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制冷学报稿件修改具体格式要求2011
总的要求1)在摘要和正文中不应使用第一人称,如:“本文”、“本研究”、“我们”等。2)名词术语应统一、规范。3)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符号、化学元素符号、单位符号等。4)返回的修改稿的文件名应该是“(编号****)论文题目(修改稿).doc”,并在稿件正文后和参考文献前,请写出大概100字左右的中英文对照的通讯作者简介(只要一位,通讯作者,导师或者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格式如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或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主要研究方向及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等等。例如:通讯作者简介张某某,男(1949-),教授,制冷研究所所长,**市**路65号**大学***实验室,100001,(010)68712345,E-mail:wcrddf@163.com。研究方向:高温热泵和低温制冷系统的优化研究,低温辐射供冷系统的应用研究。现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温工质的热物理性质研究,上海市博士点基金项目——新型替代工质研究等。AbouttheauthorZhangSanqian(1949-),male,Ph.D./lecturer,SchoolofPowerEngineering,NanjingNormalUniversity,78#,BancangStreet,Nanjing,China,210042,(021)88888888,E-mail:wcrddf@163.com.Researchfields:optimizationresearchforhigh-temperatureheatpumpandlow-temperaturerefrigerationsystem,applicationresearchforlowtemperatureradiantcoolingsystem.Theauthortakesonprojectsupportedbythe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theJiangsu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ofChina:LoweringCO2freezingpointtemepratureandapplyingCO2mixturesforcascaderefrigerationsystem.5)有修改意见的修改稿返回时,应该另附一篇关于审稿专家提出问题的回答及修改说明,重点指出文章作了哪些修改。6)中图分类号:请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一般应标明1-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分类号的最后,不加标点符号。例如:中图分类号:TK730.2;O357.5如果你不方便,此栏可由编辑部代为填写。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你只写上这两个栏目的名称即可,内容由编辑部填写。8)论文的前言(或引言)部分,前面不加标题“0引言”或者“1引言”,其余项目依次排列。9)文章如果受到基金项目资助,请把资助项目的完整信息著录清楚,要求中英文对照。10)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一定要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请注意相应标点符号的用法)请注意,为了符合EI收录的要求,请将参考文献中著录中文期刊([J])的条目后面加一个括号,在括号内将此条目翻译成英文,要忠实于原期刊英文名称等写法,不能随便翻译。要求在参考文献中尽量多引用制冷学报上发表过的相关文章11)中英文摘要一定要写的符合科技论文的要求,要写清楚文章所做的主要工作或者得出的主要结论,便于读者一目了然,看到你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特别说明:我刊现入编“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论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等。经本刊录用的稿件将由编辑部统一纳入这些期刊,本刊稿酬包含本刊以及上述数据库的相关作者著作权使用费或转让费等。对于免除版面费的个别作者,与版面费视为相互抵消,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以上数据库,投稿时敬请说明。稿件需要作者修改时,请按约定期限内返回(一般为一个月)并附上包括对审稿专家问题的回答及稿件修改之处的说明,同时严格按照本要求进行格式上的修改,如果超过约定期限两个月无返回者,视为自动退稿,编辑部将不再另行通知。如何标注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产出对于基金项目评价、研究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估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主要基金资助机构均十分关注科技论文的基金类别标注与归属问题。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5年发布“加强对NIH资助研究的存档出版物公共获取的政策”[1],其中建议受资助的论文在发表后12个月须存档于NIH所属的生命科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MC(PubMedCentral);2008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2008年统一拨款法案(修订版)”[2],要求受资助者自2008年5月25日起,向NIH提交项目的申请、建议或进展时,必须标注引用论文的PMC登记号。我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3],“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标注”,并规定中文标注形式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XXXXXXXX(项目批准号)”,英文标注形式为“ProjectXXXXXXXXsupport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可缩写为“ProjectXXXXXXXXsupportedbyNSFC”;“标注位置应在学术论著、鉴定证书、技术资料及其他有效证明材料的封面,或书前扉页,或论文首页等醒目处,或致谢部分”。就期刊论文而言,国内科技期刊大多习惯将基金资助信息作为论文首页的脚注标明,国外期刊则多将其作为“致谢”的一部分。英文科技论文中引导基金资助信息的短语一般为Supportedby……,Supportedinpartby……,Supportedjointlyby……等。