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单元2基础工程施工.
单元2基础工程施工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组织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2.通过学习具备现场施工员的工作能力。3.通过学习能够监督检查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4.通过学习具备旁站监理员的工作能力。任务1浅基础施工•学习重点:•1.掌握浅基础的工作流程及工作重点,•2.掌握浅基础施工的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1.1无筋扩展基础测量放线样基槽开挖,验槽用砖或毛石砌筑基础支模板混凝土垫层浇基础混凝土灰土或三合土按设计要求配比并分层夯实1.工作流程(a)测量放线;(b)基槽开挖,验槽;(c)混凝土垫层/用砖或毛石砌筑基础/灰土或三合土按设计要求配比并分层夯实;(d)支模板;(e)浇基础混凝土2.工作重点•(1)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和持力层后,要组织地勘﹑监理﹑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验槽•(2)基槽检验要点:•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3)检查地下水情况;•4)查明基底是否有异常:3.常见质量事故及处理措施:•(1)基坑底有浮土或已扰动土未清理干净:•(2)基坑超挖:•(3)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2.1.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1.工作流程测量放线样基坑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浇基础混凝土支基础模板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支基础模板绑扎钢筋浇基础混凝土2.工作重点:•(1)做好基槽检验工作•(2)施工垫层混凝土前,要清除基底浮土﹑挖除已扰动土。采用降排水措施排除坑底积水。可采用在基坑周边挖排水沟,通过排水沟排至基坑边的集水井,然后用潜水泵抽除。•(3)绊扎钢筋和支模板及浇注基础混凝土的施工要点,将在项目四详细说明。3.常见质量事故及处理措施•同无筋扩展基础2.1.3筏板基础111111111111(a)平板式筏形基础(b)带柱帽筏形基础(c)肋梁式筏形基础1.工作流程测量放线基坑支护排水﹑降水(或隔水基坑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支基础模板浇基础混凝土3121(a)基坑支护(b)降水﹑基坑开挖(c)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筋绑扎(d)支基础模板浇混凝土1:支护结构2:集水坑3:抽水设备2.工作重点:•(1)做好基坑支护方案•(2)做好降水方案•(3)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挖除•(4)基坑开挖完成并经验收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5)基础长度超过40m时,宜设置施工缝•(6)基础混凝土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和同一配合比•(7)基础施工完毕后,基坑应及时回填3.常见质量事故及处理方法•(1)基坑开挖造成周边管线破坏﹑道路开裂:•基坑开挖前要详细了解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制定详细合理的基坑开挖和降水方案。•(2)筏板挖至设计标高时,持力层有局部未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合理设置筏板埋置深度,当出现局部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可通过修改设计﹑加深局部筏板的埋置深度来解决。2.1.4箱形基础(boxfoundation):1.工作流程:测量放线基坑支护排水﹑降水(或隔水基坑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支底板模板浇底板混凝土支墙模板﹑浇筑墙体混凝土支顶板模板﹑浇顶板混凝土1213(a)基坑支护(b)降水﹑基坑开挖(c)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筋绑扎(d)支基础模板浇底板混凝土1:支护结构2:集水坑3:抽水设备(f)支顶板模板﹑浇顶板混凝土(g)拆顶板模板(g)拆顶板模板1:支护结构2:集水坑3:抽水设备2.工作重点:(1)箱形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时的注意要点(2)箱形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时的注意要点3.常见质量事故及处理方法:•(1)开裂:•箱形基础容易产生裂缝,可从材料选择﹑设计方面﹑施工方面来加以控制。如果出现了裂缝,裂缝的处理不宜过早,应在裂缝稳后定后安排下道工序前几天进行。可选用防水性、粘接性、抗裂和耐久性好的材料作表面封闭处理。•(2)见2.1.3第3条任务2常见桩基础施工•学习重点:•1.了解常见桩基础(pilefoundation)的施工机具。•2.掌握常见桩基础施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重点。•3.掌握常见桩基础施工中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预制桩施工•入式预制桩施工:•常见的预制桩(precastpile)类型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钢管桩和H型桩及其他异型钢桩图(a)钢筋混凝土预制桩;(b)预应力管桩;(c)H型钢桩常见的打桩机械有轨道式打桩架﹑步履式打桩架﹑履带打桩架(a)轨道式打桩机;(b)步履式打桩机;(c)履带打桩机工作流程测量放线样桩机和桩就位对中调直锤击下沉接桩测贯入度﹑收锤打桩锤桩打桩机接桩(a)测量放线;(b)桩基和桩就位对中调直;(c)锤击下沉(d)接桩;(e)再锤击﹑再接桩﹑再锤击;(f)测贯入度﹑收锤工作重点合理确定打桩顺序。密集群桩时,通常由内向外对称施打。先长桩后短桩,先大桩后小桩,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按设计要求和地质报告确定配桩长度。桩分节打入,在现场接桩,桩的接头形式有焊接﹑法兰接和硫磺胶泥锚接等。收锤标准:桩端位入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可做参考。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的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分化岩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当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并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确认。当桩顶标高较低时应用送桩器送桩,送桩深度不宜大于2米。