。)(2)多注意对平时不注意自身文明礼仪同学的引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程度更要特别加大。(3)增加文明礼仪教育课。在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对学生上文明礼仪教育课,可多个班一起互动上课。(4)在每期的班级黑板报中增加文明礼仪内容。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2009、2010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阅读和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确定研究任务。1.2.2访问调查法:访问我校部分学生和教师,了解我校学生的礼仪现状。1.2.3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学生对自身礼仪素养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礼仪行为的评价、学生个人礼仪表现、学生社交礼仪表现等内容,对我校学生的礼仪现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67份,其中2009级1127份,2010级1240份,回收问卷2367份,有效问卷2367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1.2.4数理分析法:所有资料的录取和处理包括频数分布,χ2检验等均用SPSS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2结果与分析2.1学生对自身礼仪素养的评价表1学生对自身礼仪素养的评价(%)肯定中立否定09级10级09级10级09级10级是否是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60.0062.0038.0036.002.002.00是否愿意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85.009.0010.007.005.003.00是否愿意参加文明礼仪课程学习或活动59.0075.0032.0016.009.009.00入读卫校后自身文明礼仪素养是否进步41.0045.0046.0049.0013.006.00学校是否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66.0078.0023.0013.0010.009.00表2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非常了解有些了解不知道09级45.0011.0044.0010级25.0016.0059.00表3平时是否主动培养文明礼仪习惯(%)经常偶尔从来不会09级43.0052.006.0010级46.0050.004.00表1、2、3的统计结果反映了学生对自身礼仪素养的初步评价,综合分析各项要素可以看出,我校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还是占多数,而且10级学生比09级学生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养成认识不足,尚未形成讲文明、行礼仪的习惯。他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有时会注意礼仪和礼节,有时又会忽视它,有少数学生平时既不讲文明礼仪,也不注重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从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主观上愿意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对持中立态度和否定态度或平时不太主动培养自己文明礼仪习惯的学生,这是我们应加强教育的对象。2.2学生对教师礼仪行为的评价表4学生对教师在学校不同场合的表率作用的评价(%)表5学生对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言传身教的评价(%)从表4中可以看到,在09、10两个年级中,认为教师在升旗仪式和课堂教学中有很好表率作用的比例均较低,且09级学生比例极显著性低于10级;在09级学生中仅有25%和36%的学生认为教师分别在升旗仪式和课堂教学上起到了表率作用,而认为教师根本没有起到表率作用的学生比例占16%。另有结果显示(见表5),两个年级中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都能够做到言传身教的学生比例仅为33%和37%,而有14%和21%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能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与在教师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有98%教师自认为课堂上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形成明显反差。这是一个很值得全体教职员工深刻反思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如下:(1)部分教师在升旗仪式上尚未注重升旗礼仪,主要在是否准时、统一着装、队列整齐、保持安静肃穆,行注目礼等。(2)教师在课堂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礼仪表率作用尚有不足之处,或尚未被学生感受、察觉到并接受之。很好的表率作用一定程度的表率作用没有起到表率作用09级10级09级10级09级10级升旗仪式25.0037.0059.0055.0016.008.00课堂教学36.0055.0055.0042.009.003.00都能做到绝大部分能做到很少能做到09级33.0054.0014.0010级37.0042.0021.00(3)高年级学生随着在校时间延长对教师的评价降低,可能与他们礼仪认知水平、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提升有关。2.3、学生个人礼仪表现表6学生对对某些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的态度(%)肯定中立否定09级10级09级10级09级10级对蓄长指甲、染指甲的态度11.008.0024.0023.0065.0069.00对穿拖鞋进教室的态度7.005.0065.0052.0028.0043.00对中职生抽烟的态度15.0011.0014.0011.0071.0078.00对他人粗言或不讲卫生的态度14.0010.0039.0046.0047.0044.00对他人公众场合亲密行为态度8.006.0052.0050.0040.0043.00对参加会议时他人喧闹的态度16.0012.0017.0016.0067.0071.00表6反映了我校学生对中职生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看法。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有失礼仪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持不认可态度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持认可态度学生,这表明我校大部分学生对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礼仪均有比较正确的认知;但仍有部分学生认知存在偏差或保持模凌两可态度。从表中还可看出持认可态度的学生比例10级低于09级,而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例10级高于09级,表明入校新生更加注重自身形象,随着在校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放松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在我校学生中开展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很有必要,并且新生入学之初(第一学期)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2.4学生社交礼仪表现2.4.1升旗礼仪表7升旗时是否肃立、安静、行注目礼(%)都认真做到偶尔做到从来没有做到09级49.0047.004.0010级49.0049.002.00从表7数据可知,我校学生在升旗仪式上有相当多(09、10级均为51%)的同学不注重升旗礼仪,这与我们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表明我校学生的升旗礼仪上做不到位,应作为“养成教育”的重点来抓。我们还应进一步研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2.4.2尊师礼仪表8无论在校内或校外遇见老师是否主动问好(%)经常都有很少,只在遇见熟悉老师时没有,没有意识到09级51.009.0040.0010级61.008.0031.00表8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学生在尊师敬长礼仪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问候老师的礼仪习惯,对于一名学生而言,见面时向老师主动问候,这是最基本的交往礼节。因此,对中职生开展“尊师敬长”养成教育仍然是他们人生中非常必要且非常重要的一课。2.4.3课堂礼仪表9学生对上课旷课、迟到的看法对老师的不尊重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无所谓09级80.0012.008.0010级88.007.006.00表10学生课堂礼仪状况每次都是偶尔是从来都不是09级10级09级10级09级10级课前准备学习用品、安静等待41.0057.0053.0040.006.003.00行上下课礼时立正注视老师64.0069.0029.0025.007.006.00表9、10是我校学生课堂礼仪的部分表现。从统计结果可知,仍有部分(09级20%、10级13%)学生认为上课旷课、迟到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或抱无所谓的态度。这表明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上课迟到、旷课除了影响自身学习之外,还会有失礼节。此外,学生在课前准备和向老师行立正注视礼方面也做得不够好,并且高年级学生不如低年级学生。作为一名中职生,学习是主业,那么学生的课堂态度和课堂礼仪是我们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2.4.4同学礼仪表11学生对同学之间发生误会时的态度粗口骂他(她)动手打他(她)道歉后言和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4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