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外园林史试题版——“小兵印务”(1#318)整理8分钱打印,15153852844一、名词解释:1.意境: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2.囿——“囿,所以御养禽兽也”;囿,起源于狩猎,具备园林的雏形。3.寿山艮岳:寿山艮岳是宋徽宗亲自参与设计和主持修建的皇家园林,规模不大,但造园中运用山水画的总体布局和景观组织方法,把园林空间的营造与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在造园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极高水平。它是继西汉太液池之后的另一个里程碑,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有极高的位置。4.“拙政”一词来源于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灌田鬻(yu)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表示了园主对官场的厌恶与清高自赏的情怀。5.枯山水: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这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6..四分园:伊斯兰园林中常以十字形水渠将庭园分成四块,中心为方形水池,布局简洁大方7.哈哈墙:布里奇曼在造园中首创了”哈哈墙“,即在园边不筑墙而挖一条宽沟,既可以起到区别园内外,限定园林范围的作用,又可防止园外的牲畜入园。8..勒诺特尔式园林:勒诺特尔设计的园子,具有统一的风格和共同的构图原则。一方面他继承了法兰西园林民族形式的传统,一方面批判地吸取了外来的园林艺术的优秀成就。结合法国自然条件而创作了符合新内容要求的新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通常把这个时期法兰西的苑园形式尊称为勒诺特尔式。9.台地园:由于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把庄园筑在山坡上,确当地运用了这一地形辟出台地,就产生了在结构上称做台地园的形式。10.圣苑:大片的林地围合着雄伟而有神秘感的庙宇建筑,形成附属于神庙的圣苑。二、填空1.三大园林体系: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2.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3.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1、园林的生成期2、园林的转折期3、园林的全盛期4、园林的成熟前期5、园林的成熟后期4.周:周文王的灵台、灵沼和灵囿5.秦汉:上林苑,魏晋南北朝:铜雀园、芳林苑、华林园,隋唐:隋西苑、华清宫,宋:沧浪亭,网师园6.狩猎、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8.秦始皇: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境界,开启了西汉宫苑中求仙活动之先河。9.建章宫打破了建筑宫苑的格局,在宫中出现了叠山理水的园林建筑。10.太液池,其中有瀛洲、蓬莱、方丈象海中仙山。”——一池三山11.山水画已经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的状态,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宗炳《画山水序》“畅神”王微《叙画》“作画之情”12.隋西苑西苑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其规划设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造园创作是我国宫苑演变为山水宫苑的转折点。13.唐华清宫白居易洛阳履道坊宅园、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14.北宋“四大禁苑”——金明池、琼林苑、玉津园、宜春苑。大内御苑——后苑、寿山艮岳、延福宫15.北宋的私家园林主要有三种类型:宅园、游憩园、花园。16.网师即渔翁,仍含渔隐的本意,都是标榜清高的。17.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18.“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19循墙廊到达园中各处,这是狮子林在布局上的特色20.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圃、囿、台21.北海东岸景区:濠濮间—画舫斋景区,北海北岸景区静心斋一座典型的园中之园22.观音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方亭,静明园的玉峰塔是静明园的制高点23.圆明、长春、万春总称为圆明园24.颐和园的佛香阁25.世界遗产:离宫御苑——避暑山庄、留园、拙政园、网师园及环秀山庄26.外八庙、木兰围场27.苏州著名私家园林:沧浪亭、网师园、耦园、拙政园、狮子林、环秀山庄、留园、艺圃28.留园中区的总体布局,采用“前厅后山,隔池相望”的布置29.日本园林主要形式:林泉式、筑山式、平庭、茶庭、枯山水30.日本园林代表作: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石庭代表着已发展成熟的枯山水艺术。31.江户时代代表作:桂离宫32.日本庭园风格特征:“任何时代赞扬自然的美,并可看到适应自然姿态的遗迹”。日本园林设计的传统思想:人与自然的高度结合。33..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实例——阿尔罕布拉宫苑(桃金娘宫庭院、狮子宫庭院)34.英国风景式园林的代表者布里奇曼——规则式园林向自然式园林过渡的典型代表人物。威廉•肯特——完全摆脱了规则式园林的第一位造园家,成为真正的自然风景园林的创始人。朗斯洛特•布朗——继肯特之后成为英国园林界泰斗,被誉为“大地的改造者”。胡弗莱•勒普顿——18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风景园林大师,主张风景园林要由画家和造员家共同完成。威廉•钱伯斯——极力传播中国园林艺术风格。35.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宫苑花园——邱园;别墅庄园——查兹沃斯风景园、斯陀园;府邸花园——霍华德庄园36..勒诺特尔式园林代表作——凡尔赛宫苑、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37.凡尔赛宫苑的主要内容(主轴线序列)2宫殿区——拉托娜泉池——国王林荫道(绿地毯)——阿波罗泉池——十字型大运河38.凡尔赛宫苑的园中园——特里阿农宫苑39.巴洛克式水剧场(位于伊索拉.贝拉庄园)40..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兰特庄园、鲍蒂别墅41.