打桩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处理办法孤石合格证裂纹桩头破损(a)(b)(c)(d)(a)施工前检查预制桩的出厂合格证及桩身质量;(b)遇到大块孤石:较浅的挖除,深的用钻钻透或爆碎;(c)桩身要校准,不能偏位,焊接质量要好;(d)合适安排打桩顺序静力压桩测量放线样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送桩,终止压桩再静压沉桩切割桩头工作流程接桩(a)测量放线;(b)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c)静压沉桩;(d)接桩;(e)再静压沉桩;(f)送桩,终止压桩;(g)切割桩头(3)工作重点:•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以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分析原因。压桩时应连续进行。送桩时可不采用送桩器,只需用一节长度超过要求送桩深度的桩放在被送桩顶上便可以送桩,送桩深度不宜超过8米。(4)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常遇问题产生原因防治及处理方法桩压不下去1.桩端停在砂层中接桩.中途间断时间过长2.压桩机部分设备工作失灵.压桩停歇时间过长3.施工降水过低.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压桩时失去超静水压力的“润滑作用”4.桩尖碰到夹砂层,压桩阻力突然增大.甚至超过压桩机能力而使桩机上抬1.避免桩端停在砂层中接桩;2.及时检查压桩设备;3.降水水位适当;以最大压桩力作用在桩顶。4.采取停车再开,忽停忽开的办法.使桩有可能缓慢下沉穿过砂层桩达不到设计标高1.桩端持力层深度与勘察报告不符2.桩压至接近设计标高时过早停压.在补压时压不下去1.变更设计桩长;2.改变过早停压的做法桩架发生较大倾斜当压桩阻力超过压桩能力或者来不及调整平衡立即停压并采取措施.调整,使保持平衡。桩身倾斜或位移1.上下节桩轴线不一致,桩不保持轴心受压;2.遇横向障碍物;1.加强测量,及时调整;2.障碍物不深时,可挖除回填后再压;歪斜较大。可利用压桩油缸回程。将土中的桩拨出.回填后重新压桩。锤击(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桩机就位对中锤击(振动)沉入套管开始浇筑混凝土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并继续浇筑混凝土成型测量放线打桩机钢管打桩锤预制桩头钢筋混凝土拔管测量放线桩机就位对中锤击(振动)沉入套管开始浇筑混凝土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并继续浇筑混凝土成型工作重点•拔管速度要均匀,要边拔边轻击,第一次拔管高度不宜太高,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需要灌入的混凝土数量为限。宜按桩基施工顺序依次退打,桩中心距在4倍桩管外径以内或小于2米时均应跳打,中间空出的桩,须待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后,方可施打。为提高承载力或对颈缩等缺陷的补救措施,可采用复打。作为补救措施时也可采用半复打或局部复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处理办法缩颈泥夹层或混凝土不密实没有混凝土拔管钻﹑挖﹑冲孔灌注桩施工(a)潜水钻机;(b)长螺旋钻机;(c)冲孔灌注桩桩机工作流程钻机就位对中清孔换浆验收终孔成桩养护测量放线开挖泥浆池﹑浆沟护筒埋设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冲)机成孔,泥浆护壁清渣下钢筋笼和钢导管钻杆护筒泥浆池输水胶管泥浆钻头沉淀池电缆护筒导管钢筋笼隔水栓导管测量放线开挖泥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对中成孔,泥浆护壁清渣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养护工作重点•钻(冲)孔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对于较好的粘土层,可采用自成泥浆护壁。成孔后孔底沉渣要清除干净。沉渣厚度要小于100mm,清孔验收合格后,要立即放入钢筋笼,并固定在孔口钢护筒上,钢筋笼检查无误后要马上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用导管开始浇筑混凝土时,管口至孔底的距离为300~500mm,第一次浇筑时,导管要埋入混凝土下0.8m以上,以后浇捣时,导管埋深宜为2-6m。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泥夹层泥夹层缩颈(a)缩颈;b)吊脚桩;(c)断桩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安装垂直运输设备及孔口防护设施支第二节模板,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直至设计深度和设计持力层验收后进行扩底排水﹑清底,检查扩底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挖第二节桩孔土方,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测量放线定桩位护壁电机施工铁架运土桶两人一组,地面上的工人由他操作电须系安全带,机并保护井口安全测量放线,施工第一节桩孔护壁安装垂直运输设备及孔口防护设施重复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直至设计深度和设计持力层(d)验收后进行扩底;(e)吊放钢筋笼就位;(f)浇筑桩身混凝土工作重点(a)人工挖孔桩施工机具;(b)做好孔口防护;(c)工人下孔用钢吊篮,并做好孔底通风﹑排水任务3地基处理•学习重点:•1.了解几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应范围•2.掌握几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工作流程﹑工作重点•3.掌握几种地基处理方法的质量检验方法换填地基基坑开挖,验槽清理基底浮土﹑淤泥﹑杂物按设计要求将换填材料拌合均匀垫层分层铺设压实(a)基坑开挖;(b)清理基底浮土﹑淤泥﹑杂物;(c)按设计要求将换填材料拌合均匀;(d)垫层分层铺设压实工作重点•(1)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2)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3)素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ωop±2%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4)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工作重点•(5)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浸泡。•(6)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垫层竣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7)重锤夯实的夯锤宜采用圆台形。锤重宜大于2t。锤底面单位静压力宜为15~20Kpa。夯锤落距宜大于4m。•(8)当夯击或碾压振动对邻近既有或正在施工中的建筑产生有害影响时,必须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质量检验•(1)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2)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3)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深度处。检验点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采用贯入仪或动力触探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每分
本文标题:单元2基础工程施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