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北京红小豆市场的调查
北京红小豆市场的调查【摘要】小豆起源于我国,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除个别高寒山区外,各地均有种植,主要产区集中在东北、华北及黄淮地区,近年来以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西、江苏、河南、山东等省份种植较多。我国种植的小豆类型包括红小豆、白小豆、绿小豆、黄小豆、黎小豆等。但种植面积较大且在国内外贸易中起较大作用的为红小豆,占到了小豆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关键词】红小豆国际国内市场一、引言1红小豆进出口小豆特别是红小豆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销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亚洲地区,近年来也少量出口到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及非洲等地。据统计,1986-2005年间我国红小豆出口量在2.5-11.86×104t之间,平均为5.9×104t。最高年份1994年达到了11.86×104t。每吨销售价格为457-529美元,最高价格可达1100美元。其中2004年出口6.9×104t,占全国粮食出口总量的1.17%,居出口粮食作物的第8位,平均出口价格为769美元/t,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出口额0.53亿美元,占全国粮食出口总额的4.08%,居出口粮食作物的第6位。2005年我国红小豆出口年均价格为745美元/t,出口量约为5.26×104t,2006年1-9月份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平均仅为471美元/t,出口量为3.94×104t。2国际红小豆对日本出口数量减少是目前我国红小豆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我国红小豆对日本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减少的原因是自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对进口农产品实行“肯定列表制度”,抬高了绿色贸易壁垒,检验门槛提高对我国红小豆出口带来不利影响。日本是我国红小豆主要出口国,每年对红小豆需求量约10×104t,本国产量约7×104t左右,年进口量一般在3×104t左右,如遇日本小豆减产,进口量随之增加。其中90%来自中国,约3000t从美国、加拿大等地种植返销到日本。我国出口日本的小豆以河北的天津红小豆、黑龙江的宝清红等最具盛名,此外还有唐山红、东北红、陕西红以及江苏的启东大红袍。近年来,由于“冀红”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冀红系列”品牌在日本市场上呈上升趋势。此外,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加糖小豆馅4-5×104t,由于不受配额限制,近年来急剧增加。日本对红小豆实行进口配额管理。每年4月、10月分两次发放进口配额,进口配额只发放给多年有一定红小豆进口业绩的40多家本国商社。若其他商社想经营,需缴纳450%的进口关税。中国出口日本红小豆具有地理优势,但商品质量是制约出口数量和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高我国红小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外贸及粮油公司根据外商的要求,提出了红小豆出口商品品质规格:①生产年。②含水量13.5%。③杂质率0.5%。④不完善粒含量3.0%。⑤外观色泽。天津红:籽粒短柱形、一头齐、朱砂红色;唐山红:籽粒椭圆形、深红色、色泽鲜艳;一般红(中国红):籽粒均匀、红色、色泽鲜艳。⑥筛下物。天津红4.0mm筛下物不超过1.0%;唐山红4.2mm筛下物不超过1.0%;一般红(中国红)4.2mm筛下物不超过1.0%。⑦无隔年产品及异色粒。韩国是我国红小豆第二大出口国,韩国本国红小豆产量约1.5×104t,年招标进口2×104t左右。1994年以前,台湾红小豆和泰国红竹豆都对韩国出口,1994年以后国内出口企业通过努力抢占了韩国市场。韩国对红小豆进口实行政府招标,招标是依据韩国政府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开招标,取价低者中标。韩国政府进口招标制度,尤其在付款方式、检验条款上存在着诸多不平等的贸易做法。它的付款方式为货到目的港经韩政府检验合格后,先付90%的货款,另10%要由政府指定检验机构再行检验,常常因一些项目没有确定的标准,而造成10%的货款不能返还3国内红小豆市场我国红小豆大多经过天津港口和大连港口出口,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各省份是我国红小豆传统出口地区,其中河北省是近年来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2004年河北、辽宁、吉林分居出口省份的前三位,合计出口数量为4.29×104t,约占全国总出口数量的70%,其中河北省为3.09×104t,约占50%;2005年河北、辽宁、吉林仍居出口省份的前3位,合计出口数量为3.75×104t,约占全国总出口数量的71%,其中河北省为2.52×104t,约占48%;2006年1-9月份河北、黑龙江、天津分居出口省市的前3位,合计出口数量为2.67×104t,约占全国总出口数量的68%,其中河北省为1.93×104t,约占49%。二、红小豆开发与利用红小豆为高蛋白、低脂肪、医食同源作物,据测定,红小豆蛋白质含量为16.9-28.6%,总淀粉含量为41.8-59.9%,并且蛋白质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含量是禾谷类作物的2-3倍。另外,红小豆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如通便、利尿、和血排脓、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等功效,对心脏病和肾病也有疗效。每天吃适量小豆可净化血液,解除心脏疲劳,因此红小豆被誉为粮食中的“红珍珠”,既是调剂人们生活的营养佳品,又是食品、饮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红小豆以原粮或半成品形式大量用于食品中,特别是东亚和西式甜食中,如用豆沙作馅的面包圈、豆沙包、春卷、冰激凌、果冻等。红小豆在我国以直接食用为主,用红小豆与大米、小米、高粱米等煮粥做饭;与小麦面、玉米面、大米面、小米面等掺和配成杂面,能制作多种食品。近年来,随着城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红小豆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食品加工和饮食业中用途越来越广泛,可作小豆羹、豆沙包、炸糕、小豆水晶包、什锦小豆粽子、小豆冰激凌、小豆雪条、多种中西糕点的夹馅及制品、沙仁饼、豆沙糕、小豆春卷、小豆羊羹、奶油小豆蛋糕、玫瑰豆沙糕等,还可作小豆香肠、粉肠以及咖啡和可可制品的填充料。近年来,大粒红小豆还用作小豆罐头等。但总体来说,小豆加工在我国处于初级、小规模、家庭作坊式阶段。在国内外市场上还没有名牌产品,市场占有量很小。在大多数亚洲国家,红小豆的消费趋势与类型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日本是红小豆的主要消费国之一。日本的红小豆消费可分为以下几种:湿豆沙(在日本叫“an”)占68.9%,罐头占12.8%,煮熟籽粒2.4%,其它15.9%。大约30%湿豆沙用于制作冰激凌。日本的红小豆消费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三个社会趋势,即人口老龄化、日益增加的对健康的重视和较高的生活水平所造成的。日本的小豆消费类型一般与年龄及季节有关,年轻的工作妇女是小豆甜点心的主要消费者;果冻(日本叫yokan)等主要在夏季由年龄在55-65岁之间的老人消费。红小豆在日本一直作为副食品(点心)的原料,其中豆沙是主要的原料。制作豆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干燥的红小豆磨成豆粉,用筛子除去豆皮,加工成细干粉;而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是湿加工,其方法是先将红小豆浸泡,并用水煮软,将煮软的红小豆粒磨碎,然后将磨碎的红小豆放入冷水中,使种皮与淀粉(豆沙)分离,用不同筛目的筛子或其它方法将豆皮除去,最后将所得的豆沙干燥,以备制作各种食品。在日本新鲜的湿豆沙叫作“ann”,而干豆沙叫作“sarashian”。