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复习参考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复习参考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复习资料1-1.人从小到大,身高和体重都在增长,整体各部分比例也发生变化;能力也发生变化。1-2.人的两次生长高峰:第一次从胎儿期到出生后一岁;第二次是青春期;1-3.测量身高和体重要脱掉鞋子、身体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最高处。1-4.记录成长的证据据有:小时候的衣服、鞋子、乳牙、照片、身高、体重等2-1.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10岁开始,男孩稍晚两年。2-2.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2-3.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教科书5页下面)2-4.青春期是人生的一道亮丽风景。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2-5.青春期的卫生知识:正确与异性交往;加强锻炼;少女要注意会阴部、月经期的卫生;不束胸勒腰、穿高跟鞋影响发育;男生不拔胡须;不宜减肥;吸烟酗酒危害大等。2-6.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他(她)将更自觉地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学会用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增强社会角色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和锻炼。3-1.人生可以分为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还可以分为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时期;科学划分七个时期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3-2.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的三种办法是:1)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男孩:(父高+母高)/2*1.08、女孩(父高*0.928+母高);】2)可以根据现在身高预测【现在身高*B+A(A、B通过查表);】3)可以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根据年龄和脚长查表】。3-3.自己长大、父母变老;要关注需要照顾的人群。感受父母和亲人对孩子的疼爱,感觉到自己有照顾老年人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有尊老爱幼的意识。4-1.健康不单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还应是指身体的、心理的以及对社会的良好状态。4-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体格发育增长显著。4-3.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从如下方面做起: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5)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五要素: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复习资料1-1.子女和父母一般都或多或少第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这些特征包含提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1-2.动物也存在着遗传现象,表现在斑纹、五官、神态等方面有相似特征。1-3.植物也存在着遗传现象,表现在种子、茎、花、叶等的形状、位置、颜色等。1-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说明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2-1.子女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成为变异。2-2.形态各异的金鱼是用野生鲫鱼的变异而培育而成的。2-3.“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橘生淮南则为橘(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了生物的变异现象。2-4.10万株三叶草才有一株变异为四叶草,所以四叶草也是幸运的象征,它包含了人生想要的四种东西:爱、健康、名誉、财富。2-5.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成为可遗传变异,如高茎豌豆变矮茎豌豆等;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后天的近视或驼背等。3-1.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利用豌豆探究遗传的秘密。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2001年2月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3-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个特征。3-3、生物体除了父母结合出现变异,其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人工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培育出的品种有: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3-4、生物变异的利弊:①利:新型草莓个儿大、营养高;使用生长激素的奶牛产奶高。②弊:新型草莓保鲜时间短不易储存;含生长激素的牛奶对人体健康不利。只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第三单元《进化》复习资料1-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1-2.恐龙是以往从未发现的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1-3.我认识的恐龙有:棱背龙、似鸡龙、梁龙、三角龙、霸王龙……2-1.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和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2-2.化石的形成过程:①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②随着时间推移,坚硬组织被沉淀层包围并被矿物化;③数千年后,地壳运动把化石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④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2-3.制作印迹模型过程:①将黏土擀平;②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③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2-4.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石层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2-5.渡渡鸟、奇虾、恐龙等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2-6.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大熊猫、银杏、白鳍豚、蟑螂、朱鹮、水杉、扬子鳄等。2-7.科学家发现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有些相似,其实他们是同一种生物,只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现代马。2-8.科学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出现。如下图:出现时间(时间:大约百万年)最早的鱼类动物500、最早的两栖类410、最早的爬行类345、最早的哺乳类225、恐龙210、原始鸟类150。2-9.科学家发现,海豚的鳍状肢和黑猩猩的手臂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2-10.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解释是:①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长颈鹿长期努力伸出脖子和前肢去吃树上高处的叶子变长并遗传给后代;②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颈短的被环境淘汰,颈长的得以存活繁殖。3-1.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2、达尔文认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存在共同的祖先。3-2.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3-3.达尔文认为,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3-4.达尔文的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3-5.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6.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3-7.分析说明:印度洋南部某岛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你能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吗?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岛屿上经常刮大风,高大植物容易倒、断,只有矮小植物才能生存繁衍后代,这样就形成了“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的现象。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复习资料1-1.蓝色地球是生物的共同家园。1-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的某个生活环境称为生物的栖息地。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1-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一起生活,有的能成伙伴,有的能成敌人;合作关系的生物有: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呵树,鸟和果实。敌对关系的生物有:熊吃鱼,小鸟吃虫,捕蝇草和飞虫。2-1.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为了适应环境的结果。2-2.仙人掌和骆驼适应沙漠的特征是:仙人掌把叶长成针状,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利于在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存储水分和能量。2-3.浅海里生活的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为了水底呵水面的天敌难以发现他们。2-4.斑马身上的条纹作用:①、它在草丛里不易被发现;②、在阳光和月光下身体轮廓变换不定,形成保护色。2-5.给动植物搬家要注意创设适合他们的生存的环境。如仙人掌要创建温室,企鹅要创建冰屋。3-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3-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3-3.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3-4.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分解者。3-5.生物界中分解者能将消费者的粪便和尸体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使物质在大自然中形成循环。3-6.生物之间的取食关系很复杂,存在许多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3-7.人类大量喷洒农药、排放废水废气,污染物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4-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4-2.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4-3.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喷洒农药等。4-4.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种类。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4-5.保护生态平衡、珍惜动物的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制作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4-6.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复习资料1-1.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看不见它,但能感觉到它。1-2.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1-3.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动。1-4.我们生活中各种能量的作用:光能使植物生长;热能将水烧开;电能使电灯发亮;食物中的化学能是我们运动。声能使纸片振动。1-5.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2-1.能量的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2-2.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光能呵声能;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烧花生米是化学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3-1、能源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3-2、像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能量是不可再生的叫做不可以再生性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以再生的能源叫再生性能源。3-3、世界与中国能源枯竭时间对照表:(单位:年)煤炭石油天然气世界2274061中国11620.249.33-4、制作小水能的步骤:①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得槽里做成水轮。②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侧面钻两个孔。③将两根牙签推压进软木塞两端,装进瓶里。④把瓶子安放在玻璃盘上,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4-1、生活中浪费能源的行为:日益增多的机动车、长明的路灯、空调温度的不当设置等。4-2、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荧光灯更节能。4-3、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目前太阳能已扩展到了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4-4、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海洋潮汐被称为“蓝色的煤海”。生物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中,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越往里面温度越高。还有核能、生物能、水能、风能、沼气能等。5、地热发电时开发地热能的有效途径。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复习资料1-1、“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就是把知识拓展开。1-2、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瓶子,瓶子里德小草会比其他草长得快长得高,因为瓶子里德温度较高。1-3、瓶子吹泡泡的实验是利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1-4、气垫船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复习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