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1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61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8人。从整体上来看,一方面本班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按时完成作业,会思考,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接受能力较强,但学习踏实程度不够,也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主动去学习,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另一方面本班不少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在小学最后一学期,我新接手本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规范严谨踏实学习数学,并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备课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体会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5、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教学难点:比例和小学阶段总复习五、教学措施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2、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3、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4从计算抓起,扎实学生的计算技能,为中学进一步学好数学创造空间。六、课时安排及进度表(一)负数(3课时)(二)百分数二(8课时)(三)圆柱与圆锥(9课时)1.圆柱…………………………………………6课时左右2.圆锥…………………………………………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四)比例(14课时)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五)统计(2课时)节约用水……………………………………1课时(六)数学广角(3课时)(七)整理和复习(27课时)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4.综合应用……………………………………4课时3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2、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3、结合数学学科作相关安全及常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⑥上下楼靠右行。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1做到不挑食,小饭桌吃饱,保证营养,饭后不做激烈运动。2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3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4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要注意教室的安全。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7、安全小常识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六、小结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七、数学课的要求1、听到第一遍铃声,应迅速进入教室坐好,停止讲话,静候老师上课。52、课前准备四样:数学书、课堂练习本、草稿本和文具,并将其放在课桌上,课桌上不要放与本节课无关的东西。3、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4、座姿端正,两手交叉放平,两脚平放到地面,背挺直,眼睛看黑板,不得东倒西歪!5、上课认真听讲,要做到三到(那三到?)。在适当的时候记好课堂笔记。6、独立做题时,边思考边做记号,不要在书上乱涂乱画,打草稿。7、举手发言,声音洪亮,语速平缓;若有补充,举手回答,不得随意闲谈,不得乱插嘴,不得左顾右盼。8、严禁上课吃东西、喝水。9、不允许趴睡,确实瞌睡,可主动站起听课。10、课上不明白的,先放一放,继续听课,课下要追问老师。第一单元计划负数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教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它地区的时间等。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单元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法和写法,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单元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单元教学时数:7课时6第1课时认识负数第2课时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第5、6课时单元检测第7课时点评、讲错题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内容:第2~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出示例1:哈尔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海口的温度,补充宜昌16度。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宜昌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引导:宜昌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6℃(+16℃)-16℃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小结并板书:“+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