兰台庄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以不同形式的水景形成全园的中轴线。42..西方园林经历的时期:古代时期、中古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勒诺特尔时期、自然风景式时期、现代公园时期43.传统的西方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为代表,同时也代表着规则式和不规则式这两大造园样式。44.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墓园4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话的情趣、意境的蕴涵三、简答:一、中西方对自然的认识有什么区别?西方传统观点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英国则人认为: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二、为何说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产生国家、阶级分化,城镇出现——手工业、商业、建筑技术——大规模兴造园林园林发展:萌芽——成长——臻于兴旺——形成丰富的风格和类型。(三大造园体系的分化)园林特点:1)为统治阶级服务2)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愉悦4)主要由工匠、文人、艺术家完成三、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以帝王贵族狩猎为主,园林表现为苑囿的形式。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园林全盛期——隋唐——园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文人画家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倾向于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的阶段。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古典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造园活动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造园艺术上,技巧更为发达。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按园址的选择: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按地理位置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五、上林苑的园林特点?1、上林苑是经过规划设计的大型的人工组景的山水园。2、上林苑开创了“园中园”的手法。3、上林苑开创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艺术。4、每个景区中,都建有一定数量的建筑,并力求人工美与自然美统一。六、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1、社会大背景:2、人们思想的改变3、佛教开始流行4、玄学的产生5、亲近自然成为风尚6、山水风景艺术门类的发展七、为何魏晋南北朝成就了中国园林的伟大转折?在时代的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萌生出一种新的园林形态——中国士人山水园,标志着同时,私家园林开始兴盛,并且随着佛教的兴起,寺观园林得以发展。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园特点?1、园林由秦汉时期的宫苑为主型向自然山水为主型转变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功能基本消失,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3、造园在“穷其技艺”上下功夫,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4、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影响下,风景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模仿自然山水进而加以概括、提炼。九、隋唐时期园林总结?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形成。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3、文人参与造园,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的境地,又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兴起。4、寺观园林普及,同时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世俗化。5、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字记载。6、园林造景的四大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园林的诗情画意开始形成。十、西苑发展概况①金中都北郊离宫——大宁宫②元大内御苑——太液池③明大内御苑——西苑三海④清大内御苑——西苑三海十一、静心斋的进深处理:通过这种多层次既隔犹透的空间处理,景区的南北进深看起来就比实际深远得多,这是此园设计最成功的地方。十二、环秀山庄的园林特色?环秀山庄占地不大,其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的留世之作。假山占地不足半亩,但崖道、山洞、曲涧、石室、磴道、幽谷、峰峦、危径、绝壁曲折环绕,婉转多姿,变幻莫测,极尽万壑千岩之妙趣,素有“天然图画”之称。十三、明清江南园林特点?1、多与住宅相连,占地面积不大。2、水是园林的重要要素,布局多以水池为中心,且理水手法多样。3、堆石叠山是江南园林“城市山林”主景。4、建筑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既是观赏对象,又是造景的重要手段。5、花木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题材,植物运用着重于造景需要。十四、日本园林的发展过程?1、古代苑囿2、飞鸟、奈良时代3、平安时代4、镰仓时代5、室町时代(筑山林泉式、枯山水式)6、桃山时代(茶庭)7、江户时代(最繁荣时期桂离宫)十五、波斯伊斯兰园林最典型的布局方式以十字形抬高的园路,将庭园分成四块,园路上设有灌溉用的小沟渠。而在宏伟的宗教建筑的前庭,则配置与之相协调的大尺度的园林,如印度的泰姬陵。
本文标题:中外园林史试题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6823 .html