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6.4数据的离散程度
汉中市陕飞二中导学案第__期八年级数学课题6.4数据的离散程度(2)上课时间2013-12主备审核使用人八()班学习重点进一步掌握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求法;学习难点会用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求法;2、会用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做出判断。3、根据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大小对实际问题作出解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回顾:什么是极差、方差、标准差?方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一组数据的方差与这组数据的波动有怎样的关系?(2)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①1,2,3,4,5;②103,102,98,101,99。【自学探究】1:课本P152页,如图是某一天A、B两地的气温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进行计算,说说A,B两地这一天的气温的特点?(2)A地这一天气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B地呢?与你刚才的看法一致吗?(建议:数据太多,可写出公式即可)【合作交流】某校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选手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跳远比赛,该校预先对这两名选手测试了10次,测试成绩如下表:12345678910选手甲的成绩(cm)585596610598612597604600613601选手乙的成绩(cm)613618580574618593585590598624(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甲、乙这1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3)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各有什么特点?(4)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cm就很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5)如果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610cm就能打破记录,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小结】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对方差的大小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达成共识)。【课堂检测】1.某校拟派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对甲、乙两名跳高运动员进行了8次选拔比赛,他们的成绩(单位:米)分别如下:甲:1.70,1.65,1.68,1.69,1.72,1.73,1.68,1.67。乙:1.60,1.73,1.72,1.61,1.62,1.71,1.70,1.75。(1)甲、乙两名运动员的跳高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他们哪个的成绩更为稳定?(3)经预测,跳高1.65米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取跳高比赛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若预测1.70方可夺得冠军呢?2.为选派一名学生参加全市实践活动技能竞赛,A、B两位同学在校实习基地现场进行加工直径为20mm的零件测试,他俩各加工的10个零件的相关数据依次如下图表所示(单位:mm)。根据测试得到的有关数据,试解答下列问题:(1)考虑平均数与完全符合要求的个数,你认为__________的成绩好些。(2)计算出S2B的大小,考虑平均数与方差,说明谁的成绩好些。【作业布置】【课后反思】平均数方差完全符合要求个数A200.0262B20S2B5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6.4数据的离散程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7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