小豆煮软后,还可以将豆子磨碎,再用离心机将纤维等物质除去,剩下部分用水进行第二次浸洗,压碎,然后得到豆沙。这种豆沙可与糖揉合,做成甜食或干燥后磨成粉,贮藏备用。在日本将小豆用糖水煮熟后制成罐头,叫“amanatto”。三、红小豆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红小豆是我国传统出口农产品,在粮食出口创汇中具有重要作用。“天津红小豆”、“宝清红”等名牌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享盛誉,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优势产品。但目前我国红小豆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科研滞后,品种老化,商品率低下由于红小豆生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红小豆科研与大宗作物相比差距很大,优良品种缺乏,普及率低,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较小,生产与贸易中用种多而杂,并以农家品种为主,混杂退化十分严重,籽粒大小、粒色、粒型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产量,也影响了商品质量,致使优质率和商品率低下,严重阻碍着红小豆产业的发展。2产后加工技术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销脱节,产业化进程十分缓慢长期以来由于用于红小豆产品开发的资金有限,专业人员缺乏,生产设备落后,难以实现大规模乃至集约化生产,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初级加工上,出口商品类型单一,多以原粮出口为主,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滞后,存在着生产分散、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等缺陷,深精加工几乎为零,极大地制约了价格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空间的拓展。加之市场体系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生产、加工、销售等单位之间缺乏信息交流、产销脱节、生产盲目性大、市场价格不稳,限制了其经济效益的发挥,产业化进程十分缓慢,也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红小豆产业的发展。3小规模、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方式,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以来,各级部门一直对红小豆生产重视不够,国家无具体计划,处于自发自产自流状态,未能实现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新品种推广、基地建设、商品开发的产业链条仍没形成,产、销分离,市场不稳,影响农民收入和种植积极性。4生产水平低,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削弱了竞争优势目前仍然采用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栽培技术落后,田间管理粗放,管理措施不符合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绿色规程,没有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致使“绿色壁垒”易削弱我国传统出口农产品资源型、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另外,我国杂豆育种工作起步晚,加之研究队伍不稳、经费缺乏,育种进度缓慢,先进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尚未形成,与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的育种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四、红小豆产业优势与发展策略红小豆无论在传统农业,还是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上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红小豆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点品种。例如,2004年全国出口粮食590.62×104t,创汇总额13.04亿美元,其中出口红小豆6.9×104t,创汇0.53亿美元,已成为我国粮食出口中第8大创汇农产品。其中天津红小豆、宝清红小豆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名牌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享盛誉。其次,红小豆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不可替代的的重要特色作物。红小豆具有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抗旱、耐瘠,适应性强、易于种植管理等特点,非常适宜生态条件较差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东北、西北部分地区是我国红小豆主产区域,红小豆种植区大多是土壤贫瘠,生产条件差,经济落后,种植小豆已成为部分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另外,红小豆生育期短、植株较矮、固氮耐荫,适应范围广,能与玉米、谷子、小麦等多种农作物和幼龄(果)树间作套种或复种,是抗灾救荒的理想作物,轮作换茬的好茬口,在种植业资源合理配置中是不可缺少的特色作物。此外,红小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及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医疗功效,更重要的是我国红小豆多产于污染少、虫害轻、农药使用少的山区丘陵地带,安全性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国内消费亦呈上升趋势。我国红小豆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培育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及配套技术为技术依托,通过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商品加工、出口等系列环节相关项目的研究、技术组装与应用,实现生产标准化、品种优质化、种植区域化与经营产业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红小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组织联合攻关,建立红小豆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由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科研水平和实力的科研院所牵头,整合国内现有科研优势力量,组成联合攻关协作组,搭建红小豆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协作组根据产业链条中各环节的技术需求,协作攻关,支撑引领产业发展。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红小豆产业发展针对我国红小豆科研力量薄弱的现状,首先必须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品种选育上要高产、优质、抗病并重。栽培技术方面,重点研究与新品种配套的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规避绿色壁垒技术、无公害或有机生产技术体系,以改善杂豆品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对国内外优良品种和种质的引
本文标题:北京红小豆市场的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3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