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王琦一、本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二、本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一、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信息窗一及相关练习。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2、理解计数单位的意义,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建立万以上数的空间概念。三、教学重点:1、记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2、万以上数的读数方法。四、教学难点:1、能正确读万以上的数。2、数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数方法。五、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5分钟)1、课件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出示投影)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大数。(板书课题)2、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课件出示:我国人口)谁能尝试读出上面这些数?指名读数,并让学生说说他是怎样读的?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18分钟)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4、学读一个末尾和两级中间没有0的数出示:3456提问:这个数怎么读?它在哪一级?表示什么?讨论34560000怎么读?为什么?(学生感悟回答)(通过教师的直观操作,理解读数的道理。)思考:请你比较一下,万级数的读法和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读法:按照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5、学习数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谈话:这些数中间有很多0,它们都怎么读?如果你认为哪个0要读,就请用红色的0来表示,如果你认为哪个0不读,就请用黑色的0来表示。345634063006340630063400345604003000340030000400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5分钟)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2分钟)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信息窗二万以上数的写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0页,信息窗2及相关练习。二、教学目标:1、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万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万以上的数。三、教学重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四、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五、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出示信息窗,让学生指名读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8分钟)(1)指导学生写出信息窗中给出的数四万五千一百二十:先让学生试写。六百四十万零三百: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二千零五十万千: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写。(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写哪一级?怎样写?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一位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亿以内数的写法:A.先写万级,再写个级;B.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3)让学生写出其他的数学信息中的数。写完后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再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练习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写数。边总结边交流。亿级万级个级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九千零七十九万三千一百写作:90793100六百四四万零三百写作:6400300十三亿写作:1300000000一千六百四十七万写作:16470000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三写作:45123三、拓宽应用,巩固提高。(14分钟)1.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口答题目中的两个问题,然后再补充几个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口答。如: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百万呢?2.自主练习第2题。让学生独立写,写完后,指名说一说各是怎样写的,先写的哪一级,再写的哪一级,为什么有的数中间要写0?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并说一说注意什么。四、课堂评价。(3分钟)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学生回顾并交流。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信息窗三万以上数的比较和改写整万、整亿数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1-14页,信息窗3及相关练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2、会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三、教学重点: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的改写方法。教学难点:会改写整“万”或整“亿”的数。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书上的中国地图及两条信息: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0000km2,人口总数约1300000000。)读了这两条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想个好办法,使它们读写起来更简便?二、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改写方法。(1)独立尝试。把它们分别改写成用什么作单位的数呢?学生可能给出答案:因为9600000km2读作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整万的数,所以可以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300000000读作十三亿,是整亿的数,所以可以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老师板书9600000km2=960万km2,1300000000=13亿)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把这两个数分别用“万”和“亿”作单位呢?(2)交流改写方法。学生1:9600000km2读作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所以就写成960万km2。学生2:我改写成了96万km2。教师:同意吗?为什么?学生3:不同意。因为这个数读作九百六十万,不是九十六万,他多去掉了一个“0”。学生4:我也不同意。因为它的百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6,万位上是0,表示960个万,所以只能省略个级里的四个0,写作960万。教师:很好。那1300000000呢?学生1:1300000000读作十三亿,就直接写成13亿。学生2:我先分级,再把个级和万级的“0”都省略,添上“亿”字,也是13亿。教师:同学们能够根据各个数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计数单位“万”或“亿”来表示它们,真能干!2.进一步探索改写方法。(课件或图片出示书第21页的3幅图及信息)出示这一组数据,你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它们吗?独立试一试。(学生独立探索,再交流)3.总结改写规律。教师:通过刚才的尝试,你发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的方法是什么?小组讨论讨论。(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教师总结: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把个级上的四个“0”去掉,添上一个“万”字。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把个级和万级上的八个“0”去掉,添上一个“亿”字。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15分钟)四、课堂评价。(2分钟)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信息窗四万以上的近似数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5-18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或“亿”做大单位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2.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四、评价方法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5分钟)1.初步感受“近似数”特点。大家知道老师特别喜欢上网,想知道老师昨天都看了哪些新闻吗?新闻内容:(1)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5市9552平方公里。(2)2004年底,全市共有73112人,其中,市区2584人。(3)2005年国家投入了约5000万元用于局属学校校舍建设和维修不断改善局属学校的办学条件;①教师读新闻,学生听。②你们知道了哪些新闻呢?二、探究新知,建构模型。(17分钟)1、探索求一个“万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估计学生有了上学期的估算经验,很容易说出四舍五入法,所以在此情况下可让学生说说四舍五入法的意思,再进行探讨)(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近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置疑:11030大约是多少万?引导学生体会11030比一万多一些,比2万少得多,所以11030接近一万。(2)谈话:那178680000呢?(板书:11030≈10000=1万178680000≈200000000=2亿)谈话:观察一下,同学们用的方法有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得出“小于5,把他和右面的数舍去;大于5,向它的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的方法。教师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谈话:刚才同学们是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的呢?学生交流汇报。(建议学生先找出参考数,并做上记号)(2)提出问题。谈话:“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到万位,求它的近似数;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说:“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保留到万位,求它的近似数)(3)学生独立完成。(4)小组或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和结果。(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和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于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2、探究学习“亿级”数求近似数的方法。(1)指名读出屏幕出示的三个数。(2)引导学生说出“四舍五入到亿位”的意义。(①也就是要保留到亿位;②也就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3)学生独立做。(4)班内交流(①先同位交流是怎么做的;②指名汇报答案并说出是怎么做的;③引导学生说出尾数的最高位,也就是千万位上是几,是比“5”小,用“四舍”法,还是比“4”大,用“五入”法;④注意单位“亿吨”。)教师总结: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于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0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