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姓名:唐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旅游管理指导教师:薄湘平20071018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作者:唐敏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薄湘平.唐敏.KoosKrabbendam.BOXiang-ping.TANGMin.KoosKrabbendam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4)如何评价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是区域旅游业进行旅游规划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基础和出发点.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以竞争力理论、旅游系统理论等为依据,从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业绩、竞争潜力3个层面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应用,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的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可以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2.期刊论文樊忠涛.FanZhongtao基于SWOT分析的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甘肃庆阳市为例-绥化学院学报2007,27(3)SWOT分析法是在进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和研究工作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庆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庆阳市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3.学位论文王海燕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差异分析——以新疆八个地州为例2007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差异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新疆八个地州的旅游业竞争力水平进行量化比较,提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文章通过对中国旅游业和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阐明了新疆各区域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共同获取可持续性竞争力的紧迫性。分析并总结了与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差异分析相关的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等基本概念,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学科知识基础。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由驱动因素组成的旅游系统构成图,总结了旅游系统的特征,并提出影响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产生差异的因素有旅游资源条件、旅游需求状况、旅游企业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环境条件以及区域政府支持状况。随后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原则构建了评价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理论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问询的方法以及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立了一套适合新疆的实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问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吐鲁番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以及和田地区的旅游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指标体系的得分值和排序体现各区域的竞争地位,找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尝试提出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一系列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旅游系统由旅游需求系统、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出行系统和旅游支持系统所构成。2.影响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主要系统因素有旅游资源条件、旅游企业条件、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旅游环境条件和景区区位条件。3.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实证分析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别是旅游资源条件占39.70%,旅游企业条件占25.40%,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占12.86%,旅游环境条件占10.71%,景区区位条件占11.33%。4.八个研究区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排序从前到后依次是吐鲁番地区、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伊犁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田地区。4.期刊论文孙立锋.陈立人.邱云美资源整合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丽水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在对丽水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重塑区域旅游形象,整合山水风光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大旅游,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素质等措施,从而促进丽水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5.期刊论文温碧燕.WenBiyan区域旅游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实证-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提出一个包含旅游竞争潜力、现实竞争力和竞争影响力3个构成成分的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并使用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索区域旅游竞争力获得和提升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和区位条件是目的地获取和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而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都会产生重要影响.6.期刊论文聂献忠.NIEXian-zhong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加强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是优化区域旅游业空问结构、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和促进区域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模式往往受基础要素(资源、要素等)、市场要素、外部性(政策、税收等环境)等因素影响.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根据指旅游产业集聚的来源或者要素匹配方式,划分为资源导向型集聚即旅游业在旅游资源密集区集聚过程、市场导向型即在客流市场推动、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带动,以及政策引导型集聚即由于政策促进而形成的旅游空间集聚模式.7.学位论文张文文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的系统动力学研究2006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区域旅游理论和实践体系,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并结合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京津冀区域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进行模拟分析,以此诊断未来五十年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针对课题的特点,采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规范分析与模拟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区域旅游以及区域旅游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与本文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统计学等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使这些理论融入到了本文的研究体系中。其次,从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出发,得出京津冀发展区域旅游具有区位、资源、客源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突出表现就是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有待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的来解决未来京津冀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再次,以系统动力学原理为基础,建立起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的数学模型,并创造性的利用MATLAB的Simulink构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得出京津冀旅游业发展的模拟结果,这些模拟结果勾勒出了京津冀未来五十年的发展状况,这在有关区域旅游的研究中是首创性的。最后,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从优化京津冀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京津冀旅游设施体系建设和搞好京津冀区域旅游市场规划等的具体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京津冀以系统、整体、互补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以京津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科学系统地发展区域旅游业,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体系。8.期刊论文聂献忠.NIEXian-zhong国内外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研究综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是以旅游产业链或价值链为纽带,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各旅游业要素的有效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的空间形态和组合特征以及一定旅游服务功能和综合经济效应的旅游区的动态过程.本文通过整理回顾国内外区域旅游业集聚问题研究成果、研究领域及其应用,重点分析在旅游资源集中基础上的旅游要素集聚、游客流集聚和旅游产业集群等主要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加强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研究、加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旅游竞争力提升和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可行性建议.9.学位论文李敏基于旅游视角的城乡旅游互动开发研究2007随着区域旅游合作的不断兴起,作为典型的区域旅游空间系统,城乡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成为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城乡区域旅游业的互动开发凸显了其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对国内外区域及城乡旅游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本文提出了旅游流双向流动的城乡旅游系统,并结合该系统对我国城乡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我国城乡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我国城乡旅游的发展现状表明,同一区域内的城市和乡村在旅游功能及旅游发展水平方面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互补之处。正是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城乡旅游的发展得以互动,而且,通过互动中城乡旅游流的双向流动来促进城乡旅游系统的不断融合和协调发展,这有助于实现城乡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以旅游系统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城乡统筹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双向流动的城乡旅游流体系,从旅游市场体系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提出城乡旅游的互动开发模式,并对模式运行的支持系统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以期通过城乡旅游的互动开发更好地发挥城乡旅游系统的功能,促进城乡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及演绎推理等方法对城乡旅游的互动开发进行研究。作者认为,由于城乡旅游的互动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与动力,我国城乡旅游的互动开发也应分阶段进行。对于城乡统筹度及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城乡区域,在城乡旅游系统下,通过采取旅游互动开发的具体模式,促进旅游流的双向互动,可以更好地发挥城乡旅游系统的功能,以实现城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城乡旅游互动开发研究是对城乡区域旅游合作的初步探索,希望能为城乡旅游的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0.期刊论文李东和.叶晴.肖舒羽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目的地居民参与问题研究-人文地理2004,19(3)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投资商、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如何在新的一轮旅游资源开发中更多地考虑目的地居民的利益,并保证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十分迫切.文章认为,积极引导目的地居民充分而合理地参与区域旅游业发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文章从经济、社会和资源保护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目的地居民参与的必要性,提出了目的地居民参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三个层次,对目的地居民更好参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机制系统进行了初步构建.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3b27db3-d9da-43c0-8451-9dce004a4931下载时间:2010年8月10日
本文标题: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