基金项目号一般在基金资助机构名称后用括号标注为:GrantNo.xxx。此外,基金项目名称前是否加定冠词“the”也比较随机。对于基金项目类别名称的英文表达,应尽量通过查询相关资助机构的官方网站或文本获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4],有些论文中基金项目的英文表达很不规范,有些作者自己翻译基金项目名称,与规范表达相距甚远,甚至出现错译、误译等现象;有的论文中只标注资助机构而缺失了重要的项目批准号信息;有的却在基金信息中繁琐地列出了受资助的课题或项目全称。项目批准号缺位错位也是较为常见的错误。此外,应尽量避免在同一篇论文的致谢中列出3个以上的基金资助来源,以免给他人造成“拿钱不少,出活不多”的感觉。以下为我国主要科学基金类型的英文表达方式,供读者写作时参考。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通常只需要统一标注“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和项目批准号即可,不必再分别标注“面上项目”(GeneralProgram),“重点项目”(KeyProgram),“重大项目”(MajorProgram)等进一步信息。2)科技部的主要基金类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ationalHigh-TechR&DProgramofChina(863Program);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ationalBasicResearchProgramofChina(973Program);国家科技支撑计划:KeyTechnologiesR&DProgramofChina;等等。其他相关基金名称的英文表达请参见文献[5]。3)教育部的主要基金类型。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重大)资助项目:Key(Keygrant)ProjectofChineseMinistryofEducation;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ResearchFundfortheDoctoralProgramofHigherEducationofChina(缩写为RFDP);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ChinaPostdoctoralScienceFoundation;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ProgramforNewCenturyExcellentTalentsinUniversity(缩写为NCET);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ExcellentYoungTeachersProgramofMinistryofEducationofChina(缩写为EYTP);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rogramforChangjiangScholarsandInnovativeResearchTeaminUniversity(缩写为PCSIRT);等等。4)中国科学院的主要基金类型。中国科学院重点资助项目:KeyProgram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nowledgeInnovationProgram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经费资助:HundredTalentsProgram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资助:SpecialFoundationofPresident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等等。其他相关基金名称的英文表达请参见文献[6]。5)其他代表性基金项目。“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NationalMedicalScienceandTechniqueFoundationduringthe9thFive-YearPlanPeriod;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eijingMunicip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华中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等等。题目、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样例文章编号:0253-4339(2007)04-0000-00制冷学报稿件修改具体格式要求赵某某1王某1张某某2(1中国制冷学会北京100036;2**大学北京100007)摘要研制了一台采用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式冷冻机组,并对该机组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复合吸附剂在加热过程和冷却过程中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72W·m-1·℃-1和0.56W·m-1·℃-1,复合吸附剂的强导热性能结合吸附单元管翅片强题目不超过25个字,字体:黑体,加黑,字号:小二,居中。作者按先后顺序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字体:宋体,加黑,字号:小四,居中。这里写上作者的单位,城市,邮编。字体:黑体,加黑,字号:小五,居中。无论有几个单位,中英文信息都要著录完整。化换热,使得吸附床在冷却和加热过程中的传热系数达到了745.4W·m-2·℃-1和832.6W·m-2·℃-1,与以前类似的系统相比,性能分别提高了265%和300%。吸附剂的平均吸附速度达到了3.5×10-4kg·kg-1·s-1,比文献中的平均吸附速度提高了30%。说明新型复合吸附剂不仅可以提高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而且可以提高吸附剂的传质性能,大大缩短了吸附式冷冻系统的循环周期,提高了机组单位质量的制冷量。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升华时间;新型复合吸附剂;吸附式冷冻机组中图分类号:TB61;TB63+2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alStudyonAir-conditioningTimeLiMing1JianXiaoqiao2GuangZhi1(1.CollegeofEngineer,GuangdongUniversity,Zhanjiang,524025,China;2.BeijingUniversity,Beijing,10
本文标题:制冷学报稿件修改具体格式要求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9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