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出师表复习及邹忌讽齐王纳谏1答案
1出师表》一、重点词语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2、当奖帅..三军()3、臣本布衣..:()4、躬.耕于南阳()5、后值倾覆...值:()倾覆:()6、以光.先帝遗德()7、恢弘..志士之气()8、引喻失义.()9、宫中府中....宫中:()府中:()10、论其刑.赏()1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开张圣听..()12、陟.()罚.()臧.()否.()13、夙夜..忧叹()14、庶竭驽钝..()15、攘除..奸凶()16、以彰.其咎()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18、以咨诹..善道()19、察纳雅.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1、作奸犯科....()22、猥.自枉屈()二、理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1分)。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②。八、重点语句翻译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2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1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九、课文内容理解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外”指;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和。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3、文中“先帝”指,“陛下”指。“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和。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十、开放性试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2、本文的成语及名句: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2)七擒:(3)东和:(4)北拒:(5)收二川:(6)排八阵:5、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哪些做人的道理?6、本文虽为“出师且”,但很少谈出师,而是用大量篇幅规劝后主修明政治,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请以“报答”、“启发”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表达出诸葛亮情辞恳切,肝胆照人的思想感情。报答,;启发,。7、结合本文及《三国演义》的理解,你认为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称颂的原因是什么?20.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21.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22.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323.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六、扩展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4、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这条“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5、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说明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17.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18.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表明无意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之恩。19.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作者自述本志,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北伐建议20.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21.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22.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23.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六、扩展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答案要点:(1)、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2)、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2、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要点:(答任意一点)(1)、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2)、他准确地掌握当时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可见他深懂治国之道。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4、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这条“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答案要点: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4盛,公司持续发展。“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5、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答案要点: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诸葛亮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说明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说明了诸葛亮出身平民,淡泊名利,不求荣华富贵。为下文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茅庐做铺垫。3、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可以体会出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患难与共共同创业的艰辛和尽忠先帝,兴复汉室的决心。4、作者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蕴含着对后主怎样的期望?让后主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树立信心,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使国内政治修明,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5、本文是写给后主刘禅的,但作者在文中却多次提到“先帝”有什么作用?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6、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不是,因为本文的重点是想通过这篇奏章让后主认清形势的严峻励精图治使国内政治修明,使北伐有一个巩固的战略后方,所以提建议的内容是本文的重点,而不是文不对题。7、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2)刘备希望后主对善事要聚沙成塔,终成大善;对坏事要防微杜渐,严格自律。成为让人敬服的贤德之人。3、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出师表答案二、文学常识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后世称其为武侯。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三、语音妄自菲.()薄崩殂.()陟.()罚臧否.()性行.()淑均长.()史猥.()咨诹.()善道四、通假字1、必得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疏漏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选拔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五、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2、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刻今指四季中一个季节七、一词多义5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2)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2、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2)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八、重点词语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2、当奖帅三军(激励)3、臣本布衣:平民。4、躬耕于南阳躬:亲自。5、后值倾覆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倾覆:兵败。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8、引喻失义义:适当,恰当。9、宫中府中宫中:皇宫中。府中:朝廷中。10、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11、论其刑赏刑:罚。1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开张圣听..圣明的听闻13、夙夜忧叹夙夜:早晚。14、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15、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16、以彰其咎彰:表明。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18、以咨诹善道咨诹:询问19、察纳雅言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本文标题:出师表复习及邹忌讽齐王纳谏1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8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