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1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A.①B.②C.③D.④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A.埃及B.德国C.中国D.印度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3.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A.现代型和原始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4.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7题。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欧洲迁往非洲B.从北美迁往拉美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非洲迁往西亚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的是A.从湖北流向四川B.从湖南流向广东C.从山东流向河北D.从新疆流向内地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A.甲地优美的环境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8~9题。28.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B.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C.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D.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读我国某市1982~2012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10题。10.1992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A.10%B.20%C.30%D.40%右图为“某城市2015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该城市2015年的人口容量为A.351万B.105.6万C.97.3万D.85.4万31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A.土地资源B.市政C.教育D.劳动就业图Ⅰ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Ⅱ是“该城市某地铁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13~14题。13.据图Ⅰ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4.据图Ⅱ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15.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16.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⑤人口向郊区迁移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17.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②市中心市场萎缩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⑤市中心人口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18~19题。18.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4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9.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B.有寒流经过C.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D.盛行上升补偿流读图,回答20~21题。20.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甲—a—侵蚀B.乙—a—沉积C.甲—c—沉积D.乙—c—侵蚀21.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A.a线或c线B.b线C.c线D.a线下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关系图,读图完成22~23题。22.据图分析①自然带的名称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高山草原(草甸)带23.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大气环流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据此回答24~27题。①②③④524.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5.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6.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27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28题。28.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29.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A.雨水B.冰川C.湖泊水D.地下水30.该流域位于A.温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二、综合题,40分31.(9分)读右图“我国东部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例①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2分)(2)该城市中有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搬迁到图中甲、乙、丙、丁哪处比较适宜?请说明理由。(4分)(3)该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对郊区农业产生哪些影响?(3分)32.(10分)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6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2分)(2)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2分)(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的正负效应。(6分)33.(13分)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智利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1分)(2)图中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是____________(1分),其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2分)。(3)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1分),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2分),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3分)。(4)C地区远离赤道,但和赤道地区的自然带相同,请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34.(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我国位于东南沿海的M市,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材料二、M岛热岛效应示意图。材料三、M市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表。7(1)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M市,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在M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湿是从流向。(2分)(3)材料三反映了M市的(1分)过程。随着M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什么?(2分)解决措施是什么?(2分)8选择题:DBBBDBDDCBCAABCBDCABDCADCBADBB31、(1)住宅区(1分)。因为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地面积最大(1分)。(2)乙处(1分)。乙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靠近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便利;位于与盛行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位于河流下游沿岸,有充足的水源。(每点1分,满分3分)(3)有利影响:促进郊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1分)(4)不利影响:①使耕地面积减小,②易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每点1分,满分2分)32、(1)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2分)(2)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显著提高(1分);西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没有提升(1分)。(3)机械增长(1分)。正效应:提供充足劳力;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每点1分,2分满分)。负效应:资源供给压力加大;环境污染加剧;产生社会、治安等问题(每点1分,3分满分)。33、(1)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1分)(2)热带草原(1分)全年高温、干湿交替(1分)(3)热带荒漠带(1分)低纬度的大陆西海岸(1分),南北狭长延伸跨纬度广,(1分)大气环流,洋流(寒流),地形(山地)(每点1分,3分满分)(4)沿岸暖流增温;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每点1分,3分满分)34、(1)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就业机会多;城乡差异;经济原因(每点1分,共2分)(2)郊区(1分);市区(1分);(3)城市化(1分);问题:出现环境(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音、光、放射性)污染;绿地面积减少;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状况较差。(每点1分,共2分);措施: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合理规划和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每点1分,共2分)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7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