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一.目标要求:(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3)知道春秋时期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4)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基础知识:(自主识记检查部分)1、_______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启继禹位标志着________制代替了________制。2、约公元前1600年,商________战胜________,建立商朝。________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又称______朝。商朝最后一个国王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经过________之战灭商。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公元前______年,西周灭亡。3、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________、________等,封他们为________。诸侯必须服从________的命令,向天子交纳________,平时________,战时____________________。4、东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晋文公是通过________之战成为霸主的。战国七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公元前________年,商鞅在_______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通过变法,________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统一国家的建立(二)一、目标要求:(1)认识秦统一的意义;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评价汉武帝;(3)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稠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二、基础知识:(自主识记检查部分)(一)秦王扫六合1、从公元前__________年至前__________年,秦王__________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2、秦朝统一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_,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__________。中央政府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___,分天下为__________郡,郡下设__________。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3、秦灭六国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了__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统治;(2)经济:秦始皇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统一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开发那里经济,兴修__________,沟通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3)文化:废除原来__________的文字,把_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发布__________,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________的都要判处死刑。秦始皇在咸阳活埋一批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史称“__________”。(5)军事:针对北方__________的进扰,秦始皇命大将__________反击匈奴,夺取__________,并把内地民众移居那里垦田戍边;并让__________负责,修筑了西起_______东到_________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4、秦统一的意义: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各地区经济3文化交流。(二)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1)政治上:接受__________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__________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__________;(2)思想上:接受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排斥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3)文化上:武帝还大力推行__________教育,在长安举办__________。大学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西,即今天__________和更远的地方,称为__________。汉武帝时,曾在公元前__________年和公元前__________年两次派出__________出使西域。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__________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________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____________的一部分。2、“丝绸之路”是指从_________出发,通过_________、今_________,至_________,再转到__________。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北方统一: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_______族,建立了_______,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②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的交往,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上相互影响,_________已经成为趋势。③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孝文帝进行了改革。(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4①迁都________;②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_____、_____改革;③主要的改革措施:迁都以后,主要的措施包括:(1)说_____语,穿_____服改____姓;(2)鼓励与汉族_____;(3)采用汉族的_____;(4)学习汉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作用(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是统治阶级为了适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主动采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措施,为以后隋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四)一、目标要求:(1)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知道“开元盛世”;(2)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3)了解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二、知识梳理(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重视生产,减轻赋税劳役;2、提倡节俭;3、合并州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________和________被称为“房谋杜断”,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二)武则天:(1)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2)改唐为_____;(3)人称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三)“开元盛世”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1、政治清明:(1)任用贤能(任用________为宰相),“励精图治”。(2)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地方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3)提倡节俭,烧毁宫内珠玉锦绣。2、经济繁荣:(1)农业:兴修水利,发展农耕。________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蔬菜品种大都从________传入的,________之风全国盛行,制成________犁和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2)手工业:丝织业和陶瓷业发达,5越窑________瓷,邢窑________瓷和________最为有名。(3)商业:长安为国际性大都市,________是居民住宅区,________为繁华的商业区。(四)隋唐科举制1、形成时期——隋。(1)________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2)________设置进士科。2、完善时期——唐。(1)唐太宗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扩充圆学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2)武则天开设殿试和武举。(3)唐玄宗时以诗赋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3、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五)对外友好往来: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2、玄奘西游。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五)一、目标要求: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2、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然建立元朝的史实。二、自主识记1、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在江南地区推广,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_______的产量在宋朝居首位,棉花的种植由_______、________扩展到_______。2、________丝织“号为冠天下”,________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________成为著名的瓷都,宋朝的________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临海的________、________等地,造船业发达。3、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四川地区出现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从________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最后完成。5、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1271年,__建立元朝,定都________,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和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都始于________朝。6三、知识梳理(一)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北方:(1)原因:①南方少战乱,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②自然条件的变化。(2)表现:占城稻的引进;苏州、湖州成为主要粮仓;棉花的推广;茶树的栽培。2、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蜀锦;棉织业;兴起于海南岛;(2)制瓷业:江南地区;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3)造船业。3、商业:(1)繁华的都市——开封、杭州;(2)海外贸易:①著名商港——广州、泉州;②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③交子的出现。4、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二)宋与辽、西夏和金并立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2、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契丹改国号为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3、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4、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5、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6、北宋时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7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7、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三)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草原。2、1271年,忽必然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然就是元世祖,1276年,南宋灭亡。3、元世祖时期:(1)重视农业生产;(2)开凿运河和开辟海运;(3)商业繁荣,大都成为
本文标题: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8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