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阶段性评价考试生物学科试卷一、选择题(1~20每小题1.5分,21~35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与晚熟B.豌豆的紫花与红花C.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D.绵羊的长毛与细毛2.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B.杂合子之间的杂交,后代全是杂合子C.前者自交时,无等位基因的分离;后者自交时有等位基因的分离D.前者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后者自交后代性状分离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时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受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受粉后套袋隔离⑦受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⑦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4.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1YYrr、1YyRR、2YyRr、1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和YYRrB.YYRr和YyRrC.YYrr和YyRrD.YyRr和YyRr5.某基因型为Dd的豌豆自交,从理论上推算F2中纯合体占后代总数的A.1/4B.1/2C.3/4D.1/86.某一家系中,已知双亲表现正常,儿子甲是白化病,儿子乙正常,当乙与表现型正常的杂合子女性丙结婚后,乙与丙所生子女患病的几率是A.2/3B.1/4C.1/3D.1/6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B.表现型2种,比例为3:l;基因型3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D.表现型2种,比例为l:1;基因型3种8.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②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9.下列哪项叙述不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A.维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B.后代能获得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C.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D.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10.1944年,美国学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正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转化。这一现象说明①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进入到了R型细菌中②DNA是转化因子③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起到了对照作用④DNA是遗传物质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若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12.脱氧核苷酸的正确组成是下图中的13.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层次是A.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C.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D.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14.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下列哪一个结构15.某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UAC,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A.缬氨酸(GUA)B.组氨酸(CAU)C.酪氨酸(UAC)D.甲硫氨酸(AUG)16.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后分别形成A.DNA、RNA、蛋白质B.DNA、RNA、氨基酸C.RNA、DNA、核酸D.RNA、DNA、脱氧核酸17.含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应该叫A.二倍体B.配子体C.多倍体D.单倍体18.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④提取目的基因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19.下面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基因突变和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我们人类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借鉴的D.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共同进化发展21.如下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和图丙属于减数分裂B.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甲所示细胞C.图丙所示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D.图乙所示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单体22.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症,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1/2B.1/8C.3/8D.1/423.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24.下图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四个试管都有产物产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d两试管内的产物都是DNAB.a试管内模拟的是DNA复制过程C.b试管内模拟的是转录过程D.c试管内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25.测得某DNA片段含有碱基1600个,其中腺嘌呤占27.5%,问该DNA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有多少个A.2520个B.1480个C.1080个D.720个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造成的基因结构改变B.所有基因突变一定能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C.绝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突变个体的生存有利D.每个生物体只有某些特殊细胞能发生基因突变27.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中肯定错误的是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28.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病为色盲症,乙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甲病为色盲症,乙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上C.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D.Ⅱ7和Ⅱ8生一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1/929.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A.n/4B.n/8C.n/16D.030.下列育种方法中,可以微量改变原有基因内部碱基序列的育种方法的是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31.秃顶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这个女人的基因型是A.BB或BbB.BbC.bbD.BB32.右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33.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等于某种遗传病的发病人数除以此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再乘以100%B.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低的遗传病进行调查C.根据调查的数据,就能确定各种遗传病的类型和发病的根本原因D.个人调查数据中,红绿色盲男性发病率一定为7%,女性发病率一定为0.5%34.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者b表示,分析正确的是A.I-2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B.II-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是1/4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32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35.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最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A.1/16B.2/16C.3/16D.4/1636.在玉米中A与a、B与b,D和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A、B、D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以下杂交结果:①植株甲×aabbDD→50%有色种子;②植株甲×aabbdd→25%有色种子;③植株甲×AAbbdd→50%有色种子。植株甲的基因型是A.AABBDDB.AABbDDC.AaBBDdD.AaBbDD二、非选择题(共30分)1.(8分)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过程①需要(至少填两种,2分)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4)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分别是:a.;b.。上述实验能验证第一种控制方式的存在。2.(10分)小麦中,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用高秆抗锈品种与矮秆易染锈病的品种来培育矮秆抗锈病品种。方法一:杂交育种(1)培育的方法是:先让两个亲本,然后将得到的F1进行,在F2中就会得到“矮、抗”新品种,继续自交并筛选,以增加纯合子在其中所占的比例。(2)后代中能产生“矮、抗”属于变异的新类型,其变异原理是。(3)若在F2中获得90株“矮、抗”的植株,理论上应从Fl植株上选取粒种子播种(一粒种子生长成为一个植株)。(4)假若在F2中共得到600株“矮、抗”株系,从理论上推算,其中稳定遗传的“矮、抗”有株。方法二:单倍体育种(5)上述(1)中的Fl能产生基因型为的精子。(6)采用的方法得到单倍体幼苗。(7)用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8)从中选择表现抗病的矮秆植株,其基因型应是。(9)和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3.(12分)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刀板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刀板(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1)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基因突变所致.还有人认为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加以鉴定: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显微观察分裂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则属所致;否则为。(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你完成以下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加以判定:选用多株石刀板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则为隐性突变所致。(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你完成以下简单实验方案设计加以判定:选用多对雌性植株与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雌)株,突变型全为(雄、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阶段性评价考试高一学年生物学科试卷答案(试题范围《遗传与进化》;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命题人:焦民;审校人:刘莹)一、选择题(1~20每小题1.5分,21~35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二、非选择题(共30分)1.(共8分,每空1分)(1)核糖核苷酸、酶、ATP等(2)细胞质基质
本文标题: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1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