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与工作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目的1、“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3、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三、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cm、急性重度脑积水;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⑥耳源性脑脓肿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外伤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脊髓重度损伤。3、呼吸系统:①气管、支气管异物;②肺压缩90%以上的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③肺栓塞、肺梗死。4、循环系统: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消化系统: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②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6、颌面五官急症:颅底骨折。四、“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查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图像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详细、规范登记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2、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负责或值班医生。负责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五、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六、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错误!医学影像科发现并确认危值急电话通知相关病区值班人员接受电话报告并记录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上级医师、科主任、必要时上报医务科决定方案,采取措施记录处置细节
本文标题: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与工作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4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