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初一语文期中试卷(二)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遐(xiá)想模(mú)样撺(cuān)掇跌宕(tà)摇摇欲坠(zhuì)B、酣(hān)睡自诩(xǔ)憧憬(jǐng)镌(jùn)刻眼花燎(liáo)乱C、愧疚(jiū)撷(xié)取摒(bǐng)弃忌殚(dàn)势不可当(dāng)D、纠葛(gé)鬼祟(suì)归省(xǐng)簸箕(bò)陈词滥(làn)调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多么美丽啊!梅中的小竹林。B、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建筑。C、明天的班会活动是学生主持?还是老师主持?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参加接力赛的各班精英像白驹过隙....一般飞奔出去。B、这么好的天气去旅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C、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扬州,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D、看着滑稽演员精彩的表演,台下观众都忍俊不禁....地笑了。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习,我深刻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B、他的谆谆教导时时回响在我耳边。C、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D、我并没有否认中国共产党没有救中国。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繁星》写作上显著的特点是:由实到虚,虚实结合。B、《郑人买履》中的人物对话更深刻地揭示出郑人固执、迂腐的心理,增强了故事的讽刺意味。C、雨果,19世纪前期英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以“问”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上阕问天,下阕问月。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该入的一项是:()(3分)3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____2A、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B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DD、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42分)一、积累运用(共21分)7、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bān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páo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8、默写(10分)⑴,松间沙路净无泥,。⑵,冷露无声湿桂花。⑶青山有幸埋忠骨,。⑷,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⑸《赤壁》中发表议论的两句诗句是:,。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词句是:,。⑺、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9、仿照前半句的形式续写句子:(4分)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名著阅读:(3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汤姆的形象。答:二、阅读理解(共51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次北固山下3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请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诗歌颔联所展现的景象。(2分)12、结合全诗请你赏析诗歌的颈联。(3分)(二)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乙)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1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6分)⑴遽.契其舟()⑵是.吾剑之所从坠()⑶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⑷不亦惑.乎()⑸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⑹人问其故.()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答:⑵此任物,亦必悖矣!答:15、你觉得乙文中过江者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分)答:16、两则寓言从讽刺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三)阅读《端午日》课文片段,完成17-20题。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4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17、语段主要写了什么场面?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个场面的?(4分)答:18、语段中,对人物的刻画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答:19、如果你是活动的参与者或是观众,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50字左右)(3分)20、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你能说出除端午节以外的一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吗?并写出与此节日相关的一句诗句。(3分)答:(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21-24题。(16分)行走的爱因为工作忙,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母亲家了。那天,我开车去一个村庄采访,结束时已近黄昏,晚上又有朋友约着吃饭。走到一条僻静的沙石路,远远地,我看见一个矮小的身影,近了,看清是一位老人,佝偻着腰,拄一根拐杖,走起路来十分吃力。我落下车玻璃,说,大爷,你去哪儿?要不要我捎你一程?老人耳朵有些背,明白了我的心意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得很感激。我下车,扶他在后座上坐下。车启动,我才知道我犯了一个错误,老人要去的村子跟我并不顺路,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可我已经不能把他放下了,只好掉头加速前进,边走边和他拉着家常。他说,他是去看女儿的,从昨天早晨一直走到现在,也不知怎么回事,这路走起来就这么长。昨晚,他就在一间破屋地下蹲了一夜。我有些惊讶,心想:这雷锋还真当着了,要是寒冬腊月,还不得把老人冻死?我回头看了他一眼,大声说,大爷,您是迷路了,这样走下去再走十天也到不了您女儿家5的。老人眯缝着眼,微微的笑着,不住的说着感谢话。我说,您女儿家没有电话吗?怎么不叫她来接您呢?您这么大年纪,真走丢了可怎么办呢?这一问不打紧,老人干裂的嘴唇动了两下,眼窝里就噙满了泪水。他说女儿病了,家里的人都瞒着他。他一共有六儿一女,女儿最孝顺,每半月必定回来看他跟老伴一次,这次两个月没回来了,他生了疑,后来就偷着听孩子们说话,知道女儿查出得了那种不好的病。他说的不好的病我知道,就是癌症。他怕女儿突然死去,见不到女儿一面,所以就瞒着家人跑出来了,谁知却迷了路。我不由得一阵感慨,说,大爷,您这么一声不响地走了,家里人不知道该多着急呢。您知道家里的电话吗?我先跟他们说一声。他摇了摇头。一个小时后,到了老人说的那个村庄,很顺利我找到了他的女儿家。他的女儿五十多岁,看上去气色还好。老人一下车,扔掉拐杖就向女儿跑过去,一把抱住她,老泪纵横。女儿一边抚着他的肩膀,一边用疑惑的眼神问我怎么回事:你怎么把他送到这里的?我家里出了什么事吗?我把事情的原委简单解释了一下,说:“你爸为了来看你,走了两天,昨晚还在一间破屋地下蹲了一夜呢。”女儿听了顾不上谢我,抱住老人的肩膀,失声痛哭,说:“爸爸,我没事,真的没事,我给你看病例,医生说只要动个小手术,就没事了,真的,爸爸,我没有骗你……”老人不信,推开女儿,左看看,右看看,哽咽着说不出话。边上围过几个人,也上前劝慰老人,帮着他女儿解释。我悄悄发动引擎,走了。走出很远了,我的眼前还是闪现着刚才的一幕。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我拿出手机,辞掉了跟朋友的约会,拨通了父母家的电话。我说,妈妈,是我,你在家等我,一会儿我回去看您和我爸。(摘自《读者》)21、对于老人的这种行为,“我”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22、你如何理解文题“行走的爱”?(2分)答:23、文章开头似乎与“父爱”无关,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答:624、结合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父亲的形象。(3分)答:25、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我们一生都享不完的财富。而平时我们只是享受、索取,而缺少付出、回报。看完本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请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谈谈你的感受。(100字左右)(5分)三、作文(共60分)26、跨入中学的大门,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校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结合初中学习生活,以“生活因_______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拼搏、追求、奋斗、学习、合作等)(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班级名、人名。
本文标题:初一期中试卷(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3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