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1授课计划表周次起止时间授课内容重点及难点课时备注1/32.20/3.5培养良好的学习惯81.走,我们去植树2.第一朵杏花3.燕子4.古诗两首练习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态度;观察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2222224/53.6/3.195.苹果里的五角星6.最佳路径7.人类的“老师”练习2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22226/73.20/4.28.三顾茅庐9.祁黄羊10.公仪休拒收礼物练习3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理解公仪休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22228/104.3/4.2311.永远的白衣战士12.“番茄太阳”13.第一次抱母亲14.我不是最弱小的练习4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感受“白衣战士”叶欣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222211/134.24/5.1415.鸟语16.天鹅的故事17.生命的壮歌练习5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222213/155.15/5.2818.沙漠中的绿洲19.云雀的心愿20.古诗两首练习6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22215/175.29/6.15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3.黄河的主人练习7试着探究樟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222218/196.18/6.29期末总复习整理与复习82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主备人:任桥回民小学王娟一、教材分析:1、思想内涵丰富。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2、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编者们,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和研究,在小学中年级段四册教材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主编朱家珑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3、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阶段;就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着“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启下”的问题。那么,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材编排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呢?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2)注重读写结合。(3)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三、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3(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224个生字。(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4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3)续练习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6)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6、习作。(1)能用学习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四、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2、把好写字教学这一关,给学生定时间、定内容进行写字训练,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3、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4、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5、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46、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7、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五、课时安排:第一单元…………………………………………………………………………12课时第二单元…………………………………………………………………………12课时第三单元…………………………………………………………………………12课时第四单元…………………………………………………………………………11课时第五单元…………………………………………………………………………13课时第六单元…………………………………………………………………………12课时第七单元…………………………………………………………………………11课时第一单元颂春篇主备人:任桥回民小学王娟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四篇课文和作文1、练习1组成。二、教材分析:《走,我们去植树》“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中的“绿色的希望”有两种理解,应该告诉孩子,表面上看是栽下小树苗,深层的是把环保的意识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第一朵杏花》教育孩子们要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养成事事求真求精的精神。《燕子》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本文应注意以下几点:1、关于春景。文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对于春天的描写。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灿烂无比的春天。这里一定要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这么美的画面一定能够影响到他们的心情。春天来了,幸福也来了,让我们大声地去读吧!2、关于燕子。全文是这样来写燕子的,先讲了它的外形,再写了它的飞行情况,最后写了休息时候的燕子。有动有静,情景交融。假如您能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就是这样的一只可爱的小燕子,在春天自由的飞翔的话。那您一定是位高明的老师了,不,应该是一名高明的导演了。3、关于几个关键词。全文清新而浅显,语言流畅而有富有诗意。这些都蕴含在字里行5间。尤其是这几个词语:“掠”“荡漾”“几痕”……真地把这个轻快俊俏活泼的小精灵写活了。这真是一首春天的赞歌。《古诗两首》选录了《江南春》《春日》两首赞颂描写春天的故事。《春日偶成》是宋诗词中独具特色的“理趣诗”之一,确受理学的影响。“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理学家的理趣同艺术情趣具有了相同点:都体现了主体的“乐”的状态。表面上看,这是一首春游诗,但是一个“乐”字,包含着他对获得人生的真理的欣慰。了解了这些,我们或许才算是读懂他的“余心乐”了。不过,对于小学生而言,这首诗虽充满理趣,但形象鲜明,语言也浅显易懂,仅仅作为游春诗来欣赏,也是好的。加上建议春游的作文,整个单元洋溢着浓郁的春天的气息。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北宋美文美段。2.学会写文中的生字,认识绿线内的字,并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会自主探究,并激发对春天的热爱。4.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四、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2、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把握人物的特点,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1、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3、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4、口语表达要有条理性,抓住重点进行叙述。五、课时划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时《走,我们去植树》…………………………………………………………………2课时《第一朵杏花》………………………………………………………………………2课时《燕子》…………………………………………………………………………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练习1…………………………………………………………………………2课时6沈闸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至三页插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2、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至三页插图,使学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