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初中数学人教版平行线汇总复习
知识精点:在本节的学习中,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概念,探究命题的构成,加强自己几何说理的能力.本节的主要概念有:1.平行线的三条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2.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3.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重、难、疑点:重点:平行线三条性质、平行线的距离和命题的概念.难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和综合运用.疑点:命题与肯定句、疑问句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典例精讲例1(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如图所示,已知DE∥BC,∠1=∠2,试说明CD是∠ECB的平分线.方法总结:由平行线性质得到恰当的角之间的关系,为说明结论成立提供依据.举一反三如图,已知AB∥CD,EF交AB于点H,交CD于点G,试判断∠1与∠2是否相等.例2如图,已知∠1=∠2,∠3=∠4,∠5=∠C,证明:AB∥DE.举一反三如图所示,已知∠1+∠2=180°,∠A=∠C,AD平分∠BDF,求证:∠EBC=∠DBC.例3如图,∠ACD=∠BCD,DE∥BC交AC于E,若∠ACB=50,∠B=76°,求∠EDC及∠CDB的度数.举一反三如图,已知∠ECD=∠ABC,问∠A+∠B+∠ACB等于多少度?并说明理由.例4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如果是,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平角的一半是直角;(3)连接AB;(4)两个正数之和必为正数;(5)取AB的中点M.举一反三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经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如果,那么a=bD.相交线和平行线解:D例5将下列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其直假.(1)同角的补角相等;(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两个锐角的补角相等;(4)同旁内角互补;(5)正数与负数之和为正数.方法指导:分析命题的含义,找出题设和结论,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解:(1)如果几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几个角相等;是真命题;(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等;是真命题;(3)如果几个角是两个锐角的补角,那么这几个角相等;如130°是50°角的补角,120°是60°角的补角,但130°≠120°,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4)如果两个角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显然,只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才互补,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5)如果一个数是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那么这个数为正数;显然,如+5+(-8)=-3为负数,所以此命题为假命题.方法总结:将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要先弄清语句的含义,分清题设和结论,改造后的句子要语句通顺,不能改变命题的意义;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要运用和该命题相关的知识来作出判断,对于假命题,给出一个反例即可说明其为假命题.举一反三(黄冈市中考题)命题:(1)对顶角相等;(2)三条直线每两条直线都相交,最多有6对对顶角;(3)等角的补角相等;(4)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对顶角.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解:D例6如图,已知AB∥DE,∠B=40°,∠D=56,CF平分∠BCD,求∠DCF的度数.举一反三如图所示,∠ABC=120°,∠BCD=85°,AB∥ED,试求∠EDC的度数.11.如图5-3-15,已知AB∥CD,∠BAE=∠DGF,求证:∠E=∠F.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人教版平行线汇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9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