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题:*灯光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三、教学难点: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环节预设目标师生活动预设目标达成情况复备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同学交流,读写结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1.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灯光?在灯光下你有何感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3.默读课文,思考: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②“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1.围绕自学内容,同学间交流自己读文章感受。(可从内容上交流,也可从表达方法交流)读好郝副营长的话。2.课件出示:郝副营长和我的对话,同学自读、指读,体会此时对“多好啊!”这句话理解。3.教师依据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课堂动态生成。“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三次,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4.读完此文,我和同学们一样深深被郝副营长那种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而英雄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或同学们说点什么呢?赶快拿起笔把它记录在课文插图旁。2六、当堂检测题目(一)检测题目: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1、自己对自己说话。()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二)检测分析(三)追测题目七、课后反思课题:为人民服务一、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句,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课文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句,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三、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四、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有关张思德的资料五、教学过程:四、领悟表达,课外拓展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教学过程3教学环节环节预设目标师生活动预设目标达成情况复备一、明确目标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三、揭题引读,整体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预习提示回答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2.揭题引读、整体感知。3.学习第一、二段。1.指五名同学读全文,结合正音,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情况。注意读准字音:悼炊受难送葬迁移。本课为人名鸿:鸿雁。鸿毛,鸿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通过谜语记字形:一只鸟落在江边。(鸿)鼎:(①三足两耳器物②正当;正在)鼎盛。本课为人名。铭:警示、鞭策自己的文字:座右铭。本课为人名。死得其所:所,处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必。“或”,有的人。“于”,表示比较。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2.指名读全文,把你觉得含义深刻的语句划下来,再读给大家听。3.质疑问难。1.齐读课题。解释“服务”: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为人民服务即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工作。本文是以什么命题?(中心命题)2.毛主席在什么时间、地点、场合发表的这篇演说?3.教师简介张思德同志生平事迹。(学生可看书中插图。)4.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每段向我们讲了什么问题。(学生可简要回答。4第二课时课题:为人民服务一、教学目标:1、根据课文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四、教学准备:重点语句的课件四、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五、布置作业理解课文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1.学习第一段。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第二句与中心联系最密切,讲的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重点词语有“完全”、“彻底”。“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目的决不休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2.学习第二段。(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4)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5)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1.熟读课文。2.抄写课后“读读写写”。5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环节预设目标师生活动预设目标达成情况复备一、明确目标二、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按要求回答问题1.学习第3、4、5段。2.熟读课文,背诵3、4段。3.总结、扩展。1.学习第3段。(1)指名读第三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通过举例和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3)出示投影。上面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①先说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②每句说的是什么?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4)通过这段学习谈一下我们党为什么日益壮大,从而成为执政党。2、学习第4段。(1)指名读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6七、课后反思三、总结、扩展四、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并分别把这三部分内容读出来。)(3)默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3、学习第五段。(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1.朗读全文。2.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文章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全文围绕这个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五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这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3、联系实际谈体会。(不仅联系过去的,还要联系现在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徐虎、李素丽等英雄模范都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可以让学生具体说说他们的先进事迹。)7课题:一夜的工作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字词。2.由周总理的言行体会周总理伟大的人格,并受到熏陶。3.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从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两方面感受周总理崇高的品质。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从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两方面感受周总理崇高的品质。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环节预设目标师生活动预设目标达成情况复备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引导自读,感悟“一夜”三、探边读边悟,体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周恩来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任国家总理。通过课外阅读,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2.周恩来总理生前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并用自己的行动,完全、彻底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何其芳同志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板书课题)1.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生活简朴、工作劳苦)2.初读了课文,你对周总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⑴默读课文,文中的哪些描述让你深受感动,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⑵有感情地读一读划住的句子,在旁边标住自己的感受。4.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小学阶段学到的读书方法去阅读课文。如:善于抓住文中印象深的场景、人物或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善于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作用等。)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周总理这样简朴的生活、劳苦的工作只是何8六、当堂检测题目(一)检测题目:一、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一()文件一()台灯两()绿茶两()转椅二、选词填空。不是……而是……虽然……但是……因为……所以……1、()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2、周总理审阅文件()浏览一遍就算了,()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还问我一两句。3、()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三、读句子,按要求做题。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1.用()画出能表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的词语,再概括出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周总理工作劳苦的。究阅读,感悟“每夜”四、指导实践,延伸课外其芳看到的一个晚上吗?从文中找依据。2.阅读课后“资料袋”3.补充阅
本文标题:六下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