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第一单元导学案
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1、观潮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重点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预习提纲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过程教师活动知识链接:1、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学习过程教师活动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课堂检测:1、拼音héngguànyījiùhuīfùqíguān()()()()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D、变成原来的样子。——()3、我会填。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1、观潮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预习提纲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4自然段。2、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学习过程教师活动知识链接: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是世界学习过程教师活动著名的。自主、合作、探究: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课堂检测:1、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那条的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形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A、按原文填空。B、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有:、。C、作者按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桥的、。D、作者把浪潮比作、、和,让我们仿佛看到钱塘江大桥、、的景象。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雅鲁藏布大峡谷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预习提纲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完课文后,你能说一说课文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特点吗?学习过程教师活动知识链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自主、合作、探究:1、文中有哪些词语被你发现并记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2、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吗?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课堂检查:学习过程教师活动1、补充词语()()为邻()()莫测()遮()涌人()迹罕()千()百()雪()冰()2、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A、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B、不同高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3、鸟的天堂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重点难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预习提纲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学习过程教师活动知识链接: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学习过程教师活动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课堂检测:1、照样子积累词语A、白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许许多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商量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能写出下面的词语cànlànguīlǜfèngxìchuánjiǎng()()()()tiāntángbáimángmáng()()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3、鸟的天堂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1、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预习提纲1、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3、文中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而有的地方又加了引号呢?学习过程教师活动自主、合作、探究: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课堂检测:1、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A、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B、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2、读一读,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力在颤动。我体会到:学习过程教师活动课堂检测1、这些我知道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_。2、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_。2、填一填。作者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去的时间是(),看到了(),写出了它()、()特点,侧重于()描写。第二次去的时间是(),看到了(),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侧重于()。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4*火烧云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我要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重点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预习提纲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2、勾画文中优美词句,多读几遍,并积累好词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观察自然界的火烧云。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火烧云的成因。学习过程教师活动自主、合作、探究: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1、我能描述火烧云的美丽景象。2、我给大家介绍火烧云的成因等课前所了解的知识。3、我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紫檀.()笑盈.()盈一模.()一样恍.()恍惚.()惚庙.()门凶猛.()4、我读一读喜欢的语句。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写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2、我们来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读句子、谈体会。抓住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3、我们来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读句子,展开丰富的想学习过程教师活动象。4、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当堂检测:1、照样子写词语。葡萄灰笑盈盈2、我会填(按原文填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这句话说明天空的多,用一个词语来说:天空真是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提纲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习过程教师活动课后反思
本文标题:四年级第